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杀手轶事
陈立群 2016-9-28 13:02
在网上看到两篇说科大杀手的博文,搜了一下其中提到的早先学生的回忆。贴在后面。 虽然我教过所有的课几乎都有学生挂科,包括通识课、新生研讨课,但我还是觉得自己打分挺宽。虽然我坚持严要求,但用的标准比较低。 对于那些高标准、严要求的杀手,我只能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
个人分类: 教学行思|3572 次阅读|没有评论
《高等动力学》第二轮结束
陈立群 2016-6-21 17:04
昨天上交考卷等,《高等动力学》第二轮正式结束。 该课程在程度最好的 11 届开过 首次 ,总体上还能算成功吧。劝 12 届学生都不要选,就不用开课了。 13 届再次开课。大类招生后的四届, 13 届应该仅比 11 届逊色。这次用的是刘延柱教授《高等动力学 ( 第 2 版 ) 》。书还没有印出来,只能 ...
个人分类: 教学行思|3195 次阅读|没有评论
《混沌与非线性思维》第12轮结束
热度 1 陈立群 2016-6-10 06:46
端午节睡觉前,看完了学生的 98 份纸质学校总结和 96 份电子版的读书报告,评定了成绩。今天早上在教务处系统中提交。《混沌与非线性思维》第 12 轮就此基本结束,后面还有些考卷归档等事务性工作。 本轮教学改变了考察方式,如在《 《混沌与非线性思维》第 11 轮结束 》中所规划。这种变化对有些 ...
个人分类: 教学行思|3935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房价报道:线性思维举例
热度 1 陈立群 2016-4-11 11:37
媒体上不时看到房价太高的报道。太高的依据就是所谓不吃不喝要多少年才能买多大的房。房价是不是太高我不知道,但这种推理方式是典型的线性思维。 这类房价报道中,最早的可能是网上看到 1989 年 2 月 10 日 《人民日报》第二版一个截图。标题的四六句说得过去,但内容真是不行。图片如下,全文附在 ...
个人分类: 教学行思|3472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国外的研究生课程这么难?
热度 3 陈立群 2016-4-10 10:12
偶然看到篇关于国外读研究生的文章。链接如下 中国留学生的真实感慨:我们真的不如美国人勤奋 读来感到有些亲切。我女儿也是在美国读经济学,与作者一样。她给我们描述的留学生活,也差不多。学业压力很大。女儿在国内本科读数学,虽然学得不好,硕士转学经济还是有些优势。因此压力虽然大 ...
个人分类: 教学行思|3706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3
冯•卡门的教学
热度 6 陈立群 2016-4-6 22:56
《力学学报》编委会上,送每位编委本《冯·卡门》。我当时正在下面说什么事情,就没有弄清楚到底谁送的。很惭愧。 该书也是 The Wind and Beyond: Theodore von Karman Pioneer in Aviation and Pathfinder in Space 的汉译本。原书是冯·卡门在《华盛顿邮报》科学记者李·爱特生协助下完成的自传。力学 ...
个人分类: 教学行思|6798 次阅读|12 个评论 热度 6
我为什么当教授?
热度 17 陈立群 2016-4-5 16:59
对这个问题,我其实有两个答案,都是实话实说。 答案一,我当教授,因为我实在干不了别的。这个答案主要适用于回答学术圈外的人。当初我本科学机械工程,多数同学都没有选择当教授。我对从机械制图开始的机械类专业基础课和后面的机械专业课都没有兴趣。虽然考试成绩尚可以 ( 通常能得良,就是 75 到 8 ...
个人分类: 教学行思|10756 次阅读|44 个评论 热度 17
《混沌与非线性思维》第11轮结束
热度 3 陈立群 2016-3-22 10:09
这次选课的人比过去少。教室限量不是过去的 150 人,而是 100 人,因此只有 100 人选。本学期课教室仍限 100 人,实际选课只有 98 人。不过,我自己觉得人还是太多。明显有些学生不是要听课,只是想拿个学分。我理解,但真心不欢迎。本轮最后有超过 10% 的学生还没有拿到学分。 听课人比较少我 ...
个人分类: 教学行思|3264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3
第八轮《工程中的振动问题》结束
热度 1 陈立群 2015-11-24 10:28
课堂教学其实在两、三周前已经结束。考试周到处出差开会,学生的总结一直没有看完。昨天才陆陆续续完成。成绩提交了,算是正式结束。 这次与以往都不同的是开在第一学期。不仅是学生的数学和物理基础更加不足,而且我还没有准备这种不足。不过问题也不大。准备知识不足,只要学生上课及时有反馈,就很容易解决。 ...
个人分类: 教学行思|3095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1
力学教师的专业文化
热度 3 陈立群 2015-11-7 11:23
昨天结束了博士生《高等力学引论》的最后一次课。感觉不是很好。固体和流体的学生对我所讲的动力学部分没有任何兴趣。学生和教师对这门课程目的的理解似乎有所不同。 就个人理解而言,我把这门课程看成未来大学力学教师的文化通识课。新博士将来走上教学岗位,专业知识方面想必没有问题,但对专业之外更广泛 ...
个人分类: 教学行思|3303 次阅读|8 个评论 热度 3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01: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