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正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s007 欢迎腾讯微博联系:寻正(xunzhengxz)

博文

认错、勇气、与教养 精选

已有 7528 次阅读 2014-3-19 07:38 |个人分类:生活拾遗|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认错, 教养, 勇气, 基督, 撒谎

寻正

女儿在学校淘气,被老师惩罚后,还递回给家长一封信,详述女儿在学校的行为。于是就此询问相关情况,小家伙显然羞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试图把责任推托到别人身上,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得要撒谎,缺乏足够的模仿与熏陶,小孩子都不擅于撒谎,于是很快就被戳穿了谎言。

公正是社会基石,但这样的观念在中国文化中比较缺乏,许多人抱怨中国是人治社会,但一转身就忘记公正地对待自己的亲友与子女。对于传统文化而言,儿女是父母的所有财产,儿女在学校不乖,损害的是父母的面子,于是乎父母就要重重地惩罚他们,相反,即使是小孩在学校淘气,如果没有被老师抓住,没有损害父母的面子,就没有后果,有时父母甚至夸赞儿女聪明,更有甚者会把这样的事例拿出来炫耀。

对基督徒来说,我们讲人有原罪,或者罪性,指的就是人治倾向,是父母自私至极的表现,在对待儿女上,以自我为中心。这样的教养必然导致儿女撒谎,以逃避来自父母不合理的惩罚。你让我在人前没面子,父母轻者恶言相向,重者拳脚侍候,而从未思考自己行为是否适当。

圣经旧约时代讲究“以眼还眼,以牙还牙”,那是一种朴素的公正思想,也是社会公正的基础。这个基础的精粹就是惩罚的适当性。女儿在学校已经受到了适当的惩罚,我唯一需要的就是了解她对事件的认知,承担我的教养义务,更多的斥责与惩罚都不适当。因此,我告诉她,她既然已经在学校承受了适当处罚,我没有理由给予她更多的惩罚,然而,她面对我撒谎,这个行为本身需要惩罚。

敢对老子撒谎?许多人“啪”地一巴掌就拍过去了,这是惩罚过度,给小孩的信息不是不可以撒谎,而是撒谎功夫做得不够,需要下次做得更自然,更有欺骗性,才能脱逃这类过度惩罚。感觉不公是行恶事的道德依据,在伦理学上,叫道德执照,对小孩过度惩罚,让他觉得不公,他就会采取措施保护自己,下次继续撒谎,跟父母进行智力竞赛。我的惩罚是禁足一周。

当你愿意承担行为的后果与责任,而惩罚与补偿都让你觉得公正时,你就会诚实地面对错误,这就是教养。

带女儿回国的一大不适应就是国人的热情,对于未成年人国人喜欢以随意的方式对待,比如热衷中给他们买东西示好,不像西方那么尊重监护人的意见。在西方,如果你想给小孩食品或者小礼品,首先要询问监护人,然后才能跟小孩更一步交流。这还是一种安全意识,小孩不能随便接受特别是陌生人的食品或礼品,因为一些罪犯拐带小孩就是由此而始的。询问监护人,是防范行为模式之一。

监护人才能全面把握小孩的营养及生活需求,过度的食品与礼品都可能干扰到小孩的教养,因此,询问监护人构成了一个针对未成年人馈赠一个基础条件。然而,中国没有这样的文化,所以我只能在孩子身上下功夫,规定女儿凡有相应馈赠,必须打电话询问并获得我的同意。

女儿被亲友赠以美食,打电话询问,给予了允许,但限制了量。在吃了规定的量之后,亲友鼓励她继续吃,她表示不行,因为我只允许她吃那么多。亲友不以为然,告诉她可以吃,他们不会告状,让我知道她多吃了。女儿知道撒谎的后果,因此坚持不再吃,让亲友觉得大为惊奇,亲友并不觉得他们的行为有什么不对,因此,很快就把这事分享给我了,我只能无奈地笑,告诉他们为什么她不愿意撒谎。

只要我做到了公正,女儿就不会撒谎,而如果有错,认错也不会有心理负担,获得诚实的品格,因此,她认错就不需要勇气。认错需要勇气,要么是身处恶劣的社会政治环境,要么是缺乏合理的教养,后者居多。

拒绝认错不但有教养的原因,基督文化也是基础之一,当然,中国传统文化也有类似的品质,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那是一种虚已观念。基督教则讲人本有罪,有作恶天性,自己做事当然不可能完全无错,有错就当认,在神面前检讨悔罪,是一个教徒的基本生活方式,因此,认错就不需要勇气。即使是从小没有受到很好的教养,有死不认错的习惯,但一旦接受耶稣基督,就再也不需要勇气了,不停地受圣经及教友的熏陶,就是一个自我教养的过程。

由于中国文化喜欢塑造“三好学生”,喜欢造神,喜欢“完人”,“至人”,“神人”,喜欢用这样的黑白世界观判断事物,同样一件事发生在“坏人”身上就罪不可赦,而在好人身上就必定有原因或者是好事,人人争当“完人”“至人”或者“神人”,所以就习惯于死不认错。在当年攻读工商管理专业时,教授狠啊,平时课堂表现要记成绩,要看发言的量与质,就让同学们非常具有竞争性,争着发言,不留情面。在做项目报告时,如果有什么不懂,直接认了,同学们也就无话可说,总不至于进行人身攻击贬低你。但经常有人死不认错,结果小孔成洞,洞变大洞,最后被逼问得张口结舌,狼狈不堪。此时,不认错,才真正地需要勇气。

遗憾的是,中国人太多太有勇气了,哎。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0310-777260.html

上一篇:喝水也会中毒?
下一篇:猪猿传说
收藏 IP: 173.17.169.*| 热度|

36 罗德海 郑小康 尤明庆 周健 王德华 武夷山 王春艳 戴玉凤 李志俊 苏德辰 曹裕波 王善勇 苗元华 黄育和 张亮生 温世正 陈筝 马兆武 陈孔发 强涛 董侠 欧阳瑶 何宏 韦玉程 李本先 王永林 徐晓 陆俊茜 徐长庆 任东 greatluck cloudyou ddsers tuner bridgeneer zhucele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18: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