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ic Horse: An Elegant Bein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l6866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博文

李守义

已有 3895 次阅读 2016-8-6 22:21 |个人分类:唐山系列|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李守义是我下乡时一起干活的农民。实际上,要是他父亲不在1940年以后放弃了打日本鬼子,他们怎么也的是个抗战干部的家庭。我记得现代京剧《节振国》里一个日本军官的台词:“节振国节振国他飞檐走壁,游击队游击队他专打游记。”1940年,在唐山一代名震一时的抗日英雄节振国殉国。他本人很有传奇英雄的本色,但他的抗日队伍人员构成则比较庞杂,无论以前你是土匪还是伪军,只要是抗日的,他都能团结起来。可节振国一死手下的人也就做散了。尤其是跟着节振国打鬼子的农民,纷纷回家种地去了。而李守义的父亲当年就是和节振国一起抗战的。据村里老乡说,李守义的父亲当年也是凶得很。跟鬼子打仗也是蛮拼的。他骑着马,甩手榴弹,把老乡的碾坊都炸塌了。但李老爷子似乎对那些事情并不以为然,他是否杀到了鬼子乡亲们不知道,但炸塌碾坊的事却广为传播。

李守义比我大一二岁,门牙不好,镶上了带牙套的假牙。开口一笑,就能见到他的特别的牙齿。当时他也没结婚。我们下地干活经常在一起。我有许多活计都是他来教我,帮我。他是长在农村,对农村的一切都比我熟悉。由于关系不错,就有些不分彼此。1972年底中央有个叫《关于粮食的报告》,其中传达了毛主席的指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这个“深挖洞”位列第一,所以也是重中之重。因此当年公社相应党的号召,动员生产队抽掉青壮年挖防空洞。那时挖防空洞可是政治任务。既然是政治,肯定就要连哄带骗,强制性也有,反正每个小队都要出几个人。忽悠人去的时候说的比唱的还好听,什么顿顿是馒头米饭,还有红烧肉之类。于是李守义和我也就去了。这倒不是说为了去吃好的,当然也不完全不是为了吃的。每个小队都要摊派几个指标。我嘛,作为知青,肯定是跑不掉的。李守义见到我去了,他也就报名了。后来我问他,你干嘛也来呢?他说家里老是催他成家。他心里烦,所以想躲躲。挖防空洞名正言顺,我们一起就上路了。

大冬天来那么一个“最高指示”,地冻天寒,天寒地冻啊。庄稼早都收割完了,裸露出平整的农田。当时我们被指派到开平去挖防空洞。挖防空洞真累,比干农活都累。地是上冻的,用平常耕作的镐头根本不行,得用那种一头尖一头扁的十字镐。一镐头下去,地上也就出个小白点,可却把虎口震出血。不过慢慢能习惯,还有就是挖土。那也是要用那种长柄军用铁锹,防空洞是一层层挖的。先挖开一大长段,然后诸段诸段深挖下去。挖出的土就沿着防空洞堆放,而且越堆越高。可人却是越挖越低,到后来每一锹土都要费较大力气才能抛上去。否则就会滑落下来,白费力气不说,弄不好还灌自己一脖子土。挖防空洞有标准,挖好了还要在底层铺上石头。二边砌起护墙,再将护墙进行拔碹固定。最后把土回填。远远看上去,防空洞就像一条巨大的蟒蛇趴在大田。那一冬天,我是真得到了锻炼。力气也有,成了十八岁的大小伙子。

把你忽悠来挖防空洞,重体力劳动。理应给点儿“硬嚼谷”吧。我记不清是否给工分了,但伙食还是有的。说得天花乱坠,地涌金莲,馒头米饭红烧肉,没见到!一顿都没有。早晚各一顿玉米粥,中午就是菜汤和窝头。根本就吃不饱!一碗粥干到中午,不把你饿死才怪。所以早晨我和李守义就到镇上去吃炸油饼。基本上饿一宿,到了早上去镇上吃油饼,那才叫狼吞虎咽。个人顾个人,吃得那叫个香。我到现在依然有狼吞虎咽的习惯。后来我和夫人从武汉到上海旅行结婚。由于我有事情,没来得及准点赶到夫人家吃饭。当时他们那个急呀,还要赶江轮到上海,我却连饭都没吃。终于把我盼到了,只见我抄起筷子,五分钟就把给我留的饭菜吃光了。抹抹嘴说,可以走了。当时看着我吃饭亲友都傻了,没反应过来,怎么一眨眼的工夫就吃完了?!他们根本就没想到,我有这种本事!可他们哪里知道当年我在挖防空洞时的样子呢!现在年龄大了,也开始细嚼慢咽。总要品出个滋味来。否则像猪八戒吃人参果,太没意思。有一次我吃得快,就又多吃了一块油饼。李守义吃完了问我,刚才你是不是把我的一块给吃了。我还真没想到是吃到了他的一块,我说不清楚,反正我是多吃了一块。现在想想也是,为了一块油饼,我竟然那么狼虎,把李守义的东西给吃掉了。还算好,毕竟我们还能称兄道弟。事情也就过去了。

住的地方更不要说了,就让我们在开平某中学教室的水泥地上。有稻草,把褥子垫在稻草上。第二天早晨再把褥子卷起来。有经验的老乡从家里带来一床狗皮褥子。那可是御寒之物。不过我没有,就是普普通通的一条棉褥子。我就是睡了一冬天的水泥地,把身体搞垮了。第二年春天我的风湿性关节炎就犯了。当时就那么天真,从那以后,我在农村的生活就进入了另一个境地。这是后话。

回过头来再看李守义。我觉得他不快活。家里总要他快成家。按理说也是,他那阵子有二十岁的样子。也该成个家了。但他似乎心有不甘。还是李守义的父亲有点儿远见,他知道如果他继续革命下去,也许就死掉了,也许就脱离农村了。毕竟在1930年代,他还是接触到一些新鲜事物。因为节振国再怎么样,也会给他下面的人“科普”一下未来的前景。可是,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也并非每个人都乐意的。李守义的父亲似乎隐约感觉到,我们家迟早会离开万福庄。他就不止一次地找过我父亲,说将来我要是有了孙子,就往你那里送。我想这就是李守义老被家里催着结婚的目的吧。可直到现在,我们也没有李守义的任何消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5489-994956.html

上一篇:堂哥刘天佑
下一篇:折腾
收藏 IP: 114.248.181.*| 热度|

7 吕洪波 史晓雷 刘炜 张晓良 Tudor yangb919 dulizhi9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8: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