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汇》杂志社官方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nzgdushu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博文

哲学王

已有 3140 次阅读 2011-5-5 12:57 |个人分类:生活感悟|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哲学王

 不止有一个朋友告诉我说,在身心俱疲的状态下,特别喜欢看宗教方面的书——佛教也好,基督教也好,甚至是所谓的“儒教”——心会静下来,即使不能大彻大悟,也总能寻找到心灵的寄托、人生的价值。的确,折腾了二十年,我们经常会发觉前十几年一点一滴积攒的信仰不断的被证伪、被摧残。身边的人来来往往,却大多只能陪你一程。各种各样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至于“真相”也许本来就是虚无。我们也就插科打诨,围观被围观,皆是一笑而过,一切皆是浮云,你认真就是输。浮云飘过,心中只留下空荡荡的无限空间,曾经被热闹撑大了的空间如今一片空白,甚至没有幻想可以去装饰。什么可以不像浮云一样飘过?什么是我们可以紧紧拥抱的可以懒懒依靠的?

 我曾经开玩笑的跟好友说过,在这个年头,最容易成功的事情就是自己创个宗教,人们太需要信仰了。即使是李一,无论他是造假是欺诈是伪善还是什么,他至少曾经给人带来一丝丝慰藉,至少信徒感激“大师”曾经对他们人生的挽救。救活人心甚至更甚于救活人身。但是如果靠宗教的复活才能救活人心,未免不靠谱。宗教是个很难把握的东西。伪善者如李一,当揭穿其真面纱之后,在信仰中几度起落的信徒感觉到的是一种如临深渊般的绝望与欺辱,试问,无论是信徒还是旁观者,他们还会去相信什么。而若有真善者,对世人也不一定是件好事,“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恰恰说明了社会的危险性,很多文学作品、电影都曾经对“圣人”的出现做过一系列幻想,诸如《v字仇杀队》《浪潮》,世界上很多残酷的恶都是以正义的名义发动的。于人,绝对的圣人对于信仰饥荒的普通人来说只能膜拜供奉然后被不可知的力量所“绑架”;于世,则是煽动一群“乌合之众”。如此说来,宗教的玩笑也只能开到这里。

 “认识你自己”,这句蕴含了人性之美的隽语已在历史的长河流淌了数千年,也在人心中镌刻了数千年。文艺复兴以来,人在与神的博弈之中渐渐占据上风。动摇了神学根基的人们内心中对于自然对于人心的疑惑不再能够通过神通过宗教来解释。亲手打碎信仰的他们,对世界以及人的疑惑,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对风险的恐惧,恐怕比起现代人来说有过之而不及。就如同从一场惊天的谎言中走出的人们一样,“我还能相信什么,相信上帝?相信我看到的,听到的?相信思考,相信理性?”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我可以怀疑一切,唯独不能怀疑我正在思考这个事实。

 而现代人面临的也恰恰还是这个困境——“我是谁”,我可以相信什么,我如何证明我的存在以及意义。也许问题跟几百年相同,但是历史的材料不同,答案也就有了变化。

 也许在我们这个时代,没有信仰,是幸运,也是不幸。没有信仰,意味着不受约束的自由,当人取代了“神”把自己摆在了舞台的正中央,人才可以无限的挖掘自己的潜能,发掘意识的多层次性。以往西方的文学创作、绘画、建筑……人们所做的是把事物原有的样子表现出来,文学是叙事,绘画是写实,这是对创造万物之神的敬畏。而后,打破对神的崇拜之后,才逐渐的融入了“人”的感情,注重人的内心感受,描写“意识流”“内在风景”(中国人虽然有神鬼,但是并无敬畏,是以文化中表现出截然不同的路子),在自然科学领域人们才敢“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而现在,没有信仰的缺陷似乎成为众矢之的。是的,当这个世界不再有一个“超越”或者“超脱”的“王”存在时,大家都站在同一个平台,“哪里有绝对的真理,都是浮云”,每个人都可以以自我为中心建构自己的理论,知识不过是权力的工具,人们可以设计一套“完美”的机器,“完美”的技术,“完美”的制度。按照自然科学的精确的量化的思维,通过人文科学的验证标准——自圆其说。忽然想起柏拉图的那个伟大的假设——“哲学王”。人们在没有信仰羁绊的情况下,在被无数“事实”堆砌的选择中,会强大到建构出属于自己的“王”吗?——不依靠宗教,而内圣外王之道?!

 “哲学王”在柏拉图那里是智者的巅峰。他认为,在一个理想国中,应该以哲学家作为统治者,国民分工合作,才能拥有智慧、勇敢、自制、正义的德性。而我觉得对于一个人也是如此,头顶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或者说自然律和人法,总是要相依而存在。自然律给予人生存和发展,哲学给予信仰和依靠。在越来越专业化的今天,人们如何将知识与思想融合到一起呢?在为数不多的上双学位的课上,自然科学的思维总是让我跳出来思考人文科学。

 也许,正如李泽厚所说,人类需要第二次文艺复兴。第一次文艺复兴是人从神的控制之下解放出来,现在是人怎么从机器的统治当中解放出来,获得更大的自由,这机器包括物质机器,也包括社会机器。

 曾经跟朋友们聊,我说,“未来也许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哲学王”,众人笑,我也笑了。

                                                     作者:王素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8700-440724.html

上一篇: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
下一篇:提醒幸福
收藏 IP: 222.20.24.*| 热度|

3 侯成亚 周少祥 王芳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7 14: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