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几件值得回忆的事 四、远征南大洋 之六
王荣 2009-1-21 10:58
来日方长 返回麦克斯韦尔湾,一方面整理样品和记录,一方面继续做磷虾的实验。考察队还布置了一项任务:返航前各专业必须完成航次报告。虽然闲不住,但轻松多了。也有时间整理内务了:先把那身浸透海水和沾满机油的羽绒服洗一洗,再把长了霉的床垫晒一晒。 从离开上海一直绷紧着弦,经常几天几夜地连续工作,还 ...
个人分类: 未分类|4358 次阅读|没有评论
几件值得回忆的事 四、远征南大洋 之五
王荣 2009-1-4 15:18
重整旗鼓 休整一周后2月4日再次出航。领教了极地风暴后,重新确定了工作方针:先易后难,高度机动。计划出去后先做布兰斯费尔德海峡中的4个测站,然后再把列文思顿岛附近的6个测站拿下来,之后再考虑做外海的站。 船缓慢地前进,不时绕过巨大的冰山。成群的企鹅站在浮冰上像列队的水兵向我们行注目礼。冰山的 ...
个人分类: 未分类|3990 次阅读|没有评论
几件值得回忆的事 四、远征南大洋 之四
王荣 2008-12-29 10:16
遇险 1月26日,向阳红10号深入到南极半岛以西、别林斯高晋海的南部水域。计划测点已完成近一半,大家都松了口气,心里也踏实了许多。前一天在南极圈内的21号站遇到了8-9极风,我们照样拖网并完成了所有观测项目。有的同志甚至讲:南大洋不过如此。言下之意是,完成任务不在话下, ...
个人分类: 未分类|4305 次阅读|1 个评论
几件值得回忆的事 四、远征南大洋 之三
王荣 2008-12-21 16:40
初战告捷 建站的具体位置很快选好,开始卸运器材。建站和陆上考察人员全部登陆,大洋队成了卸货和搬运的主力,一拨在船上,一拨在岸上。登陆艇和直升飞机穿梭来往,煞是热闹。估计在湾里要呆一段时间,我们不甘心光当搬运工,这里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宝贵的,应当尽早开展工作。我带去的两台活 ...
个人分类: 未分类|4172 次阅读|没有评论
几件值得回忆的事 四、远征南大洋 之二
王荣 2008-12-11 14:51
进军 1984年11月20日考察队乘向阳红10号从上海起航,开始了横穿太平洋的航渡。目的地是南美洲最南端的乌斯怀亚(属阿根廷),这是距我们要建站的乔治王岛最近的港口。同行的还有北海舰队的J121远洋救护船,是为我们保驾护航的。首次南极考察的任务包括两项:一是 ...
个人分类: 未分类|4431 次阅读|没有评论
几件值得回忆的事 四、远征南大洋 之一
热度 1 王荣 2008-12-7 15:59
宿愿 1984/1985南半球夏季,我国进行了首次南极考察,建立了长城站。这已是家喻户晓的事了。恐怕很多人不知道,在这次重大的行动中,大量的科研活动是在海上进行的。即南大洋考察。南大洋(Southern Ocean)是一个海洋学概念,是指南极幅合带(Antarctic Convergence)以南由南 ...
个人分类: 未分类|4683 次阅读|没有评论 热度 1
几件值得回忆的事 三、在加拿大的日子 之三
热度 1 王荣 2008-11-23 15:37
三、月是故乡明 两年海外生活紧张劳累,从事业上讲值得,但从个人感情上讲是很大的缺失。两年是个不短的日子。那时的政治环境和经济条件不允许中途回国,也不可能让家人去。越洋电话打不起,航空信单程也要一周。思乡之情难以言表。刚去的时候特别想家,中间好一些,接近归期又想的厉害。 ...
个人分类: 未分类|3877 次阅读|没有评论 热度 1
几件值得回忆的事 三、在加拿大的日子 之二
热度 1 王荣 2008-11-23 15:35
二、不用扬鞭自奋蹄 Longhurst推荐我同B.Conover合作。以前看过他不少文章,知道他是浮游动物实验生态研究的权威,我欣然同意。Conover五十多岁,话不多但颇具幽默感,天天骑自行车上班。他的课题组七、八个人,包括两个博士后。主要研究大西洋George Bank的生态系统,还有一些北冰洋的工作。在了解了我 ...
个人分类: 未分类|4277 次阅读|没有评论 热度 1
几件值得回忆的事 三、在加拿大的日子 之一
热度 1 王荣 2008-11-23 15:25
一、冬去春来 拨乱反正迎来了科学的春天,科研工作逐渐走上正规。荒废了十年,最大的问题是与国际水平的差距愈来愈大了。为了了解差距和缩小差距,国家决定派送一批研究骨干到国外著名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以访问学者身份考察和学习。这一决策是英明的。因为派送留学生远水不解近渴,只有具 ...
个人分类: 未分类|4339 次阅读|没有评论 热度 1

本页有 1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23: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