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直面美国老年公寓【学术批评网2002.1.22】

已有 563 次阅读 2024-2-5 10:01 |个人分类:个人所藏资料|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直面美国老年公寓【学术批评网2002.1.22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2402月05日发布(第34222

【信件手稿纪实资料】(GRZL编号第GRZL4-学术研究435篇)

 

**********************

直面美国老年公寓

北京师范大学 黄安年

 

经济实用型老年公寓是美国老年福利保障的一项深得人心的举措。一般由地方政府举办,也有慈善性机构来经营的。前年在美国我有机会分别造访美西的洛杉矶和美东纽约州西郡县两户住在老年公寓的华人。

 

2000319日我们去附近的蒙市信义会基督堂( Christ Lutheran Church)观看教会礼拜活动,午间聚餐可以结识很多大陆朋友,来这里的以老人偏多,一般处于中低收入水平。我的对面坐着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我看他的样子很像在1991年在纽约首府奥伯尼(Albany)华人教会常见的刘祥老先生。我大胆问他:“您是不是姓刘?”老人答道“我姓刘”,我再问:“您老先生是否叫刘祥?”,答道“我就是刘祥”,“你是不是黄教授?”我们怎么也没有想到会在洛杉矶的华人教堂里巧遇了,九年未见,真有很多话要说。四天后,我们来到位于洛杉矶华人集聚区蒙特雷公园市(Monterey Park)金龄村(Golden Village)的老年公寓,等候在花园式公寓门口的刘祥老先生夫妇对我们的造访格外高兴。这座老人公寓的马路对面就是座不小的公园,连洛杉矶地图上也有标示,老人们平时可以到公园里去散步,而且老人公寓本身就是一座花园,大门和花园的廊门设计均含有中国的民族特色,使人容易识别这里的居住老人是华人。老人公寓共有200多套,都是一居室,设备齐全(现代化厨房、卫生间、客厅、阳台、卧室、电话、电视、电冰箱、烤箱等),整个公寓共三层,有优质服务周全的食堂,每周两次上门服务的保健室、式样齐备的康乐室等。老人在这里吃饭、住宿和医疗保健都很方便。由于闹中取静,出门就有公共汽车通向超级市场和商店以及直达机场,洛杉矶地区各个市县。公寓为一家华人老板捐献并由政府补贴,有点“公私合营”的味道,华裔在这里享有特别的优惠。刘祥夫妇为我们两位来自祖国大陆的客人准备了一顿十分丰盛的午餐,刘老太太亲自为我们做了米酒,亲自烙了可口的葱油饼、还有红烧大虾、炖肘子等,犹如过年一般。

 

刘老先生向我们详细介绍了他从河南到祖国台湾再到美国的经历。他早年工作在汉阳兵工厂,抗日胜利后在联合国救济总署任职,新中国成立前到了台湾地区,近20年前退休后又从台湾地区来到美国定居。他们有四个孩子在美国,老两口从奥伯尼来洛杉矶不到两年,感到老两口单独住在一起比较自由。限于经济能力他们申请住进老年公寓,不到一年就获得批准。说起住进这里的老人公寓相当不易,需要登记排队。要住在蒙市的证明、美国65岁以上的居民(1998年以前的居民)的身份,还要符合低收入的条件。他说,银行存款不能超过1000$,否则难以进老人公寓。公寓的房租每月只需交262$,其他由政府补贴2/3,老年补充保障救济金(SSI)每月还剩670$,足够两人花费。他的太太为了回台湾地区照顾第三代孩子,丢了绿卡,所以现在只有刘老先生一人享有津贴。他常来大陆旅游,不过时间不能超过一个月,否则救济款就领不到了。从我们和刘老先生短短两三个小时的聊天中,能够感受到两位早已年过八旬的老人,对于安度晚年充满信心。

 

2000420日我们随丁大夫和林大夫夫妇去他们所住的老人公寓造访,这是位于西郡县弗尔农山庄(Mount Vernon)地方政府主办的老人公寓(46 Jackson Ave. Apt. 5P, Eastchester, NY 10709 ) 老人公寓倚山坡而建共八层。他们住在五楼,这里除了他们两位华裔外,其他都是白人,但相处关系很融洽。我们是在纽约州怀特普莱斯市的绿堡常青俱乐部里认识他们两位的,这个俱乐部联谊该市华人尤其是老年朋友交往,来自大陆港台华人聚在一起分外亲切。丁、林两位来美国已经近十年,此前在南京医学院工作,退休后来美定居,一位已获公民身份,另一位尚等待Interview。两人都有过病史,现在尚健,女儿从事财务工作,女婿在地方政府工作都有美国公民身份。他们两人申请在老人公寓居住只用了十个月时间,因为住在本地所以享有照顾。老人公寓的一居室的客厅向阳,面积很大足有三、四十平方米,卧室面积也有十三、四平方米,还未将许多壁橱计算在内,厨房和卫生间都很大,还有一个阳台,所以实际使用面积与北京的三居室不相上下。申请老人公寓除了必需是当地居民外,还必须是美国公民、低收入或无收入者、65岁以上的老年人。问题的关键在对低收入或无收入的界定,美国移民局和税务部门会严格审计申请人每年的财务状况。不能有在银行超过3000美元以上的存款(这和洛杉矶的1000美元有不同),否则不可能享受SSI的待遇或者要相应减少你的SSI所得,即使你在银行的存款已经取出并且存款数低于3000美元,仍然要按照3000美元计算,并且要检查你的存入或支出的来源;再则,国外存款或汇款对于SSI也都有影响。目前他们两人每月的房租需900多美元,自己只需付120多美元,两人每月节余800多美元的老年津贴,吃穿花不了多少,还有一定富余。由于他们有健康医疗保险,所以基本上不用担心生病问题。不过也有一些限制,如果离开美国超过29天,就会取消SSI的待遇,一切从头开始申请。看来这套严密的监控系统使得你不那么容易拿到救济金,除非你富起来,否则多了一点钱是要减少救济金的,那么有的人为什么要那么多赚这笔钱呢?

    谈到老人公寓,不少老人羡慕丁、林两位的选择,因为他们和子女的距离走路也只有徒步12分钟的路程,相互照顾也方便,不至于到一旦有事无人照顾的程度。许多老年华人常谈起了老年人和年轻人间的代沟,相互之间往往难以沟通,想法不大一样,分开住有各得其所,但是他们觉得都是老年人在一起也有问题,往往缺乏朝气。所以有分有合,成为上策。

写于2002122

 

2000年3月19日 (星期日)  阴历二月初十四,洛杉矶,晴,来加州后第二十三天

    今天是来美国的第148天。

10:40am,小任陪同我们去附近的华人教堂参加礼拜活动,小刘饶有兴趣陪同前往。该教堂中文名字叫蒙市信义会基督堂( Christ Lutheran Church),地点在417 N. Garfield Ave., Monterey Park, CA 91754( South of Frwy 10: X Street: Emerson, Tel 626-573-2050(0) 626-300-6611(h) e-mail clcmp@hotmail.com),该教会并没有自己的教堂,是借用别的教会来传教的。教堂虽然比较小些但在这个寸金之地有主要为大陆华人布道的实属不易。来教堂做礼拜的只有四五十人。11:15amw我见到了王驾理(Charlie J. Wang)牧师,80年代初他作为1978年级外语系学生的印象很快回忆起来,当时他是一位爱提问题并且对美国历史有特别兴趣的学生,来自上海,但是我并不清楚以后他的下落,我不仅在这里见到了他,而且见到了他的夫人(也是北京师范大学的物理系1978年级同学),校友相见格外亲切。今天的主日崇拜程序是和1991年我在Albany地区的华人教会活动大同小异的。顺序是:唱赞美诗、报告与问安、朗诵诗篇(22)、司会和会众同祷、读经三段、献诗、讲道(请来W.Mees牧师讲授大斋期(lent)的礼物)、唱诗与使徒信经、圣餐礼拜、奉献经文、迎新、祷告,祝福与毕会诗、后奏。圣餐礼拜活动我们只是观察,并不能去领取圣餐,这种领取圣餐(圣饼和圣血我当年在Albany教会已经见过多次.在迎新节目中,王牧师首先向教众郑重介绍我是他在大学学习时期的老师,我也简要的自我介绍并把L介绍给诸位教友。在报告家事时,我注意到教会1,2月入不敷出达5,532.65$,如此下去一年中将会亏空三四万元不算一个小数,恐怕和这里教会活动的人少且多是中下生活水平者有关。我发现教会给教徒留下一张铅印的字条,其中印有日期,是否参加崇拜(Worshipping)、领圣餐(communing),圣餐信条上写道:“在饼杯中我领受基督的身体和宝血,我信罪得赦免,灵性得更新”。

    1:00-1:50pm, 我们在教堂吃饭,每人大概付1.50$,小任已为我们付了。趁此机会,我得以结识很多参加教会的大陆朋友,我发现来这里的以老人偏多,一般处于中低收入水平。王牧师陪我们吃饭并向我们介绍教会情况。他在这里担任牧师已经几年,同时还为美国人用英语布道,他们夫妇两人商定不要孩子,把一生都交给主了。他在大学生时代就信了主,80年代中来美后上了神学院,走上了传教之路。他的太太一家都在这里,一直是教徒。在集体午餐期间,我的对面座着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我看他的样子很像我在Albany华人教会常见的刘祥老先生。我大胆问他:“您是不是姓刘?”答道“我姓刘”,我再问:“您是否叫刘祥?”,答道“我就是刘祥”,这样我们就在洛杉矶的华人教堂里巧遇了,真要感谢神,使我们能够在这里相遇,L对我们的这番对话,感到极为惊讶,因为她怎么也不会想到再这里会见到教会里的熟人。刘祥太太也在一起吃午饭,八年未见,有很多话要说,不免感到时间太短,交换名片后约定保持联系再谈。我们在教会的活动一直到1:50pm。

 

2000年4月20日 (星期四)  阴历三月十六,White Plains,多云,C8-C16

今天是来美国的第181,

9:45-10:30am,我和吕打破常规步行去绿堡常青俱乐部,

    老年保健是人们普遍关心的大事,一个是医疗费用,一个是医疗效果,在这里对于医疗费用之高是认同的,对于医疗手段之先进也很认同,但是对于美国经常出现的医疗事故却难以有根有据的合理的解释

2:00-2:23pm,我们随丁训绍大夫和林雅芸(yun)大夫两夫妇去他们所住的老人公寓参观,一位女士(大概叫赖家耀)开车送我们去Mount Vernon当地地方政府主办的老人公寓(46 Jackson Ave. Apt. 5P, Eastchester, NY 10709  914-337-2043)2:25-3:30pm,我们在五楼(老人公寓共八层)的一居室单元房内参观和聊天,这里除了他们两位华裔外,其他都是白人,相处关系很融洽。丁林两位来美国已经近十年,丁是宁波人,林是江西人,此前在南京医学院工作,退休后来美定居。丁有轻度脑血栓的病史(1996年为第二次犯)、林则有直肠癌病史,现在都还好。他们的女儿已经41岁,1980年借助她伯父的经济担保来美读书,学的是计算机工作,现在从事财务工作,女婿则是在地方政府税务部门工作,女婿一家早已经来美,且有身份,住法拉盛。他们两人申请在老人公寓居住只用了十个月时间,因为住本地所以有照顾。一居室的客厅很大,足有三四十平方米,向阳;卧室面积也有十三、四平方米,这些并未将许多壁橱计算在内,而厨房和卫生间都很大,还有一个阳台,所以使用面积与北京的三居室不相上下。申请老人公寓需要具备一定条件,除了必需是当地居民外,还必须一是美国公民;二是低收入或无收入者;三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关键在于低收入或无收入的界定,美国移民局和税务部门会严格审计你的每年的财务状况。首先你不能有在银行超过3000美元以上的存款,否则不可能享受SSI的待遇或者要相应减少你的SSI所得,即使你在银行的存款已经取出并且存款数低于3000美元,仍然要按照3000美元计算,并且要检查你的存入或支出的来源;其次,凡是国外存款或汇款对于SSI都有相当影响,因此他们两人在南医的退休金不能通过中国银行汇来美国,如果汇入子女名下,则会增加子女的税务负担,包括住房如果计算在租用子女的住房,则子女的房租收入应该纳税,鉴于此,他们或者托人带来现款,或则存入第三代名下(他们作为监护人)。目前他们两人每月的房租需900多美元,自己只需付120多美元,两人剩下800多美元,吃穿花不了多少,还有一定富余。他们有健康医疗保险所以不用担心生病问题。不过也有一些限制,即假如离开美国超过29天,就会取消SSI的待遇,一切从头开始申请。看来这套严密的监控系统使得你不那么容易拿到救济金,一旦领到救济金要离开救济金过活也不那么容易,除非你富起来,否则有了一点钱要减少救济金,人们为什么要赚这个钱呢?他们当时申请出国以移民倾向为由不予批准,于是申请在广州办绿卡,终于获准。今年丁已获公民身份,而林尚等待Interview,如果时间没有冲突,他们会回国参加一年一度的同学会。他们由于来美国已经多年,所以在这里已经几乎将旅游热点走遍。不过我问他们有没有看过F.D.R诞生地和图书馆,他们说没有去过,看来需要有深一步的开发和了解才是。

    丁林两位大夫有了在转为新来移民进行职业培训学校学习免费英语一年的经历。这种学校并不限于教授英语,还有其他的职业培训。(John E.S. Uchitelle ESL- Crossroads Café Workforce and Career Center 161 Gramatan Ave., Mount Vernon NY, 10550 Tel. 914-665-5696 ),他们说,这种学校非常欢迎新来移民去那里学习英语,有专门教材适合不同程度的水平,并且逐级免费发放教材和寄送录像带,教师负责批改作业,进行水平考试,报名时不仅不收学费反过来还给你25.00$US, 这对于我们有很大的吸引力。

    谈到老人院,丁林两位的情况可谓最佳选择,因为他们和子女的距离走路也只有12分钟的路程,相互照顾也很方面,不至于到一旦有事无人照顾的程度。在午饭时几个老年人谈起老年人和年轻人间的代沟,相互之间难以沟通,想法不大一样,分离住有好处,但是都是老年人在一起也有问题,没有朝气。

3:30-3:45pm,他们两夫妇送到40Bee Line3:45-4:25pm,这是我们两人来美后第一次乘座White Plains的市内公共交通车。我们在Mount Vernon E Lincoln Ave.站顺利搭乘40路(每人1.40$,65岁以上老年公民,每人0.70$, 残疾人每人0.35$,转乘另一班车则另交0.35$),该车沿途停车很多,几乎不过两个街口就有站。汽车沿着22号公路Post Rd一线一直由南向北,经Bronxville, Eastchester, Scarsdale, White Plains在汽车总站下车时是4:10pm.我们注意到40路公交车向南直达White Plains Rd. &E 241 St.的交汇点,这里正是Westchester County & NYC的交汇处, 从这里接2号或5号的地铁(Subway)NYC.这样算来,我们进纽约每人只需花费(1.4$+1.5$)X2=5.8$就行,比乘坐XMB4的郊区汽车(4.25$+1.5$)X2=11.50$或者郊区火车(5.5$+1.5$)X2=14.00$要便宜得多。当然这样在时间上要长一些,但是对于有充分时间的老年人和需要多看“国情”、“州情”、“乡情”的我们来说正是一个了解的好机会,确实我们沿途看到Westchester County地区的城乡社区的情况。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420630.html

上一篇:留影宾州长木公园(2000.04.15)
下一篇:小年过后漫步宅旁便道(2024.2.5)
收藏 IP: 1.89.18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11: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