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地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博物

博文

红腹锦鸡与中国鸟·博物杂拌儿(46)

已有 9319 次阅读 2008-3-17 17:00 |个人分类:鸟的天堂|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几天前,《中国鸟》邮票在北京首发。邮票设计得很精美,是科学院昆明动物所专门从事标本画的老画家曾孝濂先生画的。他在邮票及附票上共画了9种中国特产鸟,即台湾蓝鹊、藏鹀、黄腹角雉、黑额山噪鹛、红腹锦鸡、白尾地鸦、灰冠鸦雀、贺兰山红尾鸲、白点噪鹛。

    在画心的正中央,赫然是美丽的红腹锦鸡(俗称金鸡、锦鸡)。这是一种中大型的雉鸡,全长接近1米,雄鸡的上体主要由浓绿色和金黄色构成,腹部则为大面积的大红色。头顶生有金黄色的丝状羽冠,一直披散到头后。后颈披有橘黄色镶黑色细边的扇状围羽,象披了条美丽的虎皮披肩。尾羽很长,往往超过身体的两倍,羽色以棕褐色为底,上面杂以黑色的小圆圈。脚黄色,有镰刀样很长的距,行走时尾羽随步伐有节奏地颤动,气宇轩昂。

    红腹锦鸡的生境全在我国境内,北起河南省,西至藏东南,南到广西,栖息于海拔800-1500米的山地林间,或林缘的灌木、高草丛中,夜晚在树上休息。由于这种鸟身形庞大,羽色极其丰富美丽,因此很早就作为观赏鸟种,出现在宫廷内府。在北宋徽宗赵佶所画的《锦鸡芙蓉图》中,一只红腹锦鸡飞临于扶苏的芙蓉花旁,转头回顾一对流连花间的彩蝶。徽宗有诗赞云:“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鹥。”其诗意旨归,尽在画中。诗中“五德”乃指同目同科的鸡之五德,即“头上有冠,文也;足后有距,武也;敌前敢拼,勇也;食呼同类,仁也;守夜报晓,信也”,而锦鸡丝冠、角距、虎纹、凤尾,文武双全的轩昂气宇,实在有过之而无不及。它还是东方审美文化的使者,由于其羽色艳丽,自18世纪就已作为观赏动物输入欧洲,目前各国动物园或私人园林中普遍饲养繁殖,我国动物园的繁殖成绩也不错,已被列入“商业性经营利用驯养繁殖技术成熟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单”中,但野生鸟仍为国家II类保护动物受到严格保护。

    前一阶段,全国上下掀起一阵遴选“国鸟”的热潮,据说当时是以分布于东北亚地区的丹顶鹤得票较多。而笔者与众多鸟类学家的观点是一致的,红腹锦鸡应为“国鸟”的首选。首先,红腹锦鸡是我国特产;第二,羽色雍容,五色俱全,形神威武,寓意吉祥,符合文治武功的大国风范,也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早在古代就是常见的绘画、图案题材;第三,锦鸡的分布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四达各省,其分布中心——陕西的宝鸡市即以产此鸟得名,象征以中原文化为主体的中国文化传播四方;第四,野生及人工种群丰富,适宜广大人民群众观赏;第五,其昂首翘尾的形体似我国版图。有此五论,真国鸟也!(段煦/文)

 

附:《中国鸟》邮票鸟种简介:

白点噪鹛

    白点噪鹛,仅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云南西北部丽江地区及邻近的四川西南部)。目前对其生活习性研究不详。只知道其栖息于海拔3050到3650米的针叶林及次生林中的竹丛。

藏鹀

    藏鹀,我国青藏高原东部山谷的特有鸟种。分布于青海东南部及西藏东部的开阔而荒瘠的高山灌丛以及山柳灌木丛地带。在《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中被列为稀有种。

台湾蓝鹊

    台湾蓝鹊,形体似山稀缺,通体湛蓝色,头及前胸部为黑色,尾羽后端黑白相间。为我国台湾省的特有鸟类 。

黑额山噪鹛

    黑额山噪鹛,我国特产鸟,仅分布于甘肃南部的杉树林下灌木丛中,以昆虫和种子为食。

黄腹角雉

    黄腹角雉,在原产地又叫角鸡,因腹羽呈黄色得名。脸部后上方有翠蓝色的肉角。为我国特产鸟,分布于浙江、江西、广东、福建、广西、湖南的深山区,为我国一类保护动物。杂食性。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人工繁殖,单目前仍属濒危。
 
红腹锦鸡

    红腹锦鸡,我国特产鸟类,没有亚种分化。分布于我国东中部大部省份,栖息于山地林间,以羽色美丽著称于世。

白尾地鸦

    白尾地鸦,我国新疆的特有珍禽,全球性易危,分布仅限于环塔克拉玛干荒漠东至罗布泊的山麓地带海拔900到1300米有胡杨分布的一个环状范围内。多在地面快速行走,也停栖于灌丛。 

灰冠鸦雀

    灰冠鸦雀,仅分布于我国甘肃西南部的林缘稀疏草地及灌丛地带,数量极为稀少。

贺兰山红尾鸲

    贺兰山红尾鸲,小型鸣禽,我国中北部及西部的特有种,喜山区稠密灌丛及多松散岩石的山坡。





博物之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8-18541.html

上一篇:皇帝小名儿是中药·博物杂拌儿(45)
下一篇:青青药蔬问翠柳·博物杂拌儿(47)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6 22: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