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新闻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News 服务职业科学家的传媒

博文

腾冲:奇妙的火山热海

已有 2264 次阅读 2014-11-23 17:32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见习记者 姜天海


云南腾冲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辖新生代火山68座,也是西南著名的地震活动区,集大型走滑构造、岩浆活动、地热和大型有色金属成矿作用于一体,地质条件极其复杂。
 
这里独特的火山景观、丰富的地热资源和复杂的地质构造背景吸引了国家科技专项“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项目在此设立云南腾冲火山-地热-构造带科学钻探工程,希望能够一探成因。
 
但是,腾冲特有的地质结构为专项出了一道难题。
 
腾冲的上部地层主要由气孔状玄武岩、安山岩、火山灰、砂层和粘土粉砂地层组成,在深部地层夹杂火山碎屑岩层、厚度不等的粉细砂层、薄层粘土层等,地层复杂,软硬互层频繁、漏失严重,使得钻探过程多次遭遇塌方的危险。
 
“在腾冲很令人头疼的一个问题就是火山灰堆积出来的地面不结实,一打钻就塌方。”专项的子课题“大陆科学钻探选址与钻探实验”首席研究员杨经绥在接受《科学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没有火山地区施工经验的课题组,只能一边摸索,一边钻探。通过反复的实践、论证,项目取得了一系列的阶段性进展。
 
在火山地质学研究方面,课题组初步构建了腾冲地区岩浆活动的年代学框架,探讨了新生代火山活动规模和构造背景。
 
在构造地质学的研究中,课题组得以确定腾冲地块的构造轮廓与边界,并提出新生代火山活动和地热活动主要分布于不同方向的断裂带交汇处。
 
课题组在地热学领域开展了腾冲地下热水补给机制的初步研究,探讨了腾冲火山—地热区的源区与成因。
 
而在地球物理方面,课题组开展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的探测(3条剖面)。
 
结果显示,距地表500~800米的深度间,形成了一条东西向低阻带。初步的解释可能是地热,其下部的高阻体可能与火成岩体有关系。
 
“通过大地电磁探测,结果清楚地显示了腾冲火山构造区在浅部呈不甚连续的由玄武岩等形成的高阻层。”杨经绥介绍,“向下是低阻层可能含水的玄武岩过渡到玄武岩和花岗岩的高阻体。”■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4年10月刊 现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5876-845647.html

上一篇:庐枞:三维立体探测 让矿集区变“透明”
下一篇:南岭:寻找“宝藏”密码
收藏 IP: 211.100.4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8: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