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y201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xxy2011

博文

《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阅读思考

已有 6687 次阅读 2016-11-27 22:29 |个人分类:学习笔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学习环境, 情境学习, 境脉

《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阅读思考

WANG-N

一、教学设计的假设

本书论述的是学习理论,这些理论为设计和开发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基本原理。当代学习理论依据的本体论和认识论是与教学设计传统的客观主义基础在本质上是截然不同的。我们都知道传统的客观主义指出知识是传递到学生手中,而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生自主建构的。本书试图为教学设计人员、课程专家、学科教育者、学习心理学家以及其他所有对这一艺术的理论现状感兴趣的人介绍这些新的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

作为一种活动系统的教学设计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当时,教学设计的产生是扎根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和传播理论的一种机械的过程,对于当时的研究者来说,他们关注的是如何开发一种教学,能够通过操作实践和强化来支持观念的传授,他们设想学习是知识传播和接受的过程,它可以导致学习的行为发生改变。

(一)教学传播模式

传统教学(传授式教学)依据的是教学传播模式,我们都知道该模式至今一直支配着许多场景中的教学实践。如果教师能够将他们知道的事传授当时的教育者相信改进学习就是通过提高讯息的清晰度,从而比较有效地将观念或者是知识传输给学习者。但是,对于学习者来说,这并不是他们意愿的方式,因为他们在这种模式中更多是服从。

(二)行为支撑的传播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将他们的努力集中在附加练习和反馈的传播过程。行为主义者设想,学习者的行为发生变化必须通过强化练习来形成,为此,在传播过程中必须有各种各样的联系策略以增强学习者学习的能力。遗憾的是,这样的解释并不能系统地改变教育的实践,对于学习过程更为复杂的表征并没有提供充足的说明。

(三)作为意图-行动-反思的学习

现在的我们已经进入了学习理论的新世纪,学习是需要意志的、有意图的、积极的、自觉的、建构的实践。研究者认为:人类不同于灵长类动物,他们有能力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意图,然后策划付诸实现的行动,并且行动是与感知和自觉的思考整合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学习者自觉的学习和活动是完全相互作用和彼此依赖的。

(四)情境脉络中的学习

根据本书所描述的理论,在有关学习的思考中至少应该有三个基本转变。第一:学习是意义制定的过程,而不是知识的传递;第二:当代学习理论越来越关注意义制定过程的本质;第三:意志制定与制定的地点有关。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

(一)贯一设计原则

1.设计必须植根于自洽的和普遍接受的理论框架。只有其核心是同一的、一致的,学习环境才有理由得到延伸,并将相应的理论技术、相关的假设和方法连接起来。

2.方法必须与研究结构相一致,进行这些研究就是为了验证、证实和拓展研究所依据的理论。

3.贯一设计是可以概括的。就是说,他们的适用范围超越了单一的案例,可以把取得成功的个别案例进行转化,适用于其它的设计者。

4.贯一设计及其框架在后继的应用中得到反复的验证。方法支持了自己依据的理论框架,并在后继应用中拓展了框架本身,因而被证实是有效的。

(二)建构主义和贯一设计原则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主要的认识论基础和假设和贯一设计原则是一样的。建构主义者认为现实和意义是被个体界定的,而不是普遍界定的。这样的环境很大程度上依据与情境认知等相关的心理学研究和理论,其伴随的假设重视的是内容、境脉和理解之间的交叉,意义的个体协商,以及知识的建构。建构主义者喜爱丰富的、真实的学习境脉,而不是孤立的、脱离情境的知识与技能,喜欢以学生为中心的、以目标为导向的探索,而不是由外部指导的教学,支持个人化的观点,而不是权威性的观点。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看到贯一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就为他们提供了支持。

1.把关键的基础、假设和方法联系起来

依据的基础和假设要清晰的保持一致。

情境认知理论:该理论强调复杂境脉下情境化思维的重要性。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蓝图,它表示了一个开放的两难问题,它要求为学习者设计一个场所,然后满足相关的要求和限制,最后把关键性的内容锚定在里面。

ASK贾斯珀:支持为解决问题而搭建手架,该软件为设计任务提供了模型并生成问题、子目标、子问题的过程中的帮助者。它提供的任务模型支撑了关键的问题解决过程:如理解问题,就是为什么?设计和组合各个要素,就是怎么办?并对设计进行反思。

CSILE(计算机支持的有目的学习环境):它的目标就是支持学习者进行有目的的信息处理,通过与同伴和教师的网络化合作,学习者提供(也可以得到)与处理过程有关的反馈,以指导随后对知识的修改和重建。CSILE的心理学基础是强调积极学习、自我调节、元认知和搭建脚手架,它的观点就是强调学习比较差的学习者往往采用的是被动学习策略,并且十分固执和持久。而成功的学习者则利用各种认知策略和自我调节过程来计划和追求目标,把新知识与已有知识联系在一起,确定问题和推断结果,并不断回顾和重组他们的思维。

Model It他也可以把潜在的基础、假设和方法统一起来。他是一个密歇根大学的高级互动计算机小组开发的动态建模工具,它可以让学生为日常科学现象建立定性模型,并确定相关因素之间的联系,分析模型在表述这些关系方面的有效性。

2.得到实证证明的方法

要求是使用的策略和方法必须是基于实证的并且是有效的。

3.设计的可概括性

一个设计必须是可以概括的,就是说,它能被拓展或是应用于可比的境脉、问题、内容和学习者。

4.设计和框架被不断验证和该进

设计出来的东西被反复地执行、验证和修改,还包括对框架和设计本身。

(三)以学习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的价值观

1.学习者在界定意义中个中心地位

在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者积极建构意义。我们都知道外部学习目标可以被确定,但是学习者依据个体的需要和在思想形成和检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来决定如何进行学习。大致来说,如果提供自己选择和追求自身兴趣的机会,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承担更大的责任,在传统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者经常被剥削了发展决策、自我监督、注意力调整等技能机会,这些技能对于优化学习经验是十分重要、必然的。相反,成功的学习者发展出多种认知策略和自我调节程序来规划和追求目标,把新知识和现有的知识整合起来,明确阐述问题和推论,不断地评价和重组他们的思维,以促进自我调节,可以说对提高学生学习过程的自主性是十分重要的。

2.情境化的、真实的境脉的重要性

知识、思维和学习的境脉是相互紧密联系的,但不是所有的境脉都同样支持知识的应用。学生不是利用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的标准方程与解决问题,而是与创造独特的方法来解决有多个观点和多个方法的复杂问题。采用这种教学策略例子:基于问题的学习、抛锚式教学。

3.个人看法和多种观点的协商和解释

许多建构主义者强调学习的社会中介方面,例如知识整合环境(KIE)使用网络技术来支持对于学习者建构的证据的共享,以评价科学现象,开始向学生提出结果开放的问题。

4.在意义建构中学习者的先前经验的重要性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另外一个潜在价值观是,个人的信念的经验为新的理解提供了独特的个人框架,我们都知道建构主义把学习看作两个过程,对新知识的重建和就知识的重组,它把新知识与已有概念整合起来被认为能导致更有意义的学习。建构主义者经常利用熟悉的问题、驱动性的提问和激活作用的境脉,在学习过程中促进对个人的理论和经验的利用,来解释新的知识和概念。

5.运用技术来支撑高级的心智过程

建构主义环境支撑思维和行动以深化理解。他们认为学习者提供了增强和拓展认知能力的机会,并通过改变眼前的任务来重组思维的过程。就是说,技术被用来促进理解,如果没有支持的话,这种理解即便不是不可能的,也是难以进行的。技术能使学习者用具体的方法和模型对思维进行表征,并使它们的推理过程可视化和得到验证。

三、讨论

(一)惯性和来自传统的阻力:老人能适应新事物吗?

(二)学习的无助和学习者的顺从:“这个会考吗”

(三)情境学习的悖论:“我知道我所知道的东西”

四、本书结构

(一)从实习场到实践共同体

巴拉布(Sasha A.Barab),达菲(ThomasM.Duffy)

(二)理论与实践境脉中的情境认知

威尔逊(Brent G.Wilson),迈尔斯(Karen Madsen Myers)

(三)重温活动理论:作为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的框架

戴维·H·乔纳森(DavidH.Jonassen)

(四)分布式认知:特征与设计

贝尔(Philip Bell),温(WilliamWinn)

(五)行动者作为探测者:从感知-行动系统看学习的生态心理观

扬(Michael F.Young),巴拉布(Sasha A.Barab),加勒特(Steve Garrett)

(六)数学教育中日常推理的应用:实在论对意义论

卡拉尔(David W.Carraher),施利曼(Analuecia D.Schlieman)

(七)社会共享认知:系统设计和合作研究的组织

布朗(Katherin Brown),科尔(MichaelCole)

(八)基于案例的学习助手:理论与实践

克洛德纳(Janet L.Kolodner),古兹迪尔(Mark Guzdia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45920-1017140.html

上一篇:《教育技术创新扩散研究》学习笔记
下一篇:《碎片与重构》阅读摘要
收藏 IP: 112.117.98.*| 热度|

1 郑学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8 06: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