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药经济报
核心提示:2013年,全球生物医药和健康医疗领域变化多多,笔者简短地将其概括为以下几个关键词:创新不断、资本热捧、产业重构、协同研发、内紧外松、生科更火、合久必分、前景无限。
2013年,全球生物医药和健康医疗领域变化多多,笔者简短地将其概括为以下几个关键词:创新不断、资本热捧、产业重构、协同研发、内紧外松、生科更火、合久必分、前景无限。
重磅项目告吹:决策很玄
2013年,多项临床试验晚期项目接连受挫,有的宣告失败而被迫终止,新药含金量(疗效)下滑,峰值销售额减少,黄金销售期缩短,企业的创新和就业指数也在降低。不久前,有学者对发表在1966~2010年间针对315起有安慰剂对照涉及多种疾病治疗的药物临床试验进行分析后发现:上世纪70年代,新药比安慰剂的疗效高4.5倍,上世纪80年代,疗效下降为不到4倍,上世纪90年代继续下滑至2倍左右。近10年的数据显示,新药的疗效只比安慰剂对照好36%。
导致这种尴尬的原因,业内有三种解释:一是过去开发新药比较容易,结果容易显现。二是参与临床试验的自愿者,病况越来越严重,多数因无药可治,而求助新药临床试验,碰碰运气。三是数据收集和分析手段质量改善,更精准地反映真实状况。无论这些解释是否合理,近10年上市的新药峰值销售额持续下降,这是不争的事实。凡此种种,都给药物研发公司带来严峻挑战。
新药研发失败率高达95%,药厂也想预见项目能否走到最后,但现实是,许多项目的前景无法凭动物模型和早期临床来判断,往往要到大规模Ⅲ期临床试验完成后,药厂才得知自己是踩了地雷还是挖到了金矿。
2013年,生物医药临床试验有许多坏消息。多起大型临床Ⅲ期项目遭遇失败,五大新药止步于Ⅲ期临床数据欠佳。它们分别是默沙东开发的调血脂药Tredaptive、礼来开发的抗肿瘤单抗药Ramucirumab、阿斯利康开发的内风湿关节炎治疗药物Fostamatinib/Onglyza、罗氏与pRed合作开发的糖尿病用药Aleglitazar,以及葛兰素参与ChemoCentryx合作开发的克隆氏症治疗药物Vercirnon。
[评]分析这些药物失败的教训在于,决策不够果断,未能在更早时间终止项目,或是没有找好更专业的合作伙伴,喜欢自己控制,反而误判。
研发投入缩水:看华尔街脸色?
药厂每年都会增加研发投入,但这种模式在过去10年越来越受到质疑。近年来,大药厂已不再盲目追加研发投入经费,而是不断缩减。
刚出笼的2013年跨国药企研发投入排行榜显示,罗氏以96.33亿美元居于榜首,诺华以96.19亿美元居次席,默沙东以82.5亿美元排行老三,强生以80亿美元位居第四,最大的药厂辉瑞的研发经费已退居第五,仅为79亿美元。其他企业为赛诺菲(67.6亿美元)、葛兰素(58.2亿美元)、礼来(55亿美元)、阿斯利康(52亿美元)和艾伯维(45亿美元)。
辉瑞合并惠氏后,一直在削减研发经费:2010年研发经费为94亿美元,2011年下降到90亿美元,2012年约为78亿美元,2013年估计在65亿~70亿美元。公司变大,研发经费反而减少,反映出企业对自主创新研发投入和产出不够自信或不太满意,宁愿削减内部研发人员和经费,做更多技术转让和并购。
罗氏研发经费投入较多是因为旗下基因泰克新药管线比较充足,临床试验投入巨大。默沙东和礼来虽然研发经费投入较高,但2013年遭遇晚期临床试验失败,进一步缩减研究经费成为必然选择。
过去几年,大药厂已裁减约10万名员工,主要为销售和行政人员。但近几年,由于企业瘦身,强调外包与合作,研发领域也成为裁员重灾区。去年10月,默沙东宣布要裁减8500人,多为研发人员,相当于10%的员工数,关闭在Summit的设施,将有1600多人失去工作。基于同样原因,礼来未来几年也将要裁减更多研发人员。
与此相反,生物科技企业则在火热招募人材,如这几年发展迅猛的再生元药业,近期要扩招2000多人,很多新型小公司也在招人,某种程度上消化了大药厂离职的人力资源。当然,也有生物技术企业正在裁员,Vertex药业因其抗丙肝药受Gilead和AbbVie等新品上市影响,销售低于预期,无法支持庞大的运营开支,不久前宣布将裁减350名员工,占公司员工数的15%。
[评]药厂削减研发经费的原因部分来自华尔街的压力。投资银行股票分析师最近调低了默沙东和礼来的股票评级,似乎与其研发投入比例高有关。而大幅削减经费、处置资产、剥离上市和控制成本好的药厂,股票受到追捧。这种做法是把双刃剑,长远来看,对创新有负面影响,提高研发效率的根本还是改变创新氛围,大企业不妨考虑在企业文化方面与中小企业杂交。
加强合作:没有永远的敌人
大药厂内部节流是为了有更多资源开展外部合作。过去几年,跨国药企不再重点开发重磅药、关注发达市场和传统小分子药物,而是从生物大分子、刚性临床需求、新兴市场层面入手,讲究开放式创新和研发合作网络及联盟,从外部找到更多机遇,进行协同创新。
安永国际曾建议,药厂应该与学术界和非盈利机构合作,在非竞争性领域开展更多开放式创新合作,分享数据与成果,寻求双赢或多赢,改善药物研发的效率和成功率。这一建议已获业内认可,跨国药厂与中小企业、学术界的合作越来越普遍而频繁。除了不断增加外包服务,大药厂还更多、更早地介入到早期项目合作开发中,过去不被看好的罕见病和孤儿药,也得到高度重视,赛诺菲收购健赞就是很好的证明。
大药厂的合作也在加强,过去的竞争对手逐渐变成合作伙伴。由于独立开发的项目遭遇晚期临床失败重创,为了降低风险和开发成本,礼来与辉瑞在抗炎镇痛药方面签署合作协议,阿斯利康与施贵宝合作开发糖尿病新药、与安进开发抗炎药物。由10家大药厂创建的TransCelerateBioPharma联盟致力于开发和分享临床研究者门户网及使用者界面、共同识别临床研究的合格选点和培训、制定临床试验点风险监控的方式和标准、开发临床试验数据的标准化管理,建立同领域可比性药物的供应模式,对研发创新大有帮助。
外来合作是对新药管线的最好补充。通常大药厂对药物R&D中的D更感兴趣。过去一年有很多合作项目在早期药物发现阶段介入,但仍有50%~60%的项目集中在临床开发阶段。
[评]通过合作,药厂可以同时开发更多在研项目,提高新药研发成功几率和上市产品数,这正是大药厂迫切需要的“硬通货”。
重心转移:生物技术热腾腾
大型药企对外合作重心越来越多地放在生物技术项目,不断寻求更多与生物药相关的合作或收购。生物技术产业的融资金额10年间增加了10倍,从2001年的105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1030亿美元。同一时期内,药企合作提供的资金从2001年的75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375亿美元。尽管2013年的统计数字还没出来,但药厂与生物技术公司的合作协议很多,涉及金额巨大,反映出药厂对合作伙伴的重视。
2012年,全球规模排名前21家药厂开发的生物药达429个,其中58%为单克隆抗体,罗氏的抗体候选药物最多,共有51个,葛兰素有50个,赛诺菲有40个。大药厂资助了约40%的临床开发阶段生物技术产品,最大的5家药厂包揽约31%的疫苗项目开发。
IMS的数据预测,2013年全球处方药销售额仅增加3%~6%,为十年来最低的成长率,主要原因是低价仿制药在欧美市场替代专利到期品牌重磅药,政府为了降低医疗费用,多采用仿制药,2013年美国处方药销售额约减少1.2%。不受价格限制的特色专科药和孤儿药销售额将大幅增长,2017年增加38%,达3000亿~3200亿美元。
新兴市场的处方药销售额会有两位数的年成长率,到2017年将增加34%。美国药品消费市场在全球范围的比例还会继续下滑,从现在的34%下降到31%。新兴市场的药品消费主要来自仿制药,这部分市场将继续保持较高的成长率,到2017年将占全球市场的36%。
2013年,孤儿药和特色药由于市场潜力大、定价高、利润好、开发周期和风险相对较小,成为投资者和大药厂追捧的项目。赛诺菲收购健赞后,销售形势很好。生物技术公司BioMarin专门开发罕见病治疗药物,目前已上市4个孤儿药,由于销售形势乐观,公司股价不断上涨,市值已超过百亿美元,当然这也可能与大公司收购传闻有关。
[评]抗体药开发过热,还是仍有开拓空间?也许新的治疗药物,全新靶向和分子实体还会有变化,抗体药物的局限性或许会被新一类给药方式和作用机理药物部分取代,RNA干扰和再生医学的实质性进展,也许会给我们一些解答。
股市火爆:副业小试牛刀
2013年,生物科技产业遇到资本市场的兆丰年,表现为股市繁荣、融资兴旺、IPO火爆,这是多年未见的资本盛市。生物技术企业IPO掀起一波波高潮,这是近30年来最火爆的年份之一。融资数量和上市公司数目较前几年大幅提升,不仅企业融资多,有的企业上市后表现很好,有的在路演时就受到热捧,IPO股价可在高位发行,这让憋气多年的生物科技风险投资者扬眉吐气,获益颇丰,不仅刺激了生物技术产业的投资者,也对生物医药风险和私募基金募集带来刺激和推动。
去年,生物科技创投活跃,截至11月30日,全球生物科技风险投资金额达115亿美元,同比增加2.1%,其中美国风险投资金额为88.5亿美元,同比增加4.5%。
传统VC投资在IPO热潮带动下又有新的行情,许多风险投资者在这一波IPO行情中赚到了钱,目前正在扩大融资和追加投资。过去因为投资周期长、风险大,有的创投不愿参与早期项目和公司投资,使投资早期、初创期企业的风险基金总盘子有所下滑。去年,类似第三岩创投和其他几家专注于生物科技早期创投的资金陆续募集到大笔资金,使VC圈的投资氛围有很大改善。这几年,跨国药厂积极参股传统风险基金,以LP身份间接参与,也有的自设企业创投,增大对外股权投资力度,这也许是对企业早期创新研发不足的妥善补充。
大药厂砍去诸多研发项目、经费和人员后,部分资金用于股票回购,旨在拉升股价。另一部分资金主要用于并购和企业创投的对外投资。2013年,默沙东和葛兰素都加大企业创投资金投入,还积极参与专业创投的LP参股。
[评]药厂以投资形式参与创新研发,从投资回报率和风险控制来讲,很实在、高效和低风险。但药厂毕竟不是投资公司,创新研发仍然是企业成长的核心动力,这不是仅靠养一支投资管理队伍或BD高收就能解决的。离开主业,将会失去自己的品牌和行业地位,这是CEO们不喜欢看到的事情。
资本市场水涨船高,IPO火爆,公司被不断溢价收购,多少让生物科技领域有点泡沫和估值过高。如果跨国药企和新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在未来的临床开发遇到挫折,一批企业的股票业绩和后续融资可能会受到影响,所以越是在资本浮躁、股市高潮的时候,企业越要冷静和务实,开发新药风险太高,要想看出谁是最后的赢家,只有比拼创新活力和效率,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剥离瘦身:小资产逆袭
2013年,很多跨国药企在做减法,过去追求规模和多元化,现在讲究资产质量和投资回报率,不断进行资产重组和整合,关停并转多个部门和项目,除了裁员和削减经费,另一大动作就是资产剥离,将不同业绩、发展潜力和风险的业务部门剥离上市。
雅培旗下的新药研发公司剥离成为独立公司AbbVie,这个举措非常大胆。从本质上讲,这也许是“换汤不换药”,但就资本运作而言还是有价值的。公司一分为二,雅培变小,AbbVie市值已达800多亿美元。
辉瑞的动物保健业务部门剥离单独上市,募集22亿美元,受到市场追捧,该公司剥离上市后股价基本在30多美元,比较坚挺,市值也在150多亿美元,市盈率反而有40倍,比辉瑞的股票还高。
另一方面,大药厂有上百个新药研发项目,其中一些项目因为种种原因,不受重视不能立即投入研究,但涉及公司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美元的历史投入积累,又不可能完全放弃,如何盘活这些项目?在这方面,大药厂想出了一个开放式创新策略,即把这些研发项目的资产剥离,转让给VC/PE支持的创新公司。大公司可以参股,也可以少量投钱,获取未来回购和商业化权利的优先权。这种模式已在辉瑞、默沙东、礼来、葛兰素和罗氏等大公司普遍实施,培育了不少特色药公司。运气好的话,几年下来,只要临床试验结果良好,这些企业可以单独上市,实现创业者(有时就是大公司的前雇员)、投资者和大药厂的多赢。
[评]盘活闲置项目可以动员更多的专业资源和资金,发掘在研新药的潜在价值,可望在某些未被满足的临床领域培育出高收益的好项目。
展望>>>
2014年,生物医药界将在动态变化中继续成长。从创新研发角度看,业内将会有更多开放式创新与合作,会有更多突破性新药和医疗技术产品问世。专利悬崖让部分企业面临巨大压力,外部合作和并购将成为主流趋势,已经盈利和有产品上市的中型生物技术公司将成为收购目标,收购规模通常在50亿~100亿美元,技术转让合作会有更多5亿~10亿美元的交易,关键看产品和市场定位。
整个医药市场会有更多模式创新,包括在移动医疗、个性化治疗、基因诊断、再生医学及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方面会有所建树。有眼光和耐心的投资者和有开拓精神的企业家,仍有很多挑战和机会。
(此文已发表在医药经济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3 01: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