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工作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xfyuwp

博文

“剩者”何需再“为王”(2013-07-10)

已有 2635 次阅读 2014-7-10 14:42 |个人分类:文章|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文章, style, 小说, 报纸, 大龄青年

近日在报纸上读到一篇文章,标题为“剩者为王”。对这一提法不算陌生,有不少文艺作品都曾使用过,包括小说、诗歌、剧本、歌曲等。

 

“剩者”,剩下来的意思,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不同的含义,如在社会上流行的“剩男”、“剩女”等说法,是指大龄青年的婚姻状况。

 

在这篇文章中,“剩”也与年龄有关,指的是人的寿命,“剩者”,即为高寿者。“王”则是指那些曾经在某些领域取得过成就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处的优势状态,在待遇、名望,甚至权力等方面都能达到人生的顶点,就算“为王”了。

 

能活得健康些,长久些,是一般人都有的愿望,对长者给予应有的尊重,也是人之常情,但能否为王,或应否为王,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了。在该篇文章中,作者似乎对“为王”的结论给予了肯定,这是我所不能赞同的。

 

文章中中举了文学界和科技界的例子,以此来说明“剩者为王”的现实或道理,例如,在文艺界,作者给出的例子为:“鲁、郭、茅、巴、老、曹,是有定评的六大现当代文学大师,令人高山仰止。除了鲁迅早逝,老舍死于非命,其他四位都得享高寿,特别是巴金老,活过了百岁大关。换言之,他们都是‘剩者’。熬过了‘文革’十年,他们的晚年都很灿烂,位高名显,备受尊崇,声誉、威望、地位都到了顶点,说一句‘为王’可不算夸张。因而设想,倘若老舍先生当初能顶住压力,活过那场劫难,其后来的辉煌也不会次于他人。”

 

对于科技界,作者也谈到:“毕竟人生是马拉松,不是百米赛,主要靠的是长劲、韧劲,爆发力倒还在其次。就说搞学问吧,一个学者的学术成就、学术声望、学术地位都需要长期积累,没有个几十年的积累,厚积薄发,就不足以成其事,但看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那些泰山北斗,看看每年的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哪个不是白发苍苍,老迈龙钟?而且,有不少仍在老骥伏枥,老当益壮。”

 

我确实有些读不懂了,所举事实或许不假,但如何认识和评价,则是另一回事。客观地看,这些老者们真正取得成就时并非在他们后来所谓的“为王”时期,大都发生在他们风华正茂年轻时,后来由于经历了特殊的年代,不完全是因为能力因素,他们在后半生并未取得多少突显的成就,大都没有超越曾经的辉煌。也由于特殊的年代和原因,这些老者获得了相对特殊的待遇,算是情理之中吧,不为过。但若将此作为值得社会普遍推崇、持续遵循的准则,将所有的名誉、地位、待遇、权利都集中在所谓“剩者”名下,则与自然规律相违了,最终会阻碍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与进步。

 

曾读到过相关报道,我国自2000年到2011年,颁发了11届(2004年空缺)国家最高科技奖,总共有20人获得此荣,60岁以下获奖者为空白,低于70岁的1人,70至80岁的4人,80到90岁的12人,90岁以上的3人,获奖者的平均年龄为82.1岁,80岁以上的获奖者占了75%。根据这一结果,确实看到了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评选导向,并不是在激励年富力强、风华正茂、成就突出的年轻人。从名符其实的角度看,奖项名称可改为“最高终身科技成就奖”,或“科技成就荣誉奖”,以鼓励优秀科技工作者的终身奉献和成就积累。

 

话题再回到谁该“为王”的疑问上来,关键因素是我们究竟要鼓励什么,为何不能把科技的最高奖项用来激励那些在前沿领域攻坚克难的年轻人呢?这些奖励未必就可以绝对衡量、评价一个人的真实能力或成就,但政策导向的作用不可小视。你鼓励什么,向哪里引导,往往也注定了所能获得的最终成果。

 

是不是年轻人在能力和水平上还不足以担当呢?客观地看,在人生的创新之路上,虽不乏大器晚成者,但绝大多数还是遵循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自然规律,著名华裔科学家李政道和杨振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分别仅为31岁和35岁;钱学森先生成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终身教授也仅为36岁。

 

从更广泛的视角看,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时是三十八岁;牛顿和莱布尼茨发现微积分时分别是二十二岁和二十八岁;牛顿写出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时四十三岁;爱迪生发明留声机时三十岁,发明电灯时三十二岁;贝尔发明电话时二十九岁;居里夫人发现镭、钍、钋三种元素的放射性时三十一岁,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奖,后来又发现钋、镭,并提炼出纯镭,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奖,也仅四十四岁;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时二十六岁,提出广义相对论时三十七岁;比尔.盖茨创办“微软”时仅十九岁;乔布斯二十一岁时开创了“苹果”公司。

 

不仅在科技领域,在政治、经济、文学等领域也皆如此,如《共产党宣言》发表时,马克思三十岁,恩格斯仅二十八岁;王勃写出千古名篇《滕王阁序》时年仅十四岁。

 

在我国科技界做出了突出贡献的载人航天研制队伍中,三十五岁以下的年轻人占了大多数,美国宇航局前局长米切尔·格里芬曾说:“中国航天最令人羡慕的在于它所拥有的一大批年轻科学家和工程师。”

 

已病逝的两院院士,国家最高科技成就奖获得者王选先生生前讲过这样的话:“我觉得人们把我看成权威的错误在什么地方呢,是把时态给弄错了,明明是一个过去时态,大家误以为是现在时态,甚至于以为是能主导将来方向的一个将来时态。院士者,就是他一生辛勤奋斗,做出了贡献,晚年给他一个肯定,这就是院士。所以千万不要把院士看成当前的学术权威。”王选先生的创新之路并不平坦,也经历过思维活跃,创造力强,但难以施展才华的青年时期,以上的话应是他切身体验过后的真实感言。

 

王选先生还曾提到过英国的凯文迪许实验室,在那里很注重对年轻人的扶持,先后有25人获得诺贝尔奖。曾任该实验室主任和英国皇家学会主席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瑞利说过这样的话:“我到六十岁以后,对任何新思想不发表意见。因为六十岁以后很多时候会对新思想起阻碍作用,而且我们有很多例子说明,权威有些时候会反对新思想。”

 

从以上所举事例及一些成功者所言来看,无论对于一个国家还是某个领域,一个企业或单位,支撑事业发展且能开拓创新的力量应来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如果不让他们成为真正的“王者”,总是将希望寄托在“剩者”身上,最终收获的就难免多是遗憾和失望了。

 

鼓励青年人勤奋学习,勇于实践,创新进取,平等竞争,脱颖而出,取得成就,中老年人则甘为人梯,传扶帮带,及时让贤,逐步隐退,安享晚年,应是正常社会的发展规律。而我国在许多领域的发展滞后,缺乏活力,正是在如何为青年人创造发展条件方面有失偏颇,将待遇、条件、地位、话语权过多地向“剩者”倾斜,赋予了他们过多超越自身能力的责任和权威,使年龄、资历、威望等因素在对人的评价中占有了过高的比重,而忽视了创造力的黄金时期及真实的创造能力。

 

遵循规律,胸怀坦荡,为后来者呐喊助威,鼓掌加油,是长者们所应有的风范,可谓:一生奔走百味尝,有起有落有辉煌,激流涌浪知进退,何需恋位再称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10230-810618.html

上一篇:大漠红柳冢(2013-06-17)
下一篇:走近“苏力”(2013-07-21)
收藏 IP: 124.16.12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10: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