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莫非日本地震专家又喝高了?

已有 3553 次阅读 2012-1-25 21:16 |个人分类:热点关注|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专家, 日本地震

自回老家过年以后,俺是每天欢宴,过的相当凑合,但和日本人相比,还是有差距滴。

虽然俺没去过日本,但听一些从日本留学归国的朋友说:许多日本男人下班后不愿早点回家,怕被老婆觉得没本事,下班后总是找几个狐朋狗友咪西,喝了一场换个地方再喝,这样的喝酒能力俺是望尘莫及。

今天读到一则新闻《研究称东京附近未来4年发生大地震概率约70%》(见附件),文中称“本政府的地震调查研究推进总部根据过去发生地震的间隔等预测,未来4年内在南关东地区发生首都直下型地震等里氏7级地震的概率约为70%

根据地震周期预测强震的发生时间,世界上的许多科学家们都在做类似的研究,但至今为止,还未见到预测成功的先例。既然如此,为何不改弦易张呢?

俺之前写过几篇讨论地震周期的博文,在俺看来,地震周期可定义为“在同一个地震区内、相邻时间范围内发生的各自独立主震事件,主震事件的时间间隔可视为一个地震周期”,例如1679年河北三河-平谷8.0级地震和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可判明是不同孕震周期内的主震事件,这是目前俺认为可构成地震周期的唯一一例。过去,地震学家不能科学地划定孕震时空范围,把完全没有关联的事件楞往一起凑,结论的可靠性值得怀疑。记住统计预测难以置信也。

日本、中国及其他世界上的地震学家,都想从地震周期上做文章,但基本上是交了白卷。尤其日本地震学家未对20113.11发生的9.0级巨震做出预测,该震基本上是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不说明过去的方法不能预测强震或巨震吗?既然如此,为何许多科学家们还在坚持呢?这说明因循守旧的力量太强大了,创新何其难也!

因没有日本地区的地震地质资料,俺也无法对日本地震学家的说法是否正确做出明确的判断,但根据地震学家们过去的认识,在对强震孕育机制不甚清楚的前提下,日本人没有能力做出这样的判断。

虽然缺乏日本地区的地震地质资料,但根据俺对强震孕育机制的理解,南关东地区未来是否会发生强震,有以下两种可能:

1)如果南关东地区和日本东海岸地区属于同一个地震区(可解释南关东地区的地震活动开始活跃),这种可能性较大,9.0级地震是一次主震事件,则以后可能会发生强余震事件,但震级过7.0的可能性不大。

2)如果南关东地区和日本东海岸地区属于不同的地震区,则应根据相关理论,判断锁固体是否已破裂完毕?若有未破裂完全的锁固体,则分析当前应变距临界应变的距离,根据监测数据给出可能的发震时间范围。俺们根据对历史强震震例的分析得出:即使相邻的地震区都是相互独立的,每个地震区各自孕育自己的强震。

建议地震学家们在没弄明白“地震是什么?”之前,选择闭嘴为好,以免再闹出新的笑话。另外,不管你搞神马研究,莫要忘记“能量守恒原理”与“科学的可重复性检验原则”。

如果日本地震专家是喝醉酒时的言论,无须在意,谁没有喝醉的时候呢;如果不是,此处省略7个字。

 

附件:

以下引自:

中国广播网 发布时间:2012-1-24 10:39:00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1/258949.shtm

研究称东京附近未来4年发生大地震概率约70%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的研究小组日前汇总的研究结果显示,未来4年内在南关东地区发生首都直下型地震等里氏7级地震的概率约为70%

 

日本政府的地震调查研究推进总部根据过去发生地震的间隔等预测,未来30年内在南关东地区发生里氏7级地震的概率为70%。该研究所教授平田直表示:“发生概率原本就非常高,而东日本大地震可能使其概率变得更高。”

 

平田介绍称,地震学上的经验认为地震发生次数与里氏成反比,里氏每减小1级,次数则增加10倍。南关东的地震也是以该法则为前提进行推算的。

 

据称,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南关东地区的地震活动开始活跃,发生里氏3级以上地震的概率为往年的5倍。如果今后持续活跃的话,则推算出未来4年发生里氏7级地震的概率为70%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531634.html

上一篇:新疆地区相对应力场
下一篇:有关地震的趣闻轶事
收藏 IP: 111.224.226.*| 热度|

3 吕喆 吴飞鹏 张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10: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