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ngw8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uangw88 蒙以养正,默以存志,恒兀穷年,利永贞。

博文

苦恼的教育改革-- 一个数字引发的讨论 精选

已有 5150 次阅读 2014-5-13 06:25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近来稍微忙碌,较少抽空看东西,网络上瞄过一眼关于600所本专科学校转职业高校的标题新闻。在科学网上也贴出了庄呈展博主的一篇结合德国的见闻的分析博文,而来自成都理工的不详现在在德国还是曾经在德国待过的李春辉博友回复最是得力,并且用其对数据事实的偏好说明,立马顺着自己的文思想法痛快笔墨挥洒了一番。不禁想起前段时间同在科学网上的刘广明博友写下的关于德国教育考察的连载系列,好像有十数篇文章。自然在短期的考察之中不免有些时候是走马观花,道听途说一些,所见所闻一些;亲身考察的时间限制还是会在某些方面比不上上面两位博主长时间的交流和了解,体会得深入一些。但是,不妨作参考如是阅读了解之。


同时,在共识网上也搜寻到不少近一两年挂出的关于德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系列文章。略微看了下,长居德国二三十载或者旅德游学十数载的几位作者都是系列连载的发文,方方面面可以说作为一些值得参考的信息了。对德国的兴趣了解是自己也对哲学有些兴趣,谈到哲学就必然绕不过德国这个国度;加之友人在德国留学,不时提供些消息。上次还与一德国留学同学讨论到为什么欧洲的油画创作很有艺术的静态美。同学突发奇想的“胡扯”一气,说是因为德国的天气善变,多雨,所以画家们都不太能远足出户去取景作画,就呆在家里构想绘画,所以抽象些。加之据闻德国的休假较多,人们平时下班没事就遛遛狗,散散步,自然就有时间琢磨些什么。我于是乎在聊天中跟着同学的胡思乱想说法,以为德国的抽象和严谨的哲学是不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比如康德每天中午的花园散步中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呢?


想要讨论一件事,总不容易的,因为牵一发动全身,如果铺开去,不免就会四不像了。还是收住,据了解的德国教育是什么“双元制”,简单说是学校企业联合培养的人才输出制度(不一定准确,大意如是)。职业教育和高等的大学教育区别开来,在德国据说有一种“十岁定终生”的选择说法,就是大约十岁的孩子们就开始参加较为决定性的考试,进行学习分流,针对职业性的目标学习或者高校进修的奋斗等等。而在高等教育中则是什么Diploma,学制一般五年(当然有浮动,拿到学位视个人情况),这个名词一开始查询怎么也不太了解究竟什么状态的学位阶段,说是本科的吧,那么长不可思议;硕士的吧,稍短,不像。


后来传来的消息是近几年逐渐分出masterbachelor,有了比较就好理解了,查了下是2010年欧盟启动的博洛尼亚进程(Bologna Process,原来的Diploma相当于硕士学位的了,听着有些高大上。这是什么概念呢?原来这个国家还真是折腾,一部分人是学习至少能得到职业性的技能培训走向技术岗位;一部分人就是高等教育一步到位,学习就来个相对深入些,然后才能有机会得到较好的符合出售智力的岗位上去。据说德国的现在学生还是很怀念Diploma,希望能拿那个学位,这就不知其详了。这些年越来越多的人也更愿意努力分流到考大学的分子里面去,这样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忧虑。从某一个方面反映了这个国度对于教育的重视和整个国民素质的积淀。


一方面德国的教育体系是基于一种社会全民的素质塑造理念在进行。整个国家是工业支柱,需要一定的知识去支撑技术的操作和持续。但同时也更是一种基于教育的重要性的重视,这一点,在日本也可以看到,百年前开始的强国兴邦梦实施推进的对教育的投入和重视。德国的职业和高校的学习几乎是免去学杂费的,加之各州的相对独立性的自主投入,使得高校无太大的优劣差别,各有所长。当然,这些年也开始什么菁英计划了,划出些高校来进行资助,每年考评优胜劣汰的竞争刺激,也引起了不少人的担心了。


一方面在以政府主导的社会背景下,在我们现代教育起步较晚,和对于教育重要性的理念形成还不是很深厚的情况下,我们的600这个数字似乎来得有些猛烈了点。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毁灭。难道要走这个路子?我们承认人口的压力造成的诸多问题是很棘手的,数字总是一个恼人的东西,我们即使有相同甚至更多的多的资源财富去投入,恐怕最后分到没人的还是太少。


随着教育的全面性和深入,从90后一代起,农民出身的孩子们大部分也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教育,不用说城里的孩子了,这是一件好事。但这只是起步,到后面逐步全民普及得到的教育,全民的知识了解得到提高,假以时日,才可以看到以后的发展。数字600一下子就出现,不免引起人们恐慌、迷惘、忧虑。如果慢慢的逐步稳定转型,不是一下子撤换牌子,让受教育的同时,慢慢渗透到职业的专门性教育输出上,只有人民的意识和观念转变过去了,才可能真正的让人们安心和接受这样的教育模式。(当然前提是得真的提供好的出路。这需要中小不同企业相信年轻人的活力和创造力,能给他们带来新的希望的东西,愿意提供实习训练的平台并吸纳他们;同时作为年轻一代自身也有自己的信心和潜质去学好,做好哪怕一门较为专业的知识、技能。“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理在于此?这到最后就需要政府,尤其地方政府对于企业和教育的支持才行。)


各有各的背景和那本难念的经,别人走过的路子,可以借鉴的是可操作的方法而已,但还是只有自己亲自走过了那些弯路曲折的过程,才可能渡河过桥,所谓的“摸着石子儿过河”,何尝不是这个理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19546-793884.html

上一篇:谁能救济农民?
下一篇:科学"殉道者” ?
收藏 IP: 132.187.107.*| 热度|

5 段庆伟 杨顺楷 徐大彬 李东风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 21: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