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Tzj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ITzjg

博文

142 神游

已有 939 次阅读 2022-12-26 09:30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今天是圣诞假期第二天,寒流已过萨屯但带来了18厘米的降雪。虽然铲雪机就像中期选举后的美国总统,一个轮子压力不足,还是坚持着把自家车道,人行道上的雪铲了。24小时内自家所属人行道上的雪按乡规民约(城市管理条例)是必须要清除的。就算是各扫门前雪,不过邻里护助是很常见的,每年铲雪机正常的情况下我会把人行道铲出去好几家,或者借给邻居。除了做饭吃饭我就是上网看各种旅游节目,不禁让我想起了几个有趣的地方,记录下来,就算神游故国吧。

(1) 万石

    一个金门植物园的视频让我想起对岸,我生活了五年的厦门的植物园。厦门人因其位于万石山而称之为万石植物园。我在厦门五年过的日子用四川话讲,那叫一个“巴适”。周末三五好友爬山泡茶是生活的标准模式。初到厦门住在万石植物园北侧的将军祠,经旁边的溪岸路向中山公园方向走,路过厦门文化肇始始祖陈黯读书的金榜公园就能到达植物园北门(我当年经常光顾的厦门图书馆也在附近,如果继续前行则能到达厦门商业中心之中山路,最终抵达去鼓浪屿的轮渡码头。)不过正经厦门人是不会从正门买票进入植物园的,就像庐山本地人欣赏庐山是别有洞天的。厦门人爬万石山有多种选择,二十年过去了我大抵记得在我住所附近可经由阳台山或者文屏山上山。我们那时一个朋友住在文屏山。他住的地方旁边是一个废弃的厂区,妥妥的室外桃园的感觉。记得在他家吃厦门火锅的幸福。从他家出发,爬到万石山顶,半路上还会在一个庙里泡茶。泡茶是厦门闽南人的挚爱,几块钱一斤的海底乌龙茶配上南普陀的绿豆馅饼,那是真叫神仙般快活。从万石山,到五老峰,下到南普陀寺或者厦大,这就是周末爬山的标准路线。这种情况下我们欣赏的是万石山的自然美。如果是带客人参观,更多的是人文与自然的结合,万石植物园里有传说的郑成功杀叔处,算是收复台湾的奠基之作。记着有各种奇特的怪石,比如笑石,好像是冰川遗迹吧。回忆万石植物园的点点滴滴也让我好奇厦门名字由来。大抵两个说法比较靠谱,一是地理位置说,因厦门地处九龙江入海口,是江尾之门,故曰下门,雅化为厦门。另一说是明一个姓周的江夏侯筑城取华夏之门扼守海防而取厦门。不管哪种,厦门,厦门的万石植物园都值得一游。时间短就不要爬山了,因为即使从正门爬山,也需要个把小时,正门旁边的钟鼓缆车是很好的登山途径,而且可以一览万石植物园全貌,我2017,2018年曾经两次搭乘,值得推荐。

(2) 古巴

古巴一共去过三次,都是搭乘一个旅游公司的萨屯直飞,大约六个小时,三次去的都是同一个小岛叫圣玛丽亚岛的同一个度假村,度假村的名字已经忘了。飞机是飞到这个小岛所在省的省会城市。机场的规模和设施跟大赉的长途汽车站差不多。进到古巴第一件事是过海关,由于历史原因,古巴不需要签证,在飞机上填一个入境卡(需要支付几十块钱,是含在旅费里的)然后入境盖个章即可。从机场到度假村需要大巴开两三个小时。大巴是郑州产的,上了车就有地陪卖本地产啤酒。一路上经过几个城镇就像中国的小城镇无异。据说小镇上夜不闭户,唯一需要担心的是可能回错了家。度假村是在一个离陆地几十公里的一个岛上,岛和陆地通过海堤相连,陆地侧,岛上各有一检查口,当地人除了员工是插翅也上不了岛的。岛上跟古巴就是两个世界,首先是货币,度假村里通用的是外汇比索,与美元1:1(据说已经废止了这种做法),度假村有若干不同类型的饭店,游客的全部任务就是吃喝玩乐,我最感兴趣的的就是海边的海鲜烧烤,这种生活模式跟本地人的生活水准有非常大的差异。能在度假村工作,收入水平跟古巴精英如教授医生相仿,这个跟我们改革开放之初比较接近。第一次去古巴小朋友大概三四岁的样子,留下两张照片,一是犯错误后闭门思过(timeout)还有一个是跟另外一个不认识的小姑娘在舞会中跳舞。古巴旅游除了蓝天碧海就是哈瓦那雪茄和朗姆酒。两样我都欣赏不起来,今天才知道抽雪茄不能像吸烟,是不能进肺的。可能朗姆酒的欣赏也有秘诀。下次有机会要试试。古巴旅游遗憾之处是从来没有出过度假村,尤其是没有去哈瓦那,拜访一下海明威呆了二十几年的故居,那可是写出《老人与海》的所在。

啰里啰唆,在皑皑白雪覆盖的萨屯家里,用两个海岛的旅游回忆温暖了自己,希望也能温暖到有缘读到这些文字的朋友。

2022-12-25 于萨斯卡通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78975-1369187.html

上一篇:141胡同
下一篇:143 灯
收藏 IP: 142.165.80.*| 热度|

1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 01: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