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第一次中国的医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 精选

已有 75172 次阅读 2015-10-5 17:32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2015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2015 was awarded with one half jointly to William C. Campbell and Satoshi Ōmura for their discoveries concerning a novel therapy against infections caused by roundworm parasites and the other half to Youyou Tu for her discoveries concerning a novel therapy against Malaria.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双氢青蒿素。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2015年,获得医学生理学诺贝尔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科学诺贝尔奖。2015年,10月5日,17点30分,这将会载入史册的历史时刻。


屠呦呦,19301230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考大学时,屠呦呦选择药物学专业为第一志愿。她认为药物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与工具。1951年,屠呦呦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所选专业是生药学。她觉得生药专业最可能接近探索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药领域,符合自己的志趣和理想。在大学4年期间,屠呦呦努力学习,取得了优良的成绩。在专业课程中,她尤其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

1955年,屠呦呦大学毕业,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工作。从此,她埋头从事生药、炮制及化学等中药研究,开始了她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1956年,全国掀起防治血吸虫病的高潮,她对有效药物半边莲(Lobelia chinensis Lour.)进行了生药学研究;后来,又完成了品种比较复杂的中药银柴胡(Stellaria dichotoniaL.var.lanceolata Bge.)的生药学研究。这两项成果被相继收入《中药志》。

1959年,屠呦呦参加卫生部举办的“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系统地学习了中医药知识。通过这次学习,屠呦呦深深感受到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屠呦呦参加了卫生部下达的中药炮制研究工作,是《中药炮炙经验集成》一书的主要编著者之一。该书广泛收集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中药炮制经验,对有关文献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整理。1978年,该书获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大会成果奖。

1978年,青蒿素抗疟研究课题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1979年,获国家科委授予的发明奖。1984年,青蒿素的研制成功被中华医学会等评为“建国35年以来20项重大医药科技成果”之一。由于屠呦呦在科研工作的出色成绩,1987年,世界文化理事会授予她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状。20119月,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2015年,屠呦呦问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中国获得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第一人。



屠呦呦获诺奖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925448.html

上一篇:等待2015年生理学或医学诺贝尔奖公布
下一篇:避孕新策略,一针管10年
收藏 IP: 112.64.63.*| 热度|

205 魏武 许培扬 檀成龙 刘立 罗德海 吕喆 陈南晖 张鹏举 张南希 戴德昌 毕鹏翔 刘光波 郭战胜 吕洪波 徐旭东 梁进 余文 李升伟 陈昌春 田娟 张卫 曾春华 徐长庆 王善勇 许天来 曾泳春 喻海良 梁礼铭 陶凯 曹俊兴 刘永亮 陆同兴 秦伟 杨建军 陈儒军 韦玉程 赵建民 李天成 虞忠衡 孙瑜隆 邓成龙 汤欢娜 苏光松 王扬 汪强 潘启轩 张海霞 张江敏 田云川 冯朝君 孙华 施添锦 王又法 彭真明 黄永义 张磊 梅媛 刘克 秦志远 廖红虹 杜蒙蒙 栾锡武 陈智文 杨连新 余世锋 吴兆录 霍艾伦 郝小军 赵凤光 秦泉 徐世文 程少堂 袁天宇 陈理 周真明 丁凡 姚俊强 张士宏 王维香 李建国 陈贤泽 薛宇 戴小华 谢蜀生 张忆文 王涛 周健 张能立 周贵尧 蔡小宁 康建 晏成和 冯兆东 杨金波 任国玉 饶东海 葛兆斌 姬扬 申艳军 陈德福 段洪涛 李明坤 房祥松 翟远征 石宁 郭宁 姚小鸥 傅云义 刘军 刘俊华 熊孝波 王启云 张波 黄宗安 林中鹿 林辉 黄强 李永丹 崔小云 杨建课 贾峰 朱平 李实 苏力宏 邝志和 王明明 梁劲康 陆绮 周强 张骥 范毅方 周春雷 郭奕棣 杜如海 程代展 张有学 李志俊 孔梅 蒋永华 焦飞 何小舟 张云 李秋生 杨洪强 张阳阳 王世喜 王春艳 吉宗祥 曹贺贺 杨正瓴 李土荣 张光银 刘传发 刘文轩 fumingxu icgwang zhangling XY afei1988 bridgeneer zjzhaokeqin shenlu kknk ghosteacher zhongmiaozhimen yangb919 decipherer yunmu fangfeng1979 sensorss lrx xchen shiyongjin kmzhaojian doctor5 adaofu zousu2010 Artillery Kexuerenwu chemperson ffwb07 ghzhou5676 gaoyz123 ybybyb3929 Linjd duhui1122 htli abang hotfoxprince ddsers hongyi007 aliala Allanmu kxwlac kxds tianyuthu louiexp ymytm liangzx loyalSciencefan peosim nextvisionary lifescience1 sailboat08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2: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