草中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jiping

博文

人生应该学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几门课程

已有 3643 次阅读 2018-2-2 07:18 |个人分类:人生感悟|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人生, 课堂, 课程, 情绪, 自律

人生应该学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几门课程


蒋继平

2018年2月1日


人从生下来开始, 就是一个不断成长, 不断学习的过程,用一个大学本科学历的人作为一个标准, 一个大学生需要在学校度过16个年头。因而,人生的青少年时期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学校为年轻人提供了大量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做人的行为规范。这些知识和规范对每个人的人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过, 虽然我们可以从学校的课堂上学到应对人生道路上可能遇到的日常问题的学问, 但是, 要使我们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比较顺利一些,我们还应该学会几门在学校课堂上学不到的课程。

第一,控制情绪。一个人的情绪对人生成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是因为情绪是一个人心态的表露。 心态决定人的行为素质。一个人的能力最大,但是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喜怒无常, 我行我素, 甚至到处树敌, 那一定在社会上吃不开, 提升晋级上一定会困难重重。人生的许多悲剧都是因为不能控制情绪造成的。 三国的著名大将张飞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他体力过人, 武艺超群, 在战场上几乎没有对手。 可是,他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脾气暴躁,对下级粗鲁无礼,人际关系很不好, 最后死在自己的下级手下。社会上很多有才能的人因为持才而傲慢无礼, 不懂得控制情绪而得不到重用。

第二,权衡利弊。人生的道路上充满了十字路口,有时候面对这样的十字路口, 要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是一个非常纠缠的事。这样的选择往往关系到人生未来的利益得失。在这样的利益得失面前, 我们必须懂得一个普世真理, 那就是有得必有失,世界上所有的事总是利弊相应的, 有利也必然有弊。 正所谓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关键是我们要学会权衡之术,两者相权取其轻。不要总是患得患失, 拿不定主意, 结果错失良机。在面对非常关键的时刻, 更要善于分析利弊, 权衡轻重, 从而作出明智的决策。 上面提及的张飞是一个反面的例子, 现在我用汉朝的韩信作为一个正面的例子来说明权衡利弊对人生的重要性。 韩信胯下之辱的故事大家一定听说过吧。他要是与一个屠夫较真而拼命, 即使赢了也不划算, 所以, 宁肯从屠夫的胯下爬过去。这为他后来当上大将军, 相国甚至被封王铺平了道路。

第三,统筹兼顾。统筹兼顾指的是要能顾全大局, 要有全局观念。在办一件事的时候, 既要考虑到己方的切身利益,也要理性地为对方想一想, 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一下, 在不损害到己方的切身利益时,要尽量照顾到对方的利益, 以达到一个合作共赢的互利结局。在有多种复杂因素参与的一个综合工程中, 首先要弄清楚主次的关系, 然后根据主次的秩序调整好各种配合。这样就可以使工程进展顺利。

第四, 独立思考。独立思考就是不被人牵着鼻子走。比如说:有人在网上说这是健康养生的祖传秘方, 保证有效。 你要是有独立思考能力的话, 一定可以分析出这是一个骗局。 因为中国从古至今, 几乎所有的家传秘方从来不外传的, 有时即使有人花重金购买都不行。再说一个被别人的思路引着走的例子。网上曾经疯传的一个故事, 内容的主题是: 不要跟别人证明自己。 故事的情节是:三个精神正常的人被误送进一个精神病院。 在精神病院里被要求证明自己是正常人。病人A给测试员讲真理, 病人B给他们讲知识学问,病人C什么也不说, 只是照着医院的安排进行常规作息。 经过三个星期,病人C被证明是正常的,而病人A和B被认为不正常。故事的中心意思是不管你任何证明自己, 别人不信你的话, 你说得最多最好也没用。别人要是信你的话, 你不用说人家也照样相信。 这个故事的荒唐在于:在精神病院中要证明自己是正常人需要讲真理?讲知识学问?要是我的话, 我一定会告许检测员我的名字,家庭住址,工作单位, 家庭医生,家庭成员, 还有我的身份证, 请他们一一核对。再说, 精神病院都有一套自己的检测手段,有各种测试标准。所以, 这个故事在逻辑上根本讲不通。 在我看来, 这三个人确实精神意识有问题, 是不正常的人。但是, 社会上的大多数人因为没有独立思考能力,跟着作者的思路走,把这个毫无逻辑思维的荒唐故事传来传去, 真是不可思议。

最后,自律自尊。自律自尊完全靠自己。这个就不用多说了,课堂上不会也不可能给你自尊的。 自律就是克制欲望。克制欲望只有通过心灵来调控, 不是课堂和书本可以教出来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3132-1098084.html

上一篇:过度招生是导致师生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之一
下一篇:分享一下我在美国私企业绩评估的个人经历
收藏 IP: 71.208.135.*| 热度|

2 刘立 李鹤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1: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