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qdai 上海大学教授

博文

一件咄咄怪事——关于《科学研究的艺术》的中译本 精选

已有 12373 次阅读 2011-8-29 06:04 |个人分类:灯下琐语|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怪事, 网络版, 《科学研究的艺术》, 中译本

贝弗里奇著的《科学研究的艺术》是我最珍爱的参考书,三十多年来几乎与我形影不离,到东到西,总在我的行囊案头,翻阅了不知多少遍。我觉得,它是我科研生涯中的一盏指路明灯。我曾在许多场合向朋友们做过推荐,而且一直想写一篇像样的读后感。

此书第一版于1947年问世,陈捷根据1957年的第三版译成中文,1979年由北京的科学出版社出版,至少印行了15万册,网络上已有了电子版。前不久,我的助手董博士告诉我,他在网络上发现台湾出了另一个中译本,并做成了电子版。我大喜过望,赶紧让董博士给我发过来。董博士立即照办,还捎带了此书的原版、北京版译本、《科学研究的艺术》的姐妹篇《发现的种子》的中译本以及威尔逊的《科学研究方法论》,邮件足有40M,把我的电子邮路都给堵住了。

我急切地要这个台湾中译本的原因是,北京中译本虽然不错,但译者可能是翻译新手,译笔过于拘谨,有些句子拗口难懂,需要细细体会才能看明白。台湾的中译本是不是翻译得好一些?若是,我就可以向我的博友们推介。于是,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台湾的网络版。首先,发现书名改成了《科学之路》,这倒没有什么关系;接着,仔细地读译文,觉得所有句子都似曾相识,找来北京的中译本一对照,令我大吃一惊:原来两种译本是“双胞胎”!99%的译文一模一样!是不是原译者陈捷在台湾弄了个繁体字版?不对呀,署名不一样,北京版的译者是陈捷,台湾版的译者是杨新北;陈捷的“译者前言”写于19784月;杨新北的“译者前言”则写于19834月。台网网络版由台湾大学生化科技学系庄荣辉推出,看来他是一位老实的学者,恪守版权原则。为了推出网络版,遍找译者杨新北和原出版社(长堤出版社),结果无功而返(见链接);而《科学之路》已出版了20年,所以他选择2005年推出网络版,倒也无懈可击。

于是,出现疑案:这是一起“抄袭案”吗?

还不能排除陈捷改名换姓在台湾推出繁体字版的可能性。这样,他违反了与科学出版社的版权协议。按当时两岸交往的态势,这种可能性似乎不大。

更大的可能性是:这位杨新北胆大妄为,公开抄袭译著,利用两岸交流不正常的局面,来了一个“瞒天过海”,难怪他玩起了失踪,连出版社也无影无踪了!杨新北的胆子忒大了一点,从头抄到尾,连“译者前言”也照搬不误,只改掉了不符合台湾当地习惯的一些用语。

且不顾这里头的是是非非了,我只想告诉朋友们,别去读这个台湾的中译本了。台湾网络版比内地网络版清晰一点,这是唯一可取之处。

最后感叹一句:台湾的学术界也不那么干净!

 

写于2011829日晨

 

【链接】台湾的网络版缘起

網路版緣起

至今還記得收到包裹,打開牛皮紙,出現兩大疊『科學之路』的情景。

在一九八五年看到『科學之路』中文版之時,正是我博士班快要畢業的關頭,好

像是在公館那家金石堂買的。快快讀過之後,馬上向出版社訂購了三十本,分送一些

大學部或研究所的學生,巴不得全台灣的學生都能讀到。

為什麼這本書如此重要、如此令人印象深刻?

因為書中淋漓盡致地說明了,什麼是科學精神、什麼是科學家的風格、為何生活

中處處是科學。真深深體會到,英國人在科學本質上的高度認知與修養,實在有其文

化上的傳承,堪為借鏡。

將近二十年後,網路已經把地球連結成一個大電腦,然而科學的基本精神卻仍然

完全沒有改變,重讀『科學之路』後更確定此一事實。想要重蹈二十年前的覆轍,購

買數十本書來廣種福田,卻買不到這本書,也找不到出版社。

曾經向『天下』建議重新出版,等了幾個月的專家審查,得到諸如『該書內容屬

研究人員層次,非一般大眾有興趣』之回應。就這樣一直擱著,也一直忙著,差點忘

了有這本書。

但還是在導生會中不斷向學生們灌輸『科學之路』的精神,並且希望能夠經由網

路來廣為散佈。有一位學生自告奮勇幫忙掃描頁面,花了暑假幾週時間轉成文字檔,

再來就是要搬到網頁上去,這要我自己來做。

我並無原翻譯者楊新北先生的授權,因為真的花了很多努力都找不到原出版社,

但迫於『為時已晚』就冒昧地先把文字搬到網頁上去,若有任何方式能夠聯繫到,我

願意付出所有轉載費用。但我自己的空暇時間有限,因此只能一章一章轉換,慢慢地

把整本『科學之路』放到網路;一年多之後,進一步轉成Acrobat pdf 檔案格式,

希望能夠有更多人受到科學精神的薰陶。

最後向原作者Beveridge 及中譯者楊新北兩位先生致以最大敬意。Beveridge 先生

當然讓我撐開了眼界,真正認識西方的科學精神;楊先生的中譯流暢嚴謹,充滿五四

運動時代,中國文化剛受西方科學啟蒙的那種風格,平鋪、直述、儉約、明瞭,毫無

做作。

這不正是科學精神?

台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 莊榮輝

2005 4 26 日 修改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480623.html

上一篇:学术动态-2:我国力学事业后继有人——中国力学大会-2011素描(2
下一篇:基金申请新议-8:厉兵秣马 以利再战——参加在线访谈有感
收藏 IP: 114.94.221.*| 热度|

19 蔣勁松 武夷山 董焱章 肖振亚 鲍海飞 陈然 唐常杰 曲津华 谢鑫 吴斌 梁智鹏 朱志敏 刘用生 赵明辉 张文增 zzjtcm zjtang mountainspring 宋敦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21: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