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NGW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ONGWANG

博文

几件值得回忆的事 四、远征南大洋 之四

已有 4319 次阅读 2008-12-29 10:16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回忆, 磷虾, 南极考察, 南大洋

遇险
1月26日,“向阳红10号”深入到南极半岛以西、别林斯高晋海的南部水域。计划测点已完成近一半,大家都松了口气,心里也踏实了许多。前一天在南极圈内的21号站遇到了8-9极风,我们照样拖网并完成了所有观测项目。有的同志甚至讲:“南大洋不过如此”。言下之意是,完成任务不在话下,就等开庆功会了。谁也不会想到,一场可怕的灾难正等着我们。
从19号站向18号站航行时,气象预报说:“气旋已过去,以后风力将逐渐减小”。可实际情况好像不是那么回事,风力愈来愈大。所谓气象预报,只是队里搞气象的同志根据卫星云图做一些大趋势的分析,没有什么气象台站为南大洋做预报。到达18号站后,风浪太大已无法工作,队领导通知暂停观测,原地待命。天有不测风云,气压越来越低。到下午4时,风速已达36米/秒,这已是12级以上的风速了。我们实际上又被卷入了另一个气旋。浪高达12米,大浪像小山一样一排一排地压过来。“向阳红10号”被迫慢车顶风与大浪搏斗着。一排浪过来,船头猛地抬起来;浪过去,又一头栽到波谷里。每一次起落船体都剧烈地颤抖,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真担心船体散架了。我和衣躺在床上一遍又一遍地听着这恐怖的声音,心里默默祈祷。我知道,这种海况万吨巨轮被折断的例子太多了。我们能否躲过这场灾难只有靠上帝了。
突然,房门打开,一个队友冲了进来,“王老师,不好了,后甲板的东西全完了!” 我的头“嗡”的一下。后甲板上有我们的样品和几十万美元的装备,一旦丢损不但前功尽弃,接下去也没法干了。什么也没想,我和几个队友打开船尾的水密门就冲了出去。太可怕啦!与海打交道三十年还没见过这种场面。后甲板上一片狼藉,起网用的塔吊被打歪倒在一边,浮游动物连续采集器的钢架被扭成了麻花… … 能抢救多少算多少!在我试图把采集器的一个重要部件拆下来时,一个大浪漫过直升飞机平台砸了下来。我们几个全被打倒,淹没在冰冷的海水里。万幸,没有人被卷到海里。只是我的帽子和眼镜被冲走了。刚爬起来,船尾一沉,又一个浪砸下来,再次被打倒。这次被挤在采集器的钢架与绞车之间,腿部剧痛。船尾干舷很低,我知道,再来几个浪我们就要葬身冰海了。忍着腿部剧痛爬起来,幸亏没骨折。挣扎着爬到直升飞机平台下面。这时我意识到面对这样的风浪我们无能为力,也许根本不该冒失地出来。不久船长组织了抢险队,也把我们拉了回来。
这次行动受到船长的批评,因为我们未经请示私自打开了船尾的水密门。水密门紧靠舵机仓。一旦舵机仓进水,舵机失灵,船失去控制非倾覆不可。不过我们也间接立了功。我们出去的时候,尾甲板上盘放着的带缆用的粗大尼龙绳已经打入海中几十米。不是我们及时发现,一旦螺旋桨被缠,船失去动力,后果不堪设想。回到仓内,浑身湿透,冻的直发抖。腿上的伤不重,只是一个大血包。领队来慰问,不好批评,只说:精神可嘉。
第二天风力终于减弱,决定返航。经过这么一次劫难,船体和装备受到很大损坏,都需要检修。我们也需要休整,认真总结一下。回到麦克斯韦尔湾才发现船体多处出现裂缝。有人讲再有几个小时船真的就散架了。这次遇险的直接原因似乎是天气预报失误。其实,怨不得做预报的队友。因为在天气图上南大洋是一片空白,唯一的依据是一天两次接受的卫星云图,判断失误是难免的。不过,我们也确实有点轻敌了。这次遇险对“向阳红10号”和船长张志挺是一次考验。“向阳红10号”是船舶工业集团公司708所设计,总设计师是张炳炎院士,由江南造船厂建造。1979年下水,据讲用的全是进口优质钢板。我们能脱险与船的抗风能力分不开,也仰仗船长的指挥。船长张志挺不到五十岁,沉着冷静,据讲当天在驾驶台站了整整一天,指挥着与每一个迎面来的大浪搏斗。第二天下来时两腿已僵直,是水手把他架下来的。我只知道在外海遇到大风浪时,防止倾覆的唯一办法是慢车顶风。横风当然不行,顺风也危险。速度快颠簸加剧,太慢没有舵效,要根据风力选择一个合适的速度顶。后来船长告诉我,正顶也不行,要以15度的偏角顶,这样可以缓冲浪的作用力。难怪要一个浪一个浪地对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7892-207491.html

上一篇:几件值得回忆的事 四、远征南大洋 之三
下一篇:几件值得回忆的事 四、远征南大洋 之五
收藏 IP: .*| 热度|

2 杨光 徐鸿儒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11: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