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真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周可真 苏州大学哲学教授

博文

僧肇的佛教哲学思想

已有 8456 次阅读 2008-3-13 00:06 |个人分类:中国哲学讲座|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僧肇的生平和著作

 

僧肇(384--414),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他是鸠摩罗什的四大弟子之一。东晋后期极为重要的佛教哲学理论家,对我国佛教哲学思想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据《高僧传》卷6《僧肇传》记载,僧肇出身于贫困的家庭,生活艰难,靠代人抄书度日。通过抄书,他遍读了经史典籍,尤爱好《老》、《庄》。“尝读老子《道德经》,乃叹曰:‘美则美矣,然期栖神冥累之方,犹未尽善。’”后来看到《维摩诘经》(三国时吴国支谦翻译,宣扬大乘佛教信仰),“欢喜顶受,披寻玩味”,认为找到了归宿,于是出家为僧。以后“学善《方等》,兼通三藏”。年将20,就在关中出了名。当时一些争名之徒都忌他早年发迹。有人竟不远千里入关前同他辩论。但僧肇“才思幽玄,又善谈说,承机挫锐,曾不流滞”。据说长安的“宿儒”和关外的“英彦”,都敌不过僧肇犀利的辩锋。

 

正当僧肇在佛教界显示才华崭露头角的时候,鸠摩罗什来到了姑臧(今甘肃武威县)。僧肇千里迢迢奔赴姑臧,拜鸠摩罗什为师,跟从受学,不遗余力,深得赏识。弘始三年(401后秦国君姚兴派人将罗什迎至长安,僧肇也随同来到。自此以后10多年间,僧肇的佛教理论活动主要是从事佛经的翻译、注释和撰写佛学论文。

 

公元405年前后,《大品般若经》被译成时,僧肇写了《般若无知论》,呈给鸠摩罗什,得到老师的赞赏。当时罗什对僧肇说:“我的见解不比你差,但文词不如你。”后来(408年),竺道生南归庐山,把这篇论文带给了庐山隐士刘遗民,刘也十分赞赏,说:“想不到穿僧衣的人物中又出了何晏(字平叔)。”但刘对僧肇的观点仍有不同意见,次年写信给僧肇问难,僧肇一一作了回答,这就是《答刘遗民书》。此外,僧肇还写了《不真空论》、《物不迁论》等重要佛学论文,都受到鸠摩罗什的称赞。据《名僧传》载,鸠摩罗什有“秦人解空第一者,僧肇其人也”的评语,认为僧肇是理解般若空宗真髓,最得自己正传的人。

 

不真空论

 

《不真空论》所讨论的是万物是否真实存在的问题。“不真空”,便是他对该问题的回答,其意思是:万物不真,故空。那末,为什么说万物不真?

 

首先,僧肇根据佛教“缘起”说来论证“非无物也,物非真物”。

 

他说:“万物纷纭,聚散谁为?缘合则起,缘散则离。”(《维摩诘经注》)。又说:“《中观》云:‘物从因缘故不有,缘起故不无。’寻理,即其然矣。所以然者,夫有若真有,有自常有,岂待缘而后有哉?譬彼真无,无自常无,岂待缘而后无也?若有不能自有,待缘而后有者,故知有非真有。有非真有,虽有不可谓之有矣。不无者,夫无则湛然不动,可谓之无;万物若无,则不应起,起则非无。以明缘起,故不无也。”(《不真空论》)据此论述,可见僧肇的思想理路:①“真有”即“常有”;“真无”即“常无”。②万物既非“常有”,亦非“常无”;③因万物“待缘而后有”,故非“常有”;万物“待缘而后无”,故非“常无”。 ④“缘合则起”,故万物“待缘而后有”;“缘散则离”,故万物“待缘而后无”。⑤万物非“真有”,故“不有”;万物非“真无”,故“不无”。⑥万物是“不有”和“不无”或“非有”和“非无”的统一。这里,僧肇只强调事物存在的条件性,否认事物自身具有质的规定性,从而否认事物的真实性。

 

其次,僧肇根据佛教的“假名”说来论证万物只是“假名”、“假号”。

 

他引用《放光般若经》中的话说:“诸法假号不真。”进而说:“故知万物非真,假号久矣。”为什么说万物只是假号呢?他的逻辑是:“以物物于物(用物这个名称来称谓物),则所物而可物(则这些被称谓的物,皆可以叫做物);以物物非物(用物这个名称来称谓非物的东西),故虽物而非物(则这些被称谓的非物的东西虽然被称作物,也不是物)。是以物不即名而就实(因此,物有其名,而此名并不符其实);名不即物而履真(名有其实,而此实并不应其名)。”(同上)这里,僧肇是要说明名与实不相关。

 

他又说:“以名求物,物无当名之实;以物求名,名无得物之功。物无当名之实,非物也;名无得物之功,非名也。是以名当实,实不当名。名实无当,万物安在?”(同上)(意思是:依据名去寻求实物是找不到与名相符合的实物的;根据实物来寻求名,也找不到能够反映实物的名。找不到与名相符合的实物,可见并不存在名所指称的实物;找不到能够反映实物的名,可见也不存在能够反映实物的名,因此名实是互不相符合的。既然名实互不相符合,人们又怎能知道万物是不是真实存在着呢!)这里,僧肇通过否定名与实的同一性即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来否定客观世界的实在性。在他看来,既然人不能反映客观事物,客观事物也不能被人所反映,那末,人们又怎能知道万物是真实存在着的呢?人们通常所讲的万物,不过是没有实在内容的假号罢了。

 

再次,僧肇用相对主义的诡辩论来论证万物本无差异故不真实。

 

他说:“物无彼此,而人以此为此,以彼为彼。彼亦以此为彼,以彼为此。此彼莫定乎一名,而惑者怀必然之志。”(同上)这里,僧肇是要说明,万物本无差别,其差别乃是人们主观加于其上的。因此,差别只存在于主观领域,而主观意识并不反映客观存在。其结论是:“万象虽殊,而不能自异。不能自异,故知象非真象。象非真象故,则虽象而非象。然则物我自根,是非一气,潜微幽隐,殆非群情之所尽。”(同上)

 

物不迁论

 

僧肇在《物不迁论》中提出了一种新异的说法,叫做“动静未始异,而惑者不同”。就是说,所谓“动”所谓“静”,两者实质上是一回事,只有糊涂人才认为它们是不同的。

 

为什么“动”与“静”实质上是一回事呢?僧肇说,世俗的见解认为事物是变化的,佛教的真理认为事物是不变的,这两种观点看起来似乎相对立,其实都是根据同一个理由:“昔物不至今”,即过去的事物不曾延续到现在。他说,人们既然知道过去的事物不曾延续到现在,却还认为事物是变化的,而不明白事物是不变的,这岂不是太不开窍了么?!

 

他论证道:在过去的时间里找过去的事物,它在过去的时间里未尝不存在;在现在的时间里找过去的事物,它在现在的时间里是不存在的。过去的事物在现在的时间里是不存在的,可见,过去的事物不曾延续到现在;过去的事物在过去的时间里未尝不存在,可见,过去的事物在过去的时间里并没有离开。同样道理,现在的事物也不会延续到将来。这也就是说,过去的事物只存在于过去,现在的事物只存在于现在,将来的事物只存在于将来。由此可见,过去的事物与现在的事物,现在的事物与未来的事物,它们之间是没有任何联系的。既然如此,还有什么事物可以说是变化的呢?

 

可见,在僧肇看来,要说得上“今物”(新事物)是由“昔物”(旧事物)变来的,那末,它们之间就应该有某种联系。这里他实际上已接触到了新旧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即二者既有质的不同又有内在联系。换言之,新事物与旧事物既是不连续的,又是连续的。然而,由于僧肇采取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所以在他看来,既然“今物”与“昔物”是不同质的,亦即二者是不连续的,它们就不能同时又是连续的;既然“今物”与“昔物”不存在连续关系,就不能说“今物”是由“昔物”变来的。由此僧肇断定事物实际是不变的。

 

僧肇的看法有点类似于古希腊哲学家芝诺的看法。芝诺看到了运动就是矛盾,但是,他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使得他否认矛盾的真实性,因而认为运动是不真实的,从而得出了“飞矢不动”的结论。而僧肇则首先把运动归结为质变,然后把前后相继的不同质的事物之间的连续性与不连续性的辩证关系割裂开来,否认它们之间连续的一面,只承认它们之间不连续的一面,最后得出了“吹倒山岳的风暴非常安静,奔腾的江河不在湍流,飘荡着的游气并不浮动,经天运行的日月未尝巡回”的结论。

 

僧肇采取的诡辩手法与芝诺的手法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割裂运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非连续性与连续性的对立统一关系。在芝诺看来,运动在空间上只有间断性,没有连续性;在僧肇看来,运动在时间上只有间断性,没有连续性。

 

中国哲学讲座(三十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6-17967.html

上一篇:东汉至南北朝佛教概述
下一篇:创造生命奇迹——向青水洋先生致敬!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00: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