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两出京戏

已有 2077 次阅读 2018-11-29 08:20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前不久,看了两出京剧,一出是《游龙戏凤》,另一出是《赤桑镇》。《游龙戏凤》这出戏很早就听说过,但从来没有看过。文革中,看了一部供批判的电影《武训传》,其中有一句台词,是一个财主的老婆看到一个年轻女婢跪求财主放过武训,希望财主不要惩罚武训,就酸不拉机地对财主说,“正德皇帝,李凤姐正向你讨封呢。”我这才知道《游龙戏凤》是说正德皇帝与李凤姐的故事。

看了这出戏,心里很不是滋味。这出戏就是明朝正德皇帝以所谓微服出访的名义,在梅龙镇拈花惹草,招惹李凤姐。其卑鄙、无聊、无耻、下流,可谓无所不用其极。这么一出戏,为什么今天还在演?这是要宣扬什么样的内容?宣扬什么样的文化?

李凤姐在戏里的最初阶段,还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姑娘,虽然做个小酒店的生意,但基本上还是纯洁善良的。但在与正德皇帝的勾搭与调笑中,她那种纯朴的气息开始变了味。幼稚无知的她,以为这位化妆成军爷的人,是个多情种子,自己难免春心泛动。这对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来说,也没什么不正常。但那个皇帝,正是要通过这个手段,要把李凤姐勾上手,作为自己的玩物。那年轻的女孩子,哪儿见过这个阵势,还不是三下两下就被皇帝拿下。

这出戏在宣扬什么?是在宣扬皇帝和凤姐的爱情,这种观点基本算是瞎扯。或者,这是一出歌颂爱情的轻喜剧,那也完全不靠谱。依我看,这就是皇帝在调戏民女,在耍流氓。可是为什么皇帝耍流氓的戏,我们今天还会在演。这就很让人搞不懂了。

这位皇上,开始只是要酒保上酒,结果送酒的一来,见是位年轻女孩,这皇上的心里就不老实了。可以说,他一开始就没安好心。几次三番,多次调戏,可见这位皇上的下三路实在不怎么样。最后,他拿出所谓致命一招,公开自己的皇上身份,看李凤姐会不会同意与他苟且。一个几十岁的成年男人,用招数来勾引十几岁的女孩,大约任何一个女孩都很难扛得住。

李凤姐在这位皇上几次三番的勾引下,最初似乎还能把持得住。当然,她认为这位军爷不过就是个下层的兵士或者阶位不高的军官,没打算有什么想法。可是当皇上亮出身份,李凤姐还反复要核实。直到真的确认这一位真的是皇上,她的矜持、她的天真就一下子完全崩塌了。她立刻决定要向皇上讨封,她要进入皇宫,她要做这位皇上的嫔妃。看到这里,一些观众发出了笑声,而我心里则感到了悲凉。

这出戏无论从内容、从格调上都很不行。虽然其中的台词还是比较活泼,略有生活气息。如果男主角不是皇上,而是别的什么泼皮无赖,都还能看得下去。但这是位皇上,这出戏就把这位皇上内心的肮脏、无耻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出戏是在批判皇上吗?没看出来。那是在批判凤姐吗?似乎也不是。这里看到的是一种欣赏,是一种调笑,还有一种无聊。我们的京剧是不是还要让这样无聊的戏继续存在于我们的舞台上,这就会看出内在的格调来。

《赤桑镇》观众都很熟悉。我不知道我看的这个演出的版本是不是做了删减。因为有些情节看上去总是有点不太对,就是显得很粗糙。开始,王朝送信,说这事很难办。可是到底要怎么办,他又说要见机行事。这等于什么都没说。而包勉之母吴氏老夫人听到噩耗,虽然也有悲哀,但更多的是愤怒,要找包拯理论。我以为,这就有点不合人之常情。老年丧子,这是人生之一大不幸。吴老夫人在这样的情况下,首先表现得应该是悲恸欲绝。任何一个母亲听到这样的消息,都会被击垮的。但这在戏里表现得时间很短。反而把吴氏老夫人对包拯的愤怒尽很大的力量来加以宣扬。人已经死了,再愤再怒又有什么用?当然,这样的愤怒也肯定会有,或者因人而异。

对于包公铡包勉,似乎也有很多不合情理之处。包勉做了萧山县令,因贪赃被免职回家。这案子是包公主管吗?戏里没有说,应该不是。如果包勉没有去长亭看望包拯,那包拯是不是就不会铡包勉了?应该不会。包拯是去陈州放粮,不是来专办包勉的案子。可是,包拯得知包勉被免职,并不了解包勉犯案的细节,就断然铡了包勉,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有点过于鲁莽和唐突。你了解案情吗?你凭什么就依据自己的判断就可以随意杀人?要知道,即使在封建时代,对人犯处决也是有法律的。比如,一般处决罪犯都在秋天,史称秋决。难道包公的主观意识就是法律?这说不过去。

再有,在这出戏里,包勉是被免职,而没有被关押,而且还可以回家。这说明包勉的案件还没有经过司法部门的审理。如果是这样,那包公杀人的理由就更不充足了。没有经过审理,就断定有罪,而且一断就是死罪,这种主观随意性也未免太强了吧?或许,这出戏就是为了证明包拯的大公无私、刚正不阿。而且这出戏写的时间也是比较早的,那时的编剧未必有更为清晰的法律意识。但是,在今天这个时代,照原样来演出就不可能不会让观众对此产生质疑。如果这些有疑问的问题没有得到澄清,那么包公的形象不仅不会得到人们的认可,反而会有损包公的形象。难不成要把包公写成草菅人命的昏官?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1148898.html

上一篇:评奖的是非
下一篇:青年的狂飙与老年的睿智
收藏 IP: 114.241.1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9: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