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untainwind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untainwind1

博文

文化社会生态工程学之思考(一)触发点——文明类型与分类

已有 2441 次阅读 2015-12-27 00:27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一、资源——人性

       马斯洛需求五层次结构为:低层次的生存、安全、社交;高层次的尊严、信用;超越层次的自我实现和超越。在大自然观察中,在动物个体、种群中,可以较为清晰地发现马斯洛需求层次的萌芽发展和逐渐向高层次强化的过程。

       自然法则是:cause假设(已经被大自然观察中充分证实)。对于一个封闭稳定系统而言,由于受到资源总量的限制,生态位接近的两个物种无法永久共存。进一步,种群中也遵循这一原则,再进一步,群落是一个互相作用且时空尺度上生态位分化的种群系统。

       人类群落,同样是一个互相作用且时空尺度上生态位分化的种群系统,这才有了传说时代几万年乃至文明时代几千年中,持续不断的地缘意义上的对外群落发展与冲突,和群落内部的种群利益调整与冲突。

         


      很明显,马斯洛需求五层次和自然法则都是客观规律不可违背;这两个规律与资源丰度共同诉说了人类史的基本矛盾:资源——人性发展与有限资源之间的矛盾。据此推导:

     在各个开放度较小的低耗散人类群落系统对这一基本矛盾的实践过程中,意识沉积和思维定式固化下,逐渐形成了精神文化的雏形并进一步精致化成为"文化“。而一个文明发展,首先依赖于其外部的自然状态。经济行为是衔接自然与文化之间最重要的桥梁,也是文化的基础。

     社会各种群在马斯洛需求五层次上的发展和满足度,以互相作用的不同主体系统直接作用于文明发展历程中,显示出对文明发展不同的效率、耗散状况、和发展阈值。

   

      我们回头看传统的文化社会学研究结果:不说西方先哲,中国的梁漱溟先生将文明分为:

     1.对开放但高能垒自然博弈为重点的西方古典文明。

      2.对封闭稳定自然系统内,以人群利益博弈,中庸克己为特点的中国文明

     3. 对封闭且资源严重短缺系统内,以理智与自身欲望博弈,寻求超脱的印度文明。


     实际上,这三种文明类型,在历史上存在过的各个文化中均可以发现类似踪迹,如类似印度文化的沙漠印第安霍比族的文化、与希腊文化类似的北欧海盗文化、与中国文化类似的奥斯曼土耳其文化。 当人们行走在这些文化的道、器、风化的故事中,在心灵受到巨大震撼的同时,直觉地可以感觉到地缘对资源丰度的限制对不同文化类型形成的重要性,于是地缘首先成为了文化学的关注因子。在研究过程中进一步发现了地缘突破历程与历史偶发事件对文化形成的重要性,于是开始尝试着把文明分为各个阶段来分析,目前影响较大的是从生产方式和阶级分类入手的西方马克思主义,除了颇有特色且众所周知的西方文化、东方亚细亚文化、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帝国社会、近代工业社会等等之外,它对西方近代文化的内部修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社会达尔文主义和马尔萨斯人口论则关注于自然法则,前者以开放系统群落竞争中的自然演替眼光看待和推敲问题,后者则在封闭系统研究中直接从自然法则推导出悲哀的结论。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进一步深化了人类在自然法则面前的认识。

     马克思从人的异化角度出发,希望个体得到全面的发展,以求得个体的幸福,暗合了马斯洛需求五层次的要求,然而未能深入研究马斯洛需求层次阶梯的提升;卢梭与罗尔斯则分别通过契约论假说和正义论假说,意图降低经济与社会部分的运行摩擦,而罗尔斯的正义论更是进一步基于人文资源参与文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机会均等更有力人类文明的发展。


      以西方文明史思考出发的模式,由于其理论出发点基本处于假说状态,因此往往被人认为不可靠,是西方中心主义,相应地众多文化思考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文化学思路,进而文明无优劣的呼声喧嚣一时,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直接从客观规律出发去分析。

     

      此时我们回到出发点的推导进行对比,可以清晰地发现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宏观尺度上的根本性不足。这三种文化类型实际上内部还存在几个生态演替阶段,且这阶段的重要程度貌似远远超过传统认识的亚文化、支文化的重要性。与此同时,许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与上述客观规律存在矛盾,尤其是政治经济学上本身就存在悖论;我们把眼界放开,同样可以发现现有依存于带有超越性质的先验假说基础上的各个文化社会学流派,同样存在与上述客观规律之间的矛盾。

      与此同时,我们如果借用广义生态工程学的器,可以发现:实际上文化发展与变迁可以用热力学、动力学、开放与耗散程度、网络系统来看待,并进而得出一个结论:对地缘的突破及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能力(科技),直接决定了文化发展的路径,系统内部自我调整的速度与对外交流的速度(人文),直接决定了文化发展的速度,而文明系统内部的生态演替阶段,更是进一步宣示了文明阶段性的灾变重整。而在文化发展中,由于博弈模式不同形成的路径依赖或者说路径惯性是文化系统稳定性的一种表现模式,是文化的次生产物,在文明类型发展前期是减少耗散的一个优化方法,但却是造成文明类型发展后期及转型时阻力的最关键因素。

     一个最明显的推论:文明类型之间在热力学上是可以转化的,那么,动力学上情况如何?转换的边界条件是什么?

   


     此时在我们面前出现了两个问题:

     1.基于先验假说基础上的古典文化社会学大厦,存在着明显的碎片化感觉并与实践存在矛盾。比较常见的问题如:联合国功能定位、文明冲突论、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宏观经济学的偏差、科技文化经济三套马车的发展均衡性、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各种文化经济流派之争,等等。

     2. 人类如何破解cause自然法则?

     


      这就是经典文化社会学体系的阴影。我们是否可以精细地,尽可能从客观规律中逐步推导出更准确的文化社会学体系呢?

   


                                             




                                 二、低生态位时期:文明早期的发展(下次)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1693-946115.html

上一篇:今天我儿子过生日,嘻嘻
下一篇:疯狂自荐:文化社会生态工程学之思考(一)触发点
收藏 IP: 175.43.112.*| 热度|

13 李竞 徐令予 武夷山 姚伯元 徐晓 陈冬生 李土荣 谢平 陈永金 徐旭东 biofans ssmmachen chaijf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8: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