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新闻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News 服务职业科学家的传媒

博文

三只鹦鹉必有我师

已有 1341 次阅读 2014-10-8 23:28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唐凤/编译


一只在澳大利亚实验室安家的名叫Figaro的戈芬氏凤头鹦鹉,几年前就曾让科学家目瞪口呆。当时,它自发地利用鸟舍的木梁制造棍棒工具。这种印尼鹦鹉在野外并不会使用工具,但Figaro却自信地用自己的小棍大量获取鸟舍金属围墙外的坚果。
 
为了弄清Figaro的同伴能否通过观察它的方法学会制造工具,科学家选择12只鹦鹉进行试验。一组鹦鹉观看Figaro如何使用一支小棍获取放置在盒子(前面板是金属丝网)中的坚果。另一组则观看“幽灵示范者”转移食物—— 一块磁铁被置于桌子下方,由研究人员对其进行控制。
 
然后,每只鹦鹉都被放到盒子前面,并有一支类似Figaro放在附近的小棒。3只公鹦鹉和3只母鹦鹉组成的观看Figaro“表演”的一组也拾起小棍,并进行了其能够回想起的动作。但只有那些公鹦鹉成为了工具使用能手,并成功获得坚果。研究人员将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
 
但没有母鹦鹉能够做到这些,而且观看“幽灵示范者”演示的一组,无论公母都无法做到。科学家指出,由于后面一组完全失败,该研究显示,这些鹦鹉需要活的老师。
 
有趣的是,这些聪明的观察者又发展出比Figaro更好的技术。因此,鹦鹉并不是精确地复制行为,而是模仿这些行为,这种差别意味着一定程度的创造力。两只成功取食的鹦鹉之后被给予机会自己制造工具。一只立刻制出了工具,另一只在观看过Figaro的方法后也制出工具。
 
研究人员表示,可能通过学习使用工具,这些鹦鹉受到刺激,从而制造自己的工具。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4年9月刊 科学·此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5876-834084.html

上一篇:狗吠包含丰富信息
下一篇:黄石灰熊爱上蒲公英
收藏 IP: 211.100.4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4 01: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