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勋说势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imonjo828 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求知忌满,得志莫狂。

博文

“百强县”有多少是伪“科学发展”

已有 2712 次阅读 2008-9-27 13:55 |个人分类:环境观察| 百强县, 科学发展

  据《中国青年报》7月6日报道,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报告在广州增城市揭晓,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前10名中,江苏省占7席。据悉,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不仅评价县域经济的“竞争力”,还着重评价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
  对于这样一个“民间版”的县域经济百强榜的可靠性,笔者不想花更多的文字去评说,事实自有公论。引起笔者关心的倒是:在这次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排名中,虽然不仅评价县域经济的“竞争力”,还着重评价了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但据笔者的不完全观察,百强县中似乎多数都存在伪“科学发展”的嫌疑。
  太湖污染众人皆知,然而新评出的“百强”前十强,均是环太湖流域的苏南强县。在此前召开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项目“湖泊流域水环境污染治理对策研究”中期汇报会上,专家指出,目前太湖流域水污染现状仍不容乐观,已经出现的气候性缺水、区域性污染呈上升趋势,这将影响到太湖流域整体的经济发展。可见其“科学发展评价”的标榜有点名副其实。
  其实,环太湖流域的诸县不注重“科学发展评价”标榜只是冰山一角。据《中国环境报》报道,陕西神木县煤炭经济虽然推动了当地小城镇的迅速发展,但是随着煤矿和部分大型矿井掠夺式开采,造成的山体崩塌、地表裂陷日渐增多。除了秦家燕湾和李家畔村,店塔镇前梁村、杨伙盘村、中鸡镇高家畔村、武成功村等也都遭遇了类似情况。而大柳塔镇三不拉村张家渠小组受大柳塔煤矿开采影响,目前已成为“地上死岛”。此外,煤矿开采还严重破坏了神木的地下水资源。目前全县已经有数十条地表径流断流,黄河主要支流窟野河一年中2/3时间基本断流,变成季节河。由于煤炭行业生态补偿机制的缺失,使得神木县煤炭采空塌陷区有1900户6700多人成为“生态灾民”,生活举步维艰。
  无独有偶,据《钱江晚报》消息,目前浙江绍兴县书法圣地兰亭江已遭严重污染。景区工作人员表示,水都成"墨水"了。据了解,兰亭景区的水全部来自兰亭江。走出景区北门,呈现在眼前的南北走向的河流就是兰亭江。目前,水流较急,酱红色已经消失,但水面上还是有大量的白色气泡及一圈圈的白色油渍。浙江工业大学生环学院的王军良老师说,水面有气泡及油渍表明水应该是遭到污染所致,尤其是印染行业中的一种化学物质,最主要表现就是水冒气泡。景区管理处副主任喻革良称,水的问题已经让我们头疼多年。原来,兰亭江的水污染已经不是一个新问题,只不过是时好时坏,而近日比较严重。"现在说是管道排污了,但是有的企业不想花那个钱,就偷偷在半夜将污水排到江里。"
  目前,有些地方政府领导受“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的驱使,惟GDP是瞻,不顾环境损害,抓耗子之后变成了“黑猫”。据测算,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约占GDP的10%左右。而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银行把我国每年因环境造成的损失评估为GDP的5%~7%。更值得一提的是,西部9个省区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占当地GDP的13%,相当于甘肃和青海两个省GDP的总和。
  显然,我们已经弄清楚了“百强县”并非“百强绿色县”,这种经济增长也并不代表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我国改革开放的真正目的是要让全国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对现在的中国来说,需要的是一个环境友好型的持续增长战略。说白了,中国未来的发展模式就是应该转入“新猫论”,重视猫的颜色,要从黑猫,变成政策体系良好的“透明猫”,以及重视绿色发展的“绿色猫”。
  畅销书《世界是平的》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有这样一句经典的话让笔者感触颇深,他说:不管白猫黑猫,不是绿猫就抓不到老鼠。意思是说,一个国家的生态环境在未来是争夺其他地方知识精英或者挽留本土知识精英的重要变量。如果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很好,但是污染很重,空气里充满窒息,自来水发现红线虫,那么,知识精英会逃离这个环境。这使得这个国家没有办法获得足够的智力资源在经济上升级。
  可见,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排行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百强县是否注重“绿猫经济”、绿色GDP,试想,如果一个县的经济上去了,生态环境更美了,百姓生活安居乐业了,城市的影响力和领导的政绩还愁不提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6879-200426.html

上一篇:东莞产业升级的反思——什么笼子养什么鸟
下一篇:气候变暖对中国的经济影响深重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13: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