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vg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fvg9

博文

《詩經》笔记:1國風1周南11麟之趾·總11

已有 3103 次阅读 2022-3-12 15:15 |个人分类:读书-科研笔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太平有圣四灵齐,

麟鹿不顶额垂低。

公子应礼仁信好,

祥瑞鳯迎百鸟啼。*

*和徐玑《新凉》韵: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徐玑(1166-1214),字文淵,一字致中;号灵淵,南宋永嘉今浙江温州市人,官至武当、长泰令。他与同乡好友徐照、翁卷、赵师秀并称“永嘉四灵”,开创了所谓“江湖派”。亦工书法。有《二薇亭集》。畴-音筹,谷田称田,麻田称畴,此畴统称田。

笔记资料源于可复制繁体版《四库全书》,打字软件有记忆,故行文繁简夹杂。文中带*号者为拙笔所加。

目次:一、原诗、二、麟之趾·小序 三、章字词解  四、译诗  五、《周南》跋

一、原诗

共三章,每章三句。

麟之,振振公子,于(xū)嗟麟兮。

麟之,振振公姓,于(xū)嗟麟兮。

麟之角(lù),振振公族,于(xū)嗟麟兮。

二、麟之趾·小序

《小序》:“《麟之趾》,《關雎》之應也。《關雎》之化行,則天下無犯非禮,雖衰世之公子,皆信厚如麟趾之時也。”

朱熹《诗序辩说》除了提出“之時二字可刪”外,其余复述小序,即认同小序关于《麟之趾》是呼应《関雎》的观点。孔疏則否认《麟之趾》是呼应《関雎》的,若然,岂非《周南》是一个人写的?

* “孔子曰:‘受命于天者,湯武是也。受命于人者,舜禹是也。’孔子曰此言人事之應乎天也”(《孔叢·卷上·記問第五)。上古中国人信万物有灵、天人感应。动物有四灵:麟、凤、龟、龙(见《礼记·礼运》),其中麟是走物,是天下太平至极时才会出现的仁慈的祥瑞之物。下文郑笺和孔疏所述,麟出现过于黄帝轩辕时、唐尧和虞舜时、《関雎》时、《関雎》后、《麟之趾》时和孔子时(鲁哀公十四年)。麟出现于轩辕、唐虞、《関雎》时,皆为圣人出现和天下太平至极,先儒无争议。而在后三个时期则不同,有争议。《関雎》后是衰时即纣时,但因有文王之教犹存和《関雎》之化仍在,故麟会来。《麟之趾》也似乎处于衰世,但因詩中公子仁厚,故麟也回来。公子若非文王那样的圣贤,麟怎么可能会来?不过这个公子是谁,注疏没有交代。做个推理,这是否是文王做太子的年代呢?还是其他?朱傳认为,公子是文王与后妃的公子。这些,皆入麟是灵物、是天人感应之说的穿凿附会之窠臼。注疏对孔子时的麟现,没有太多笔墨,但《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史记》以及《孔子家语》和孔子八代孙孔鲋(fù)编的《孔叢》都在“鲁哀公十四年”有详说:孔子见到的麟,已被人掰断腿搞死了。故“子曰:天子布德將致太平。則麟鳳龜龍先為之祥,今宗周將滅,天下無主,孰為來哉?遂泣曰:予之于人猶麟之于獸也,麟出而死,吾道窮矣!乃歌曰:唐虞世兮,麟鳳遊,今非其時,吾何求麟兮,麟兮我心憂。”但有些先儒认为,麟现,就是应孔子而来的,因为孔子预见到了周灭、刘项争霸和汉起。 这算是顶级的穿凿附会了。孔子与此相较,是守逻辑的:活麟现世是有圣人在,死麟现世是有圣人、圣道将殁。

郑箋:“《關雎》之時以麟為應,後世雖衰,猶存《關雎》之化者,君之宗族猶尚振振然,有似麟應之時,無以過也。”*“振振然”在下文是指“信厚”,即得到百姓、庶民的信任和拥护。

孔疏:箋上述之“关雎……以过”,“箋欲明時不致麟,信厚似之,故云《關雎》之時,以麟為應,謂古者太平,行《關雎》之化,至極之時,以麟為瑞。後世雖衰,謂紂時有文王之教,猶存《關雎》之化,能使君之宗族振振然,信厚如麟應之時,無以過也。信厚如麟時,實不致麟,故張逸問《麟趾》義云:‘《關雎》之化,則天下無犯非禮,雖衰世之公子皆信厚,其信厚如《麟趾》之時。箋云喻今公子亦信厚,與禮相應,有似於麟。唯於此二者時,《關雎》之化致信厚,未致麟。’答曰:‘衰世者,謂當文王與紂之時,而周之盛德,《關雎》化行之時,公子化之,皆信厚與禮合,古太平致麟之時,不能過也。由此言之,不致明矣。’鄭言古太平致麟之時者,案《中候·握河記》(*《古微書卷四·尚书·中候》明·孙防编)云:‘帝軒(*黄帝轩辕)題象,麒麟在囿。’又《唐》傳云:‘堯時麒麟在郊藪’。又《孔叢》(*汉·孔鲋(前264 -前208年)编)云:‘唐、虞(*唐尧、虞舜)之世,麟鳳遊於田。’由此言之,黄帝、堯、舜致麟矣。然感應宜同,所以俱行《關雎》之化,而致否異者,亦時勢之運殊。古太平時,行《關雎》之化至極,能盡人之情,能盡物之性,太平化洽,故以致麟。文王之時,殷紂尚存,道未盡行,四靈之瑞不能悉至。序云‘衰世之公子’,明由衰,故不致也。成康(*周成王周康王)之時,天下太平,亦應致麟,但無文證,無以言之。孔子之時,所以致麟者,自為制作之應,非化洽所致,不可以難此也。三章皆以麟為喻,先言麟之趾,次定、次角者,麟是走獸,以足而至,故先言趾。因從下而上,次見其額,次見其角也。同姓踈於同祖,而先言姓者,取其與‘定’為韻故先言之。”【*这里的“取其與‘定’為韻”,为译詩解决了困难】

孔疏:“此《麟趾》處末者,有《關雎》之應也。由后妃《關雎》之化行,則令天下無犯非禮,天下既不犯禮,故今雖衰世之公子,皆能信厚,如古致麟之時,信厚無以過也。《關雎》之化謂《螽斯》以前。天下無犯非禮,《桃夭》以後也。雖衰世之公子,皆信厚如《麟趾》之時,此篇三章是也。此篇處末,見相終始,故歷序前篇,以為此次。既因有麟名,見若致然,編之處末,以法成功也。此篇本意,直美公子信厚似古致麟之時,不為有《關雎》而應之。太師(*掌樂之官)編之以象應,敘者述以示法耳。不然此豈一人作詩,而得相顧以為終始也?又使天下無犯非禮,乃致公子信厚,是公子難化於天下,豈其然乎!明是編之以為示法耳。”

三、章字词解

第一章:麟之趾,振振公子,于(xū)嗟麟兮。

】陆音義:“麟,呂辛反,瑞獸也。《草木疏》云:‘麕,身牛,尾馬,足黄色,員蹄,一角,角端有肉。音中鍾呂,行中規矩,王者至仁則出。’服虔注《左傳云》:‘視明禮修,則麒麟至。’麕,音俱倫反(jūn*见康典第1510页)。序本或直云‘麟趾’,無‘之’字。應,應對之應,序、注及下傳‘應禮’同。” 朱傳:“興也。麟,麕身,牛尾,馬蹄,毛蟲之長也。”

趾,振振】毛傳:“興也。趾,足也。麟信而應禮。以足至者也。振振,信厚也。”郑箋:“興者,喻今公子亦信厚,與禮相應,有似於麟。” 陆音義:“振,音真(*朱傳同)。相應,音鷹,當也。”

朱傳:“趾,足也。麟之足,不踐生草,不履生蟲。振振仁厚貌”。

孔疏:傳之“麟信……信厚”,“傳解四靈多矣,獨以麟為興,意以麟於五常【*《尚书注疏·虞書(舜典)》孔安国傳:“五品,謂五常。”孔疏:“五品”之“品”謂品秩,“一家之内尊卑之差,即父母兄弟子是也。教之義慈友恭孝,此事可常行,乃為‘五常’耳。……文(*公)十八年《左傳》云‘布五教於四方,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是‘布五常之教’也】屬信為瑞則應禮,故以喻公子信厚而與禮相應也。此直以麟比公子耳,而必言趾者,以麟是行獸,以足而至,故言麟之趾也。言信而應禮,則與《左氏》說同,以為修母致子也。哀(*公)十四年《左傳》服虔注云:‘視明禮修而麟至,思睿信立白虎擾,言從乂成則神龜在沼,聼聰知正而名山出龍,貌恭體仁則鳳凰來儀。’《騶虞》傳云‘有至信之德則應之,’是與《左傳》說同也。說者又云,人臣則修母致子應,以昭二十九年《左傳》云水官不修則龍不至故也。人君則當方來應,是以《駮(*驳)異義》(*郑玄《驳五经异义》)云‘玄之聞也,《洪範》(《尚书·周書·洪范》)五事【*貌(容仪:恭,肃,心敬),言(词章:从,是则可从),视(观正:必清审,皙),听(察是非:聪,必微谛,谋),思(心虑所行:睿,必通于微)】一曰言,於五行屬金(*五行说,见《洪范》),孔子時,周道衰,於是作《春秋》以見志,其言可從,故天應以金獸之瑞’,是其義也。箋‘公子信厚,與禮相應,有似於麟’,申述傳文,亦以麟為信獸。《駮異義》以為西方毛蟲,更為别說。”

于(xū),嗟】毛傳:“于、嗟,歎辭。”孔疏:“此承上信厚,歎信厚也。故《射義》(*见《禮記》)注云:‘于嗟乎騶(zōu)虞(*《山海经》之仁兽),歎仁人也。’明此歎信厚可知。”朱傳:“于,音吁”;“歎辭”。康典第102页:xū,yū,yù,“xū又省作于。《詩·周南》:于嗟麟兮。《召南》:于嗟乎騶虞。”

章解

孔疏:“言古者麟之趾,猶今之振振公子也。麟之為獸,屬信而應禮,以喻今公子亦振振然信厚,與禮相應。言公子信厚,似於麟獸也,即歎而美之,故于嗟乎歎今公子信厚如麟兮。言似古致麟之時兮,雖時不致麟,而信與之等。反覆嗟歎,所以深美之也。”

朱傳:“文王、后妃德脩于身,而子孫宗族皆化於善,故詩人以《麟之趾》興公之子,言麟性仁厚,故其趾亦仁厚。文王、后妃仁厚,故其子亦仁厚。然言之不足,故又嗟歎之。言是乃麟也。何必麕身、牛尾、而馬蹄,然後為王者之瑞哉!”

第二章:麟之定,振振公姓,于(xū)嗟麟兮。

】毛傳:“定,題也。”

陆音義:“定,都佞反,字書作‘顁(dìng额头)’音同。……郭璞注《爾雅》(*卷三):‘額’也,本作‘顛’,誤。”朱傳:麟之“定,音訂”;“興也。定,額也。麟之額,未聞或曰有額而不以抵也。”

孔疏:傳 之“定,题”,“定,題,《釋言》文。郭璞曰:‘謂額也。’傳或作‘顛’。《釋畜》云:‘的顙(*sǎng),白顛。’顛亦額也。故因此而誤。定本作‘題’。

公姓】毛傳:“公姓,公同姓”。朱傳:“公姓,公孫也。姓之為言生也”。

孔疏:“言同姓,疎於同祖。上云‘公子’,為最親。下云‘公族’。傳云:‘公族,公同祖’,則謂與公同高祖,有廟屬之親。此‘同姓’,則五服(*见《洪范》等)以外。故《大傳》(*《尚书大传》)云:‘五世袒免,殺同姓’是也。……襄(*公)十二年《左傳》曰:‘同姓於宗廟,同宗於祖廟,同族於(mí)廟。’又曰‘魯與諸姬,臨於周廟’,謂同姓於文王為宗廟也。’……同族謂五服之内,彼自以五服之外遠近為宗姓,與此又異。此皆君親,非異國也。要皆同姓以對異姓,異姓最為疎也。”

第三章:麟之角(lù),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麟之角(lù)】毛傳:“麟角,所以表其德也。” 郑箋:“麟角之末有肉,示有武而不用。” 陆音義:“‘示有武’,一本‘示’作‘象’。朱傳:麟之“角,叶盧谷反”。陈第卷一:“角,音録”。顾炎武卷一:麟之“角,古音禄”。

孔疏: “有角,示有武。有肉,示不用。有武而不用,是其德也。箋申說傳文也。《釋獸》云:‘麟,麕身,牛尾,一角’。京房(*前77-前37年,西汉学者)《易》傳曰:‘麟,麕身,牛尾,馬蹄,有五彩,腹下黄,高丈二’。陸璣《疏》:‘麟,麕身,牛尾,馬足,黄色,員蹄,一角,角端有肉。音中鐘呂,行中規矩,遊必擇地,詳而後處。不履生蟲,不踐生草,不羣居,不侣行,不入陷穽,不罹羅網。王者至仁則出。今并州界有麟,大小如鹿,非瑞應麟也。故司馬相如賦曰‘射麋脚麟’,謂此麟也。”

公族】毛傳:“公族,公同祖也。”

章解

朱傳:“興也。麟一角,角端有肉。公族,公同高祖,祖廟未毁,有服之親”。

四、译诗

原诗第一章前两句收韵于i(凡语气词兮等不押韵):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第二章三句同收韵于ing: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第三章前两句收韵于u: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孔疏说 “取其與‘定’為韻”,即各章以“麟”收韵。

***

有趾不践仁信麟,公子禮信仁如麟。

有额不顶禮应麟,同姓公子禮如麟。

有角不触仁厚麟,同族公子仁如麟。

五、《周南》跋

朱傳对《周南》有个要解,其政治含义显然,可见《周南》不是朱熹自诩的“民谣”。附上充《跋》:

“按此篇首五詩,皆言后妃之德。《關雎》舉其全體而言也。《葛覃》、《卷耳》言其志,行之在已。《樛木》、《螽斯》美其德,惠之及人,皆指其一事而言也。其辭雖主於后妃,然其實則皆所以著明文王身、脩、家齊之效也。

“至於《桃夭》、《兔罝》、《芣苢》則家齊而國治之效。《漢廣》、《汝墳》則以南國之詩附焉,而見天下已有可平之漸矣。

“若《麟之趾》,則又王者之瑞,有非人力所致,而自至者,故復以是終焉,而《序》者以為《關雎》之應也。

“其所以至此,后妃之德固不為無所助矣,然妻道無成,則亦豈得而專之哉。今言詩者,或乃專美后妃而不本於文王,其亦誤矣。”

   2022年3月3日星期四,2022年3月12日星期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46608-1329112.html

上一篇:《詩經》笔记:1國風1周南10汝墳·總10
下一篇:《詩經》笔记:1國風2召南1鵲巢·總12
收藏 IP: 171.83.55.*| 热度|

1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0: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