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超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stcotthc BBB

博文

东海难平——中韩

已有 5121 次阅读 2009-3-31 13:41 |个人分类:视角观点|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东海, 苏岩礁

最近网上对于海洋主权争议的话题炒得比较热,对此我也想发表一点自己的感想。
 
目前大家关注最广泛的问题莫过于在南海,菲律宾悍然将黄岩岛及南沙群岛划入其版图,其次就是多年来一直备受关注的东海中日钓鱼岛之争,今天我们来看一看关注度相对较低的中韩东海主权争议问题。
 
东海之争在舆论中往往被简单地视为中日之争,但在东海海域除了与日本的钓鱼岛归属问题和专属经济区争议外,实际上还存在一个争议程度和涉及海域面积不在前者之下的中韩苏岩礁之争。这里面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划界的原则上,中国历来主张的是“大陆架自然延伸原则”,而按此原则日本根钓鱼岛之间压根没有任何关系,因此日本一直主张“等距中间线原则”,试图与中国评分东海专署经济区。而与中、日都存在领海争端的韩国却耍的是双重标准,在对日问题上采用“大陆架自然延伸原则”,在与中国有争端的海域采用“等距中间线原则”,以次来谋取最大利益。下面就来看看中韩的东海苏岩礁争端。
 
苏岩,又称作苏岩礁。即江苏外海之岩石、海礁的意思,其附近还有虎皮礁和鸭礁。属于东海海区,它位于东海的北部,靠近黄海的南部。苏岩礁更详细的位置是江苏南通和上海崇明岛以东约150海里处,是江苏外海大陆架延伸的一部分。苏岩礁在地质学上是长江三角洲的海底丘陵,它不是岛屿,只能称作礁石,最高峰在水下4.6米处,周边海域平均水深50米,南北长1800米,东西宽1,400米。自古以来其附近海域一直是中国鲁、苏、浙、闽、台五省渔民活动的渔场。
 
既然苏岩只是块礁石,还在海平面以下,那么为什么韩国还要霸占它呢?根据专家的分析,这要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来看。
 
宏观来看,朝鲜半岛狭小,三面环海,无处扩张,朝鲜人自古就有“北拓精神”,往与中国接壤的北部拓边移民是扩大疆域的唯一选择。古代就不提了,近代在日据朝鲜时期,朝鲜边民越界到伪满洲国吉林一带开垦,就是一例证。朝鲜战争结束后,朝鲜向中国要求吉林长白山天池和辽宁鸭绿江口的薪岛(中方让了),更是铁证。在攫取北疆的天池和西疆的薪岛后,当代,随着科学技术发达,航海航空手段先进,大海不再是制约人类的天堑了,韩国开始向东拓展领域,在日本海上与日本争夺竹岛(韩称独岛),采取先占原则,日方居下风,韩国成功开辟了东疆。这回,韩国又开始扩张南疆的领土了,照搬在日本海的方式来中国东海,强硬迅速地先占为主,中国政府与人民一时反应不过来。
 
微观来看,韩国想将苏岩礁筑成一个人工岛,然后根据国际海洋法,在我国东海、黄海圈出一块相当于法国大小的大片海域来,属于韩国私有,欲鲸吞东中国海。从而达到劫掠东海渔业矿藏,和觊觎未来的海底石油资源的目的。实际上他们已经这样做了,假借科学研究之名,行占地圈海掠夺资源之实。韩国将苏岩命名为“离於岛”,发音为I-EO-DO,韩政府编列国会通过,投资2百12亿韩元(约2亿人民币)在苏岩最高峰的南侧65米处,打桩兴建了一座高76米(水下40米,水上36米)重3600吨,相当于15层楼高的巨大钢筋建筑物,还把它取名为“韩国离於岛综合海洋科学基地”,其实就是一个向中国扩张领土和领海的大型前哨基地,这基地占地面积约1320平米,建有直升飞机停机坪,卫星雷达、灯塔和码头。上面有8名常住的所谓研究人员,15天轮换一次,另外韩国海洋研究院的职员,每隔2-3个月会登岛一次,在上面呆一周左右,进行装备、设备的维修保养与检查。
 
在东海问题上,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可能出现的“日韩同盟”,实际上,早在1974年,韩、日政府就在未经中国同意的情况下签署了《共同开发大陆架协定》,该协定将东海10万平方公里的大陆架划为日本和韩国的共同开发区,“开发区”的西界已深入到中国东海大陆架中部,明显侵犯了中国大陆架主权。1978年6月日本与韩国又互换了协定批准书。到上世纪90年代,日、韩再次私自划分海洋专署经济区。尽管日本和韩国之间也存在几乎不可调和的海洋主权争议,如“独岛”问题,但是,在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下,也不排除他们之间进行暗中勾结在东海谋取更大权益的可能。事实上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一直是灵活应对,日韩两国几次要搞所谓的“三方谈判”,中国都绝不接受。
 
东海海洋主权争议问题实际上是一场三方博弈,就向麻将游戏一样,有赢家就必然有输家,我们不可能寄希望于每一圈后都有所收获,但是我们也不愿意轻易的就做出让步。然而,和谐是永恒的主题,没有和谐的结果就像是“三个和尚没水喝”一样。为了“多赢”就需要和谐的环境,为了和谐就必须懂得妥协。只有各方都在适当的领域做出合理的让步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是不知道我们是这么想的,而人家是否也是这么想的呢?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苏岩的历史和现状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0969-223189.html

上一篇:关于银行信用卡办理指标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关于网络地域攻击的思考
收藏 IP: .*| 热度|

2 徐迎晓 dunkelblau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10: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