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之道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席酉民 管理教授,《管理学家》主编,个人主页www.ymxi.com

博文

权威的“敌人”

已有 4334 次阅读 2007-9-21 15:37 |个人分类:管理时评

权威的“敌人”

 

世界上365行,行行出状元,实际上行行也有权威。所谓权威,主要来自一个人的人格魅力和其的专家权利。前者体现其做人的成功,后者体现其做事的成功,即在面对复杂情况或艰巨任务时,总有超人的能力去分析和处理问题,时间一长,就会得到人们的信任甚至崇拜。

自然,权威比常人一般看得远、想得深、处理问题的能力强,但权威并不等于100%的正确,也并不总是真理的化身。另外,因为权威往往权重位高,一言九鼎,所以权威一但出错,损失一般会很惨重。比如,你是管理权威,在做重大的管理决策时,失误的后果往往是严重和深远的。那么,要防止权威犯错误,首先要认识权威的可能敌人是什么?

记着在报刊文摘上读过音乐家傅聪关于权威的感叹。他有一个朋友叫鲁普,在其50岁生日的音乐会上演奏了协奏曲。第二天他打电话问傅聪,为什么不喜欢他昨晚的演奏。傅聪说没有啊,音乐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是有一些地方他有些不同看法而已。结果鲁普跟傅聪说了句肺腑之言,说你知道吗,“No Body Tells Me Anything!(没人告诉我任何事情!)”傅聪讲的另一则故事是,鲁宾斯坦弹的一首乐曲,最后一个音符总是错的,因为那个音符他看错了,可是因为是权威一辈子也没人敢告诉他,可悲!他还讲了一个故事,说他1985肖邦国际钢琴比赛时作评委,主席是一位非常权威的肖邦专家。比赛中他注意到,在一首夜曲里有一个踏板的处理没有一个年轻人按乐谱来做,于是他问主席为什么?主席叹口气说:“可能他们不知道,也可能他们知道但不知道怎么做,或者是知道该怎么做但不一定敢做,因为大部分评委不知道。”傅聪感叹道,“能够坚持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永远表里如一,这很难做到,因为这个社会天天在教你说谎。”

我自己也认识一位非常有名的教授,当然也是权威,每次把“棘手”读成或说成“辣手”,几十年从没有人好意思给他提醒,一方面因为害怕伤了教授的面子,结果次次都在伤害教授;另一方面,也可能认为是不是自己读错了,或还有一个“辣手”的词汇,因为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一般如此大牌的教授怎么会错呢?

从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到,给权威摸黑或与权威为敌的不是权威自己,而是对权威的盲目崇拜或过分的尊重权威,以至于连权威的错误也一块接受或视而不见。因此,为了减少因权威的错误造成巨大损失,我们首先要树立这样的观念:尊重权威而不盲从,还要敢于挑战权威,不要听到权威的话只有照做和理解的份,而没有问个为什么的余地。

除了别人的盲目崇拜外,权威的另一个敌人是来自于自己的自负,即权威过分相信自己的经验、知识和判断,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目空一切,藐视一切,结果由自信向前多走了一步,成为自负,从而导致错误或失败。历史上和现实中不少成功人士在取得巨大胜利之后都犯过此类错误。要防止此类错误,权威自己要不断自省,不以权威自居,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并要敢于放弃被证明是错误的观点或修正自己的观点而不怕丢面子或有损自己的权威,因为越是这样人们越会尊重你,这从另一方面会增加你的权威。而有助于权威防止这第二类错误的方法很多,如学会反向思维或逆向思维,善于换位思考,勤于积累和听取别人的意见,不首先居高临下地宣布和肯定自己的观点,给别人留有发表意见或建议的机会,并从内心有诚恳倾听的心态,这样才会营造出宽容和群言堂的氛围,等等。

权威不是自封的,有正式权力也不能保证一定有权威,因为权威是赢得的,靠的是个人魅力和能力,而影响个人魅力和能力作用发挥的所有负面因素都应该是权威的敌人。上面我们分析了权威自身和外部两个方面的主要敌人,而要维持权威,使权威不断升级,要不断注意正视权威的敌人,竭力抑制它、甚至消灭它,才会不断滋养权威,使权威健康成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80-7610.html

上一篇:和而不同才是真正的和谐
下一篇:领导、雕塑与屋脊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4 20: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