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qdai 上海大学教授

博文

基金申请新议-23:谁更能获得青年基金项目? 精选

已有 50143 次阅读 2013-12-24 08:43 |个人分类:科研方略|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基金申请, 青年基金项目, 获胜关键

随着新年的临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逐渐进入高潮,很多朋友(特别是青年朋友)正在“进入角色”。今天想谈谈如何在青年基金项目申请中稳操胜券?

二十多年来,笔者评阅、预审过的青年基金项目申请书逾千,逐渐总结出一些统计规律,大致可以预测:怎样的青年学子更能在青年基金项目申请中胜出?

当然,泛泛而论,具有较好的科研潜质的、懂得基金申请诀窍的青年学者更有机会获胜,尤其是在申请三要素(新颖性、创新性、可行性)占优者可稳操胜算。我们不妨进行如下的具体分析,列出诸多获胜因素。

 

——经过良好训练,有较好的学术背景。在研究生阶段曾获名校名师指点的,或曾苦心孤诣地做学问的,基金申请的中标率通常较高。近十年来,我比较关注“第三世界”高校的基金申请,发现随着名牌高校的编制渐趋饱和,一批名校出身的博士不断涌进这些“二本”“三本”高校,进而在这些学校里成了获得青年基金项目的“主力军”。原因在于:他们在学术上受过较为严格的训练,且或多或少地接触过基金项目,或帮导师申请项目,或参与完成项目,是那种“虽没有亲自尝过猪肉(项目申请),却见过猪满地跑”的主儿,写起申请书来自然心中有数、得心应手。(1

——有较强的单飞“能力”,有独立的学术见解。攻博期间成绩优秀并非获胜的充分条件。有些年轻人在导师的“羽翼”下表现尚佳,离开导师就手足无措了,也极难获胜。而真正能独立攻关者,对于调研、选题、立项、确定方案、抓住关键、总结提高等环节能应付裕如,就能写出较好的申请书,并获得成功。(1

——有把握大局,明确方向,精选课题的能力。笔者多次说过,选题精当是申请成功的第一关键。有些博士善于审时度势,选择有前沿性、先进性的课题;有些博士则只顾“低头拉车”,不知辨明方向,在选题时犹豫彷徨,坐失战机。新科博士经常“纠结”的难题是:继续攻博时的研究方向,还是另觅新途?有决断能力者会判断并下决心:若原方向继续属于前沿方向,那就不改方向;若原方向已然陈旧或不符合就职单位要求,就坚决换题目,赶紧做申请的准备工作,条件成熟后就走马上阵。据我的观测,总体说来,换方向者胜算略高。(2

——有排除万难,稳扎稳打,锐意创新的本事。大家都知道,选题有创新性是成功的关键。选择不大不小的、合适的创新目标,并将其创新实质明白无误地表述出来,辅以可靠的攻关措施,申请就成功了一半。(2

——有预先研究、充分积累的基础。这是申请成功的第三关键,最好在申请项目方面至少已发表3~5论文,档次不一定高;若能做过一些校级或省市级的小项目,胜算就会更高。(2

——有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具体明确的技术路线针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并有一定的验证步骤。(1)

——有纵横捭阖,团结攻关的措施。青年基金项目的申请需要有军师指点,同伴合作,努力建立与周围同事的亲密的合作关系,是成功的保证。(0.5

——有锲而不舍、百折不回的奋斗精神。青年基金项目的批准率为25%左右,胜败是兵家常事,申请一次成功的比例较小,要有申请失败的心理准备。申请失败了,就仔细阅读同行反馈意见,从善如流,厉兵秣马,来年再战,终能成功。(0.5)

请朋友们注意,每个条款的结尾给的数字是分数,总分是10分。不妨自己给自己打分,如果总分超过7分,申请大致有成功的把握。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写于20131224日晨

 



基金申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752340.html

上一篇:学习漫谈(108):学问是讲出来的
下一篇:教育随感-8:对中青年博导的评估
收藏 IP: 58.37.116.*| 热度|

55 覃开蓉 喻海良 陈学伟 苏进 马春旺 张卫 董焱章 刘碧桃 胡锐锋 陆俊茜 张强 吴斌 黄宁燕 周全 李冰 王国强 张士伟 张彬 张延伟 曹雁冰 褚昭明 马兆武 贺鹏 李军宁 林涛 阳立波 李福海 曹凯 周真明 许改霞 罗良涛 罗帆 戴小华 李刚 龙涛 刘金磊 王春雷 鲍博 张永祥 王雪强 李建雄 周春雷 孟庆勋 时朋朋 王光绪 师应龙 刘少杰 贺泽龙 王晓霞 孟春霞 biofans clp286 嘉靖洪宪 xuqingzheng iminfeng8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3: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