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ucatio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ducation 哲学,教育,计算机,金融工程。不分文理工科。

博文

致民科和官科

已有 4179 次阅读 2011-3-26 12:29 |个人分类:教育|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我也是科学网上才听说这两个名词。
我揣摩其含义,民科就是团队外的研究者,官科就是受过专业教育的研究者。
 
致民科:
网上有些数学物理金融方面的民科,自称有伟大的发现。
先给民科泼一点冷水,如果没接受正规专业教育,你可能缺乏很多东西。
据研究,如果一个小孩有很高的智商,但是没有接受过书本或者老师的教育,他的知识最多只能达到个位数
四则运算的水平。
据研究,爱因斯坦如果生在印第安人部落,他会使标枪长矛,不会有什么相对论。
所以,民科常常不了解别人已经证明了什么和证否了什么,自己的研究固然精神可嘉,但绝大多数结果是无用的
甚至是错误的。
民科可能说,华罗庚等人没受过什么教育,不也一样有前沿成就吗?这是误解,
华罗庚其实是官科,他上不上学不影响他自学正规数学。
 
为什么要学习别人的成果呢?
因为站在巨人的肩上,就比巨人看得远。
基本不学别人的知识,也能达到很高水准的,确实也有。印度德拉马努力金是20世纪的传统奇式数学家,他在一个小山村独立发现个大量的定理。
爱因斯坦的时间和长度随速度变化的公式和洛仑兹变换相同,但他论文中不引用洛仑兹名字,人家问他为什么不引用?
他说我不爱看别人的论文,我不知道他的公式。以那个人在专利局当小职员环境,他冥思苦想的性格,他说的不看别人论文也是有可能的。
 
拉马努力金,爱因斯坦本身如果是巨人,那么他不站在巨人肩上也能看得很远。
 
不过,大多数民科,本身不是巨人,又不找个巨人的肩,结果就不那么理想。
 
致官科:
官科都受过专业教育,人多势大,是学科发展当之无愧的主力军,处在有利地位。
民科得不到什么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独自支撑,很困难。对民科要能帮助就帮助,嘲笑不可取,
起码民科的开创精神就比官科强。
 
官科在本领域内是官科,但离你的专业训练越远,你的民科成分就越多,所以官科不是一成不变的
我在不是我的专业领域,就比较谨慎,因为别人可能已经有现成结论。
 
而且保不住真碰到拉马努力金式的民科,官科也官不了啦。
 
 
比如英国一群小学生,研究了大黄蜂的觅食行为,发表了一篇SCI,没有引用任何论文。某种意义上,知识越少创新力越强。http://blogs.nature.com/news/thegreatbeyond/2010/12/science_really_is_childs_play.html
这要在国内,这群小孩的好奇心早就被家长学校训斥为不务正业了。
 
比如,包头市的中学物理老师陆家羲,解决了数学界保留了130年的“斯坦纳系列”组合难题,
国内数学杂志十几年来拒发他的论文,还是外国人发现他的。
 
比如袁隆平,也就是个中专生,连科学网注册的资格都没有。
比如专利局那个年轻的小职员。
 
比如。谢赫特曼,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20世纪80年代初,科学界对固态物质的认识仅限于晶体与非晶体。他发现“准晶体”时,面对来自主流科学界和前诺贝尔获得者的质疑和嘲笑。现在终于证明他的理论是正确的。
 
但是,陆家羲,袁隆平,爱因斯坦的贡献,哪一个官科能够比肩?
 
对在我的数学物理博文里碰到的于涤尘三元数等四个民科问题,以及对一些“桥下水不易结冰,
风力发电机叶片为什么细,烧木偶佛像“等“悬赏“求解的问题提出了部分解决方案,
只要时间允许,我还会做这种工作。
 
官科追根溯源,还是来自民科。请官科和民科共同发展和普及科学,包括人文科学。
 
补充[1]http://news.sohu.com/20130405/n371753301.shtml管理领域也有民科:
 
赵锡永也试图考入体制内,2004年,他曾经参加过国务院一个部门的考试,但是没能考上。在这次考试后,自认为专业水平不错的赵锡永,看到那些演讲、报告专业水平不如他的人进入体制内后,他感到怀才不遇。”
[2]http://culture.ifeng.com/a/20160520/48809629_0.shtml河北“三无学者”韩春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7101-426514.html

上一篇:创新,有多少伪科学冒汝之名(二)
下一篇:从通天塔造不成谈起
收藏 IP: 210.73.15.*| 热度|

9 吕喆 谢鑫 武夷山 刘华杰 姜洪洲 yinglu 侯振宇 dulizhi95 xqhu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5 11: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