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谷花房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zizhang 张欣,或称子张,山东人,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习。

博文

人是永恒一瞬间

已有 3151 次阅读 2011-3-11 13:32 |个人分类:读书:且读书|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永恒

人是永恒一瞬间

 

 

 

《人与永恒》是周国平早期的一本随感录集,十万余字,上海人民出版社的初版本在1988年春问世,印数五千册。我买到手不久即参加了当年暑期在北京举办的“文化:中国与世界”高级讲习班,看到讲习日程表上有周国平一讲,就把这本小开本的书带着上了火车。在北京27中,睡的是大教室里搭起的钢丝床,吃的是学生食堂的大锅饭,每天听的却是当时从事文化译介的学术名流们不同风格的授课,甘阳、赵越胜、何光沪、陈宣良、苏国勋、梁治平、郭宏安,还有陈平原、黄子平、钱理群,都是在那次讲座中第一次见面。

那天(711日)周国平讲“尼采与现代人的危机”,从我保留至今的那份“日程表”背面的记录看,他讲了五个方面的内容,依次为:尼采热和当代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危机心态;失去信仰的现代人(虚无主义的到来);信仰是如何失落的(从形而上学到虚无主义);人没有信仰能否生活下去(彻底的虚无主义);艺术能否拯救人生(重建希腊世界观的可能性)。就在他讲课间隙,我跟他聊了一会儿,也把那本《人与永恒》拿出来请他签名留念,他用我的圆珠笔在扉页写了“张欣共勉”几个字和他的名字。如今一晃二十多年过去,这本书也随着我搬了几次家,最近一次则从山东搬到杭州来了。

搜搜我的存书,周国平的编译和著作颇有几本。除了签过名的《人与永恒》,另有三联版的译本“尼采美学文选”《悲剧的诞生》,他主编的上海人民版《诗人哲学家》,来杭州后于特价书店买到的两本思想随笔集,一本是安徽文艺版的《今天我活着》,一本是北岳文艺版的《各自的朝圣路》,后两本都是2000年以后出的,这也表明自1980年代以来,作为一个喜欢沉思的散文随笔作者,周国平虽然人在“文坛”之外,著作却一直受到大量读者的喜爱。网上有一种“男人不可不读王小波,女人不可不读周国平”的说法,我看到后虽有点奇怪,想想又似乎能够理解:他那些谈论人生、婚姻、男女的文章和那本关于“妞妞”的书影响实在太大了。

不过他后来的这些散文随笔,起点却似乎还是从《人与永恒》开始的。他自己交代,《人与永恒》中的“小杂感”是在八十年代的六年里作为自己的“思想日记”写下的,和他的诗作一样,写的时候“决没有考虑发表”,这种“私密性”或“个人性”倒十分贴近真正的文学写作,而与诸多“文坛”内的为荣誉、为“探索”写作的所谓“专业作家”拉开了距离。说心里话,我越来越对“作家集团”里的“专业作家”以及他们的作品感到怀疑,他们的写作目标太直截了当,好像不拿个诺贝尔文学奖或茅盾文学奖文学就再无别的意义了。为此,他们一定要拉一些“大师”设祭,一厢情愿地做他们的私淑弟子,研究他们的文本,目的是最后“成为”他们。可是,这样做真的就“走向世界”了吗?

我喜欢的作家首先是一个活着、思想着而不一定活跃在所谓文学圈子里的人,周国平、王小波、张承志属于这一类人,我相信还有很多民间作者属于这类人,这样的人,即便“文学史”不看好他们,也无损于他们创造的精神价值。

周国平当年就说过,他确信自己并非“创建新体系的大哲学家”,而“极易受这类大而无当的问题吸引和折磨”,“我的兴趣在猜谜,而当我每次似乎猜中了谜底,却发现真正的谜底似乎又离我后退了一步之时,我就觉得这谜更加有趣了。”

“人”、“自然和生命”、“爱”、“孤独”、“真实”、“哲学”、“艺术”、“诗”、“美”、“人生”、“读书”、“写作”、“天才”、“女人和男人”、“幽默”、“感觉和态度”、“思想和信仰”、“精神现象”、“世态人情”、“死”、“时间和永恒”,这二十一个话题构成了《人与永恒》的思索重心,二十多年过去,重读一过,竟好像第一次理解它的作者。

记得签名时我还向周国平讨要过诗集,他说快出来了,“我先欠你一本吧”。不过那以后,我没再跟周先生联系,也就没能及时得到那本想象中的诗集,我只从《中国作家》杂志上抄录过他的组诗《幻影》,那本后来以《忧伤的情欲》题名出版的诗集却从来没见过,真是遗憾。

 

                                           2010-12-4  杭州午山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281-421134.html

上一篇:瑞香兰草布幽香
下一篇:韩寒:一个80后的爱情观与婚姻观
收藏 IP: 221.12.168.*| 热度|

4 黄锦芳 武夷山 陈绥阳 陈湘明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08: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