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真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周可真 苏州大学哲学教授

博文

隋唐佛教哲学述要(天台宗)

已有 4912 次阅读 2008-4-8 20:23 |个人分类:中国哲学讲座

 

南北朝时期,佛教在门阀士族大力支持下,发展十分迅速。它有了独立的寺院经济,重要的佛教经典已有了不同的汉译本,在理论方面已开始从魏晋玄学的附庸地位趋向独立,但是尚未形成自己的体系。当时佛教理论研究者已发现大乘、小乘中许多流派的思想分歧,但如何解决这些分歧,当时佛教信徒还提不出方案。他们对于佛教的全部理论体系还不能进行总结、概括。有些讲经的大师多半只讲自己所熟悉的经典,对于和自己学派不同观点的其他经典才作没有很好地给地交代,他们的一般的办法是存而不论。隋唐时期佛教各宗派为了弥补佛教内部长期存在的理论上的分歧,都建立了判教的体系,即各宗派根据自己的观点、方法,把所有的佛教经典著作和理论加以系统的批判和整理,重新估价、安排,以便调和佛教的一切经典著作的互相矛盾。

 

天台宗的佛学理论

 

智顗的佛学思想

 

顗一生“造大寺三十五所,手度僧众四千余人,写一切经一十五藏,金擅画像十万许驱,五十余州道俗受菩萨戒者不可纪。传业学士三十二人,习禅学散流江汉,莫限其数。”他的重要著作有《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被称为“天台三大本”,皆由智口述,其弟子灌顶集录而成。

 

①“一念三千”

《摩诃止观》云:“夫一心具十法界,十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

按:“法界”:“界”是种类的意思。诸法一一差别,各有分界,名为法界。法界有两种含义:有时指现象界的全体;有时指宇宙万有的本体,与真如、实相等同义。“十法界”,指“六道”(天、人、阿修罗、地狱、畜生、饿鬼)加上声闻(指听闻佛的言教,悟四谛之理而得到解脱的人)、缘觉(指因观事缘及十二因缘法而悟道的人。在没有佛法的时代,有人独自悟到缘起之理而得到解脱,但他不能把自己悟到的、真理说出来,这种人叫作独觉。)、菩萨、佛。前六称为“六凡”;后四称为“四圣”。

又云:“三界无别法,惟是一心作。心如工画师,造种种色。心构六道,分别校计,无量种别。”

按:“三界”:据《大智度论》,世间有三种:众生世间(有生命的世界);国土世间(众生所依的山河大地);五阴(蕴)世间(构成各界的物质和精神要素)。

 

②“三谛圆融”

龙树《中论》“三谛偈”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诸法皆由缘而生,“无自生者”,故它们都无自性,都是空。是为“真谛”;诸法皆空,但“心能为一切法作名字。若无心,则无一切名字”。诸法皆有名字,故都是有。然诸法皆无自性,因而都非实在,故“有名无实”,是为“假名”。所以诸法都是假有。是为“俗谛”;诸法既是空,又是假有,是“空”与“假有”的统一。这便是“中道谛”。所谓“三谛圆融”,即上述三种道理圆满融通。(圆:全,无偏缺。融:通,无障碍。)

 

③“止观法门”

“止观”是智所提倡的佛教修行方法,认为通过“止观”,即可“悟”到“性空”而成佛。(法门:修行者所入之门,引申为门径、方法。)智说:“若夫泥洹(湼槃)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止要;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借。”(《修习止观坐禅法要》)“止”指通过坐禅入定扫除妄念,专心一境;“观”是在“止”的基础上发生智慧。智又说:“止能寂诸法,如灸病得六,众患皆除。观能照理,如得珠宝,众宝皆获。”(《摩诃止观》)“止”的具体含义是“呵五欲”(按:五欲指色、声、香、味、触)、“禁六情”(按:六情指眼贪色、耳贪声、鼻贪香、舌引味、身著触、心缘法)。

 

湛然的“无情有性”说

 

唐代僧人、天台宗九祖湛然在竺道生“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的思想基础上,进一步宣扬不仅有情(众生)皆有佛性,而且无情(没有生命的东西)也都有佛性。

湛然,俗姓戚,常州荆溪(今江苏宜兴张渚镇)人,世称“荆溪大师”,又称“妙乐大师”。出身儒学世家。年20从左溪玄朗习天台教观。天宝七年(748),于宜兴净乐寺出家。后弘道于东南。晚年迁天台国清寺,以复兴天台教义为己任。其主要著作有《法华玄义释签》、《摩诃止观辅行传弘决》、《法华文句记》、《止观大意》、《金刚》、《始终心要》等。

湛然认为,佛性包含在一切存在之中,提出草木瓦石均有佛性的“无情有性”说。他说:“故知经以正因结难,一切世间何所不摄,岂隔烦恼及二乘乎?虚空之言何所不该(赅)?安弃墙瓦石等邪?”(《金刚》)又说:“子信无情无佛性者,岂非万法无真如耶?故万法之称,宁隔于纤尘?真如之体,何专于彼我?”他把真如(佛性)和万法的关系比作水和波的关系,说:“是则无有无波之水,未有不湿之波。”又说:“若唯从理,只可云水本无波,必不可云波中无水。”这就形象地说明了佛性和万物之间是本体和现象的关系,一切事物都不过是真如本体的表现。

 

(中国哲学讲座三十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6-20960.html

上一篇:导师要不要接受学生的教育?
下一篇:隋唐佛教哲学述要(唯识宗与华严宗)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01: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