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gming80040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ming800403

博文

中国发展不可能依赖城市化

已有 3587 次阅读 2012-11-20 18:26 |个人分类:环境政策与发展|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发展, 资源, 环境, 城市化, 生态

中国发展不可能依靠城市化,因为没有消费就不会有污染和破坏,我们的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可能承载太多的大型城市,5亿城市人口可能是一个极限,而且这已经与欧盟人口相仿,超过了美国和日本人口的总合。
城市人口的综合能耗约为农村的三倍,生活用水量也是农村的三倍,因此中国均衡能源与水资源需求取决于人口总数和最终城市化水平。而且住户部门也是城镇污水,特别是COD、总氮、总磷的最大贡献者。
生活和农业污水,是我国东南湖泊富营养化最主要的污染源。中科院南京地湖所员秦伯强研究员接受科学时报采访说,进入太湖的总氮排放中“工业污染只占4%,生活污染占25%,农业排放占28%,水产养殖占28%。”(科学时报,2006年08月1日,来源:中科院网站)太湖中磷的来源生活污染源(洗涤剂和人的排泄物)占64%;农业面源(包括农田径流、畜禽养殖及水产养殖)占33%;工业废水只占3%。因此,造成太湖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物氮和磷的主要来源首先是生活污水,其次是面源污染,工业污染只占很小比例。
城镇居民人均约消耗75g蛋白质,蛋白质含氮量平均为16%,因此成人每天所排出氮约12克,同时排泄物与洗涤污水中含有的磷折合人日排放约1.7克,年人均则分别为4.38和0.62kg,一个10万人左右的城市每年产生源氮磷污染物约438吨和62吨,大部分通过冲水马桶和下水道进入江河湖泊。一个个湖泊都成了生活污水的巨大化粪池。目前我国随城镇生活污水进入天然水体的氮素已有200万吨,磷素有几十万吨。这些本来都是可以用来肥田的,相当于我国化肥用量的约10%。城市污水和垃圾放在农村都可以作为有机肥的来源,而在人口密集的城镇建成区则是需要花大力气解决的公害。如果我国完全城市化率真得达到50%,按照目前的城市生活方式和污染治理水平即使水量充沛的长江干流枯水期氮磷污染水平都可能超标。不解决马桶水,即使再花几百亿的投资,富营养化这一水体癌症也只能越演越烈,三河三湖何时才能再现碧水。
即使是城市化,首先也是产业的集聚和集中,而不是人口的集中。钢筋水泥结构、鸽子窝式的高楼大厦和抽水马桶并不比洒满阳光的农家小院更文明、更高尚。
另外根据陆大道等人的研究,一个农民转化成市民并过上有尊严的城市生活的成本至少20万元,在一套房动辄上百万甚至几百万元的大城市,这一成本还要高得多,而且如果考虑增加城市就业岗位的机会成本,那么农民进城的成本还会增加。即使按每人20万元计算,一亿农民进城就是20万亿的投资机会,那么5亿农民就是100万亿。这是多么巨大的增长机会啊,什么铁公机统统小巫见大巫,还担心什么经济衰退、金融危机。但是,帐虽然可以这么算,但是20万超过了95%以上农民一辈子积累的剩余资本,依靠农民自我积累实现城市化无疑是做梦,据我观察最终能融入城市的农民工不会超过10%,他们当中的大多数都会回到乡下,至多是回到镇上去。而依靠国家投资更不现实,100万亿是目前国债余额的n多倍,吓死人了。因此,即使农民进城的宏伟目标能实现,也只能是银行的金融泡沫更大一些,而20万元的负债也会使绝大多数普通劳动者一辈子成为“债务奴隶”。因此,我国农民城市化的宏伟愿景最终只可能落得一场空。而任何没有真实需求的供给,最终只会遭到市场规律的报复,酿成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农民进城的愿景化解不了我国已经非常严重的房地产泡沫,因为农民工消费不起价格高昂的房地产,除非每平米降到1000-2000元的基建成本(有20万元足可以在自家的宅基地盖几百平米的别墅了, ),而这样的价格意味着99%的地产公司都会破产,连带银行进入流动性危机和雪崩式的经济灾难。而且并村建镇、农民进城式的新农村建设,甚至会增加住宅供给,这只会使房地产泡沫破裂的风暴更猛烈一些。
即使要城市化,也不要强迫农民进城上楼,房地产和抽水马桶是中国经济与环境的不可承受之重。 中国发展不可能依靠城市化,特别是抽水马桶式的城市化,否则只能走上金融危机和生态灾难的非可持续发展的邪路上去。现在的城市化很难说以人为本的,只是把人作为了工具性的载体,因为没有了人,就没有消费,社会产品就无法实现,市场经济也会遭到危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634438.html

上一篇:七上八下
下一篇:只要房子还能卖出去,房价就不会真正降下来
收藏 IP: 113.140.84.*| 热度|

10 陈楷翰 王芳 李方和 曹建军 杨秀海 刘建兴 张连翔 翟自洋 马璠 冯利霞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06: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