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工作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xfyuwp

博文

裘沛然“遗言”:谈中医 文摘三则

已有 2738 次阅读 2014-4-22 13:31 |个人分类:文摘|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文摘

裘沛然“遗言”:谈中医  

  2010年5月3日,国医大师裘沛然溘然长世,享年97岁。

  因为撰写《人学散墨》,2006年秋天开始,我们担任裘老的写作助手。中医的现状,是我们常议的话题,有过多次,我们深谈结束,他总要关照:慎勿多言,有的话等我死后再说,否则要被骂死!

  现在,大师去世了,“有的话”,可以公开了。

  首先是《黄帝内经》。他常说,《黄帝内经》算不上经典,长期以来被捧得过高,尤其被一个作家,解读成上下两集的“巨著”后,它的地位更“虚胖”,像“圣经”一样,其实它也就是当年的“诸子”书之一,反映了两千年前,国人对人体疾病的认识,真知灼见固多,谬误偏见也有,何必对它顶礼膜拜呢。比如《内经》说,天有日月,人有双目,一阴一阳。荒唐。还说,天有群星,人有列齿,天人对应,星齿感应。挨得上边吗?所以,真正的好书,还是《伤寒论》。

  其次是中医疗效。千言万语,惟疗效是硬道理,我们曾问他,怎么解释很多病,中药服下去,就是不死不活呢?

  裘老听了微笑,说,我有“三非”答你疑问。

  一非,今药非古药。中药的药效,讲究“地道”,大黄,肯定是四川的最好,山药,当然是河南温县的最好。可现在的药材,到处乱种,热带的,到东北拉暖棚也种,还大量地、偷偷地使用化肥,以缩短它们的生长期,你说这东西的有效成分会达标吗?疗效会好吗?

  二非,今人非古人。抗生素发明以来,已影响了四代人类,体质已经今非昔比,用药还按“老规矩”,怎么会有疗效?

  三非,今病非古病,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以来,病种病类(包括病毒)变化已大相径庭,你辨病下药还是“按既定方针办”,怎么会有疗效?

  裘老反复说过,只有疗效是硬道理!论文和成果必须转为临床疗效,社会才服你呀。比如癌症,我这一生,看好不少癌症,也看砸了不少癌症,过了九十才豁然顿悟:要和癌症“和谐共处”。唉,可惜觉悟晚了。 (《文汇报》5.15 胡展奋 章原文)

 

暗示的力量  

  用极其简易的自愈养生法,唤起一直被压抑乃至忽略的身体潜能,去除人人都会有的病痛之苦,以这种方式修得的健康之福,才是最划算的。

  请你想象和我一起来到了一个水果摊,水果摊上黄澄澄的柠檬引起了你的注意,当你拿起一个柠檬的时候,甚至能闻到那股清香的味道。

  现在用两只手去剥开那个柠檬,很不好剥,有一些柠檬的汁流了出来,顺着你的手指滴了下来,你忍不住用嘴去接,那股酸酸的液体流到了你的口腔,让你齿颊生津。绝大多数人看到这个时候,嘴里开始发酸、口水增多。

  我们都知道图像是潜意识的、右脑的,而它却真实地引发了主观意愿(意识)不能控制的生理反应。当然,这个方法对其他生理机能同样可以起作用,如心脏搏动加速、肠道反应或血液凝固、痛感的强弱等。

  身体的语言很简单,只要你具有一定的想象力,通过图像、声音、味道等感官刺激,我们进入想象中的身体,影响它,甚至和它对话。

  美国一位商业经理詹妮,一直受慢性咽炎的困扰,却始终查不出病因。她的主治医生在接诊后,鼓励她想象一个小动物住在她的喉咙里。

  几分钟后,她幻想出一只可怜的被遗弃的小狼。当医生问她小狼有什么需要时,她说:“它希望有人照料它。”而这正是詹妮无法承认而小狼可以毫无顾忌地说出来的。“那怎样才能让它感觉好些呢?”

  她似乎同时用小狼和她自己的双重身份说:“希望有更多的时间消遣,做自己喜欢的事,不再有人指手画脚,当然能够和朋友们出去走走就更好了,希望经常感受到抚摸,拥抱……这些都没什么难的。”詹妮大笑起来。

  小狼感到安心后,咽干的症状也就消失了。

(《唤醒身体自愈的潜能》程云林著 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

 

不变的价值  

  一位著名的演讲家到一个容纳200人的礼堂去演讲。演讲前,他拿出20美元说:“有谁想要这张钞票?”

  在座的所有人都举起了手。演讲家并没有把钱分给观众,而是说:“在给你们之前,我得做一件事。”他把钱握在手里,揉得皱皱巴巴的,然后说:“现在这钱不再是崭新的了,还有谁想要?”当然,所有来听演讲的人又都举起了手。

  演讲家没有把钱给其中的任何一个人,他把钱扔在地上,用力地用脚踩,等他把钱再捡起来的时候,那张钞票已经很脏了。他举起这张钞票问:“现在,谁还想要这张钱?”下面的人异口同声地喊:“我想要!”

  演讲家把钱放进衣兜里,笑了。他说:“你们的热情让我懂得了一个东西:价值。我试图用外部的力量改变这20美元的价值,但是你们的表现证明了,不管它看起来有多脏,它的价值都没有改变。”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因为自身的因素,或者环境的影响而失意、落魄甚至潦倒,感觉自己一无是处。其实,无论已经发生什么或将要发生什么,你自身的价值都没有改变。

  无论平展、干净,还是皱折、肮脏,对于爱你的人,你始终珍贵无比。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我们做什么,不在于我们认识谁,而在于我们是谁。 (《环球人物》2010年第10期 照日格图编译)

 

(原文写于2010-05-30 16:12:27 新浪博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10230-787422.html

上一篇:再赴东瀛(4)---东京大学
下一篇:再赴东瀛(5)---三四郎池
收藏 IP: 124.16.12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09: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