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

博文

大树进城殃及风景区 精选

已有 4698 次阅读 2007-6-15 22:28 |个人分类:建言新农村|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大树进城殃及风景区
蒋高明


        近日,笔者在山东沂蒙山区考察,发现了下面惊人的一幕,起因于愈演愈烈的大树进城。眼下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担心有人借机使美丽的乡村和自然生态环境遭受新一轮破坏。

        破坏现场位于某县林业局所管辖的林场。大树贩子们瞄准了这里生长良好的各种本土落叶乔木,五角枫、枫杨,甚至重要基因物种野生海棠(当地俗称甜茶)。200多棵五角枫在枫林里“蒸发”了,只留下凌乱的树坑,以及去头的各种枝条。还有100多株枫树虽然还在林子里,但它们的“胳膊”和“头”已经没有了。那是树贩子们干的,为的是让进城大树们在现场适应,使营养先集中在树干中,憋出新枝,好等来年进城用。在这个适应过程中,约20%的树木死亡了。其用心何等“良苦”和“歹毒”啊!作为重要本地基因物种的甜茶,原有几十亩天然林,现在已荡然无存。峡谷里溪流边,几十株百年左右的枫杨惨遭劫难。那些被“绑架”的大树被用到山东某著名海滨城市“绿化”大广场。

        这些被移走的大树平均胸径在20厘米以上,年龄在40年至100年之间,全部为天然树木,整齐划一,与乡村进城的国槐、洋槐、榆树等“杂牌军”明显不同。显见,大树进城已殃及国有林场、风景区。此风不止,下一目标肯定是自然保护区。

        该林场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建的,90年代初被列为山东省森林公园,最近被列为县级自然风景区,周围就是国家级农业旅游观光示范区。管辖这片近5000亩风景区的是当地林场。上面提到的大树进城,以及伴随的对上千株柏树的砍伐,都是有各种名堂的,如间伐病树、死树、树木“嫁接”(荒唐的理由,天然风景区树木搞什么嫁接)等,这几年来就是这么干的。据当面老百姓介绍,枫林原来是很密的,现在已经十分稀疏,剩余一些小树。林场的一些老职工气愤地说:“当年毛主席叫我们看的树、种的树,都叫他们偷卖给城里人了”。

        大树进城遭专家反对已经有五六年了,为什么不能有效地阻止呢?这里有十分复杂的原因。

        对于大树进城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尽管生态学家和环境保护工作者反对,但一些园林设计人员和林学工作者却“暗中”支持。更有人公开说,大树进城能够帮助老百姓脱贫致富,鼓励大树进城。其实,通过大树进城致富的根本不是老百姓。根据我们调查,一棵百年以上的老梨树,苗木贩子给的价格只是几十元到百把元,而雇用吊车费用每小时200元,大树拉到城市就值上万元了。其中的钱让谁赚走了,不言自明。一些负责城市绿化的官员趁机“中饱私囊”是非常难免的,因为利润空间很大。要是农民不给“红包”,他的大树就没有人要,这样,大树就会变成柴禾一样的价。从林场和风景区购进大树,老百姓更是沾不到边,甚至出苦力的份儿都没有。因为,一切都是在“悄悄”进行的。

        最根本的诱因是用户那里。当前,各城市,各县城,甚至各乡镇无不在建大广场,大绿地。为了迎合领导们的“速绿”心理,绿化工程设计者们,就想到了乡村和风景区里的大树。要知道,这些本土的大树,在20年前是没有市场的。笔者早在20年前建议园林部门搞苗圃,种植一些乡土树种,得到的回答是长不活。现在,随着园林建设生态化的呼声提高,加上乡土树种的景观效果高于外来树种,需求量大增。然而,苗圃里并没有这些物种,才有了现在的大树进城。此风从上海刮起,很快蔓延全国。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措施,根本制止不住。笔者看到,素有文化底蕴的新建大学校园里,也充斥了进城大树。许多是来自风景区,根本不是乡村,因为老百姓不会种植五角枫等天然树种。

        关于大树进城的害处各种文章都介绍过了,这里不在赘述。其实,根本的破坏是乡村和风景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大树进城是以牺牲乡村和自然为代价的,进入城市大广场后,根本无美可言;相反,是非常丑陋的。城市种树完全可以从小苗开始,日本人甚至从种子开始。如果一个城市充斥的是缺胳膊少腿的进城大树,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这个城市没有文化,是完全的暴发户心理在作怪。

        强烈呼吁国家采取果断措施,停止大树进城。只有城市绿化禁止用大树,乡村和风景区甚至自然保护区中的树木才能得以“颐养天年”。至于管理者“监守自盗”,破坏国有资源者,更应得到法律严惩。



环境问题思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5-3326.html

上一篇:"三北防护林"为什么不能阻挡沙尘暴?
下一篇:建设新农村,先护古村落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 03: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