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村游民 trespassers will be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uocun     在信息时代的思想雷区     慢慢走慢慢看慢慢聊

博文

一个加拿大小学班里的阅读(四 完)评论和对比

已有 4053 次阅读 2010-8-6 05:33 |个人分类:海外观察|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教育, 阅读, 图书, 小学, 加拿大

5. 阅读组织的思路

在与老师交谈中了解到一些这个班阅读活动组织背后的一些思路和背景。

首先,老师并不是同等对待所有学生的,班上20出头的学生并不都是一样的教法,而是有点“因材施教”的感觉。这体现在前面描述过的分级的小班阅读课上。老师举的另一个例子是给部分学生安排的“单词夹子”:普通文件夹,打开来左右各一个口袋,左边的口袋标上“我正在学的词”,右边的标上“我学会了。真棒!”,学生平时带着,在家里或学校可以随时温习;老师时不时抽查左边袋子里的单词,如果学生确实已经掌握了,就挪到右边。全部掌握了,就换一批单词。

其次,老师非常强调“示范”(modeling)的作用。这从老师每天给学生读书里表现得很明显。学生自己给同学们读书,也是一种示范,让学生们有机会模仿老师,同时也互相模仿。

第三,阅读与语言学习相融合。由于这是个沉浸式法语班,学生们其实是在学外语,而且很多语言材料是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接触不到的,必须从他们的阅读中来。老师当然也有专门的时间教语法、词汇、拼读等等,但是,按照老师的做法,阅读的份量很重,与语言学习的其他方面紧密结合,完全不能分开。

第四,老师强调说阅读不光是读故事书、读文学性的东西,阅读是要发展“均衡的读写能力”(balanced literacy),所以阅读其他非小说性的材料,比如地图,也是要包括在内的。

第五,老师提到加拿大这边现在推行“贯穿课程(cross-curricular)”的教学方式,就是说不把教学视为教很多门不同科目,而是让不同科目在内容上互相穿插。比如不把阅读视为只是语言科目的事情,而是视为学习一切内容的一部分。老师举了些例子:如果下午要上科学课,讲斜面、杠杆、齿轮什么的,上午就有可能用一些适当的阅读材料来引入这些下午要学的新词汇和概念;再比如,当历史课讲到“开拓者”(就是早期欧洲移民)时,就会买些这方面的书放到图书角里,并在语言课上玩和“开拓者”的生活有关的词语定义的游戏。

6. 简评

了解到的情况大体汇报如上。在不可避免地做点中加比较之前,先简评一下,补充点背景,同时表明自己的一些看法。

第一,从上面老师组织阅读活动的思路大体可以看得出,对这位老师而言,阅读不光可以说是“登课堂入教室”了,而且可以说是教学的有机方面,是整个教学的重头和主线之一。当我最初提出来说想观察一下班里阅读如何组织时,老师的第一反应是“这个太多太大了,你究竟想看啥?”回头看来,这种反应似乎挺自然的,因为从老师的角度而言,阅读不是一个科目、一个单元那种东西。后来老师主动提出讲一堂小组阅读示范课,我想也主要是因为这样的阅读课里所谓“阅读活动”更正式、更明确吧。

第二,上面这些看来听来的情况,虽然我是尽量白描,恐怕是免不了理想化的。这里有我作为观察者的概括和抽象时的理想化,也有老师和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理想化,包括老师演示示范课时可能有的理想化等等。举个例子,“阅读伙伴”这样的安排,我自己一向主观以为应该蛮好的,老师反映回来的情况似乎也如此。但是,在跟家里孩子聊天时得知小孩似乎并不太喜欢,声称当时在低年纪的时候是喜欢高年级的同学来的,喜欢他们的人,但是不喜欢他们带来的书,因为都是老师们已经指定了的几本,自己选择的余地很小;而现在给低年纪的小朋友读书,似乎也不是太有成就感,有时候小朋友爱去不停地跟别的小朋友讲话,有时候又一声不吭,等等。 当然,这也还是“一孩之言”,真正好不好,还是“魔鬼在细节里”吧。

第三,不管实际上理想化的程度有多高,我自己觉得这位老师是实实在在地在阅读方面下了功夫的。老师对阅读的用心程度是相当高的,换个学校、换个国家,如果有可能做到这些,恐怕放到哪里都应该算是不错的了。 当我向校长提出去这个班观察时,校长也是竭力赞同,并说这位老师是学校法语教师里面的阅读方面的模范,大概也印证了这一点。然而,这个学校虽然绝对不是加拿大公立学校里最好的,应该算是还可以的吧,而学校、老师和家长们重视阅读的程度又都比较高,所以因此反而不见得能够代表加拿大的一般情况。是不是加拿大的小学班级一般而言都类似地组织阅读活动呢?我觉得恐怕也难说,但我也没有做过任何系统的了解,所以答案是不知道;或许可以说,整体上讲,在这边的小学里如此这般强调和推动阅读,其可能性会比国内高很多吧。

第四,关于感染。前面提到过,老师很强调“示范”作用,俺们家的孩子也是真心喜欢老师给同学们读书。孩子自己也说,在学校的所有和阅读有关的活动里,这是最喜欢的,超过也很喜欢的自己从图书角选书来读。俺们家的领导,偶尔也会提起小学时候的某位班主任用班会时间读《大林和小林》给大家听,描述起那阳光灿烂的日子,一副至今依然充满感动的样子。想想俺小时候,邻居阿姨在楼顶上给整个筒子楼的小朋友说水浒,也是快乐时光啊。这种大人给孩子和学生读书、讲故事,通过故事本身的趣味和大人们现身说法的感染力,从而给孩子们打开一片天地的作用大概是不可小看的。

7. 中加背景对比

最后做点比较吧。比较的意思不是要想说这个班、这个学校、这个国家的做法就更好。我无疑是相信自己孩子在这个班里的阅读方面的经历,总体上比自己当年在国内上小学时候要好很多。当年在学校里主要就是学到些读写能力吧。这种比较自由的、由老师带头和兴趣引导的阅读在学校里是没有的。不过,我这里的比较,主要关注一下阅读方面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区别,这其中大体可能有些什么背景因素。

人数:学生人数上的区别恐怕是个很基本的因素。一个班20多学生和50多学生相比,班里能够组织和如何组织什么活动,课堂秩序如何维持,教室空间如何利用,图书资源如何管理和分享,学生能不能分别对待,恐怕都会有很大的差别。

教师:教师分科任教和一位老师全面负责,也有很大的区别。这边的模式,一位老师,早上9点到下午3点半,除掉中午的一小时和体育、音乐等课,掌握所有时间,这样自然容易把阅读“贯穿”到整个课程,所有科目里面去,而科目和科目之间也不必分得那么清楚。(当然每科有专职老师,也有它很大的优点,比如要指望所有小学老师都既能教好语文、又能精通算术教学,恐怕也是不现实的。)

课本:小孩从学前班(4到6岁两个年级)一直到三年级,共五年了,还没有真正用过任何课本。每个年级学些什么都是有省里制订的大纲或者课标的,基本的要求,比如认字、拼写要到什么程度,算术要到什么程度等等老师也是清楚的,可是课本是没有的。这样有一个好处,就是教学不会围绕课本来;不会出现老师只要教好课本里的东西,学生只要学好课本里的东西就行了的情况。想想也是,本来越是低年级,课本就越难编,也越难编好,恐怕还是多读、多玩、边学边玩是上策。

考试:小孩从学前班到三年级这五年里,只有到了三年级最后一个学期才真正有了第一次考试。这是全省统考,是用来评估学校教学水平的。用俺家孩子的话说,这是用来给老师打分的,不是用来给学生打分的。孩子特别指出,学生的成绩自己都不会知道的,也不会进入自己“档案”的。当然,每学期老师也会给学生成绩,而因为没有考试,这个成绩似乎就确确实实是根据平时的表现、各种作业与小项目完成的情况等等。

课内课外:因为没有课本,没有考试,每天的家庭作业又少(抄点课堂听写的词、写点数学、读点书),所以课内课外的区别也不是那么分明。比如,学生在家和在校可能都在读从“图书角”里拿来的书,而读这些书又既是“课外阅读”,又是在校学习。这样下来,学生恐怕很难讨厌读书吧,至少不会把“读书”跟学课本混淆起来吧。

参与和纪律:这里还有个问题,就是把比较开放式的兴趣主导的阅读引入教室,纪律会不会成问题。从俺的观察来看,至少对于20多人的班来讲,无论是自己取书来读,读书给同学听,发言谈读后感,还是听老师读书,场面上可能有点杂乱,但纪律上似乎都没有问题。对于50多人的班来说,会不会是问题,这个俺没有经验,不能瞎说。但是,俺在想的一点,就是以考试成绩为指标、围绕课本的、课内课外分明的那种课堂教学里面,纪律可能更成问题,因为除了作为受训对象之外,学生更难以有兴趣地、自主自律地参与进去;而没法让学生自主自律地参与,就只好用纪律来压制,然后纪律就反而成了大问题。

阅读和语文课:最后,在去学校观察和交流之前,我不假思索地默认了阅读是语文课(法语课)的事情,去了之后,俺自己开了眼界,受了回教育,认识到即使在学校教育的环境里,阅读也可以、也应该不绑死在一门科目上。我想,很多中学的时候学“理科”的人们,在工作之后都会觉得语言文字的东西,其实真是太有用了,而又恰恰多半是中学语文课上学不到的,上大学之后又不再有这方面的课程了。反过来,我想很多对自然科学有兴趣的人,他们的兴趣至少一部分是通过自己的阅读建立起来的,而不光是课堂学习、课本学习来的。或许,阅读要真正能够在中小学教育里登堂入室,既需要专门的重视,丰富的资源,恐怕又最好不要成为一门课程,尤其不要成为单纯是语文课的组成部分、语文老师的事情而已。

致谢

感谢孩子学校的Sharon Janes校长同意我到学校做观察。感谢Vanessa Kirk老师和她的学生们接纳我到他们班上做观察。感谢Kirk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特意安排演示,并在交谈中提供大量信息。感谢俺家的孩子认真而开心地回答我的各种问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3866-350391.html

上一篇:一个加拿大小学班里的阅读(三)课堂观察
下一篇:告别“虚拟”,拥抱现实(之三.3)关系的泛滥
收藏 IP: .*| 热度|

1 唐常杰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2: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