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anyunzha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uanyunzhai

博文

家书178 池田大作与钱德拉的对话

已有 2710 次阅读 2013-12-9 16:45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前回提到池田大作和保林的对话,借机把从前读过的《畅谈东方哲学--池田大作与钱德拉对谈录》温习一遍,择一两段讲给你听。

  这次参与对话的洛克什钱德拉(Lokesh Chandra)是印度佛教学者,曾师从印度籍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

  钱德拉和池田大作的对谈是围绕东方文化展开的。对于佛教的兴起,他们回顾说,释尊时代到来之前,婆罗门教已经沦于形式化,释尊则志在仪式内在化,即内在生命的磨练。因此,包括奥义书等在内的婆罗门教经典所倡导的精神与宗教主轴,

都传到释尊的精神中,而不是那些堕落的圣职者身上。当时,执行仪式者是婆罗门,但仪式所需的供养却是刹帝利(就是王族),后来,王族就塑造出一套有哲学性的根本原理,也就是梵。这种哲学被佛教传承下来了,也就是说,佛教是在婆罗门教经典的滋养下产生的。

  就佛和佛教,他们指出,当年的释尊并没创造新的法则,只是发现真理。佛不是创造天地的神,只是发现真理后,为了让众人皆能实践而率先实践的人。佛教的目标是成佛,成佛是追求自我实现、自我完成。这个自我实现不是观念上的,也不是自我满足,它是在现实世界里,依照本身的条件体验人的价值,以奉献他人来体会人的价值观,即所谓的人性革命。

  佛教的向外传播也叫弘法。他们指出,阿育王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就已经跨越国家界限,以提升民众精神和生活为其最终政治理念。阿育法大力向各地弘法,弘以“尊敬长者,对亲朋有礼,坚定信仰、尊重所有的宗教、自律、公正和亲切”为主要内容的法,认为“法拥有普世价值,人人皆可共享”。

  佛教的对外传播主要有两条线。北传一线由北印度经中央亚细亚传入中国,然后到了朝鲜和日本,这是大乘佛教(Mahayana,摩诃衍那);南传到斯里兰卡等国的是小乘佛教(Hinayana,希那衍那)。强调救度他人的大乘佛教传入中国后,发展出不同流派,包括法华宗、禅宗、华严宗、净土宗等,池田大作的创价学会尊奉的是法华宗在日本衍生的新支派日莲正宗。对话中,池田大作和钱德拉称赞了大乘佛教。

  钱德拉认为,释尊入灭后,后人在构建理论时,把原本是“人”的释尊神化了。你知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大乘佛教的名言,钱德拉解释说,大乘佛教提出空这个概念就是为了打破概念的束缚,以便完整准确地理解释尊的思想,“部落佛教为易于理解法理,将假设的概念视为实体,处处受束缚,为了打破这种思想,大乘佛教便强调‘空’的概念”我的理解是,空指的是一个既不等同于现实世界的具体事物、又无法用已有的概念语辞表达的客观现实。

  有着西方文化背景的基督教是目前世界上的强势宗教,基督教强调的爱和佛教的慈悲有相通之处,但钱德拉指出,基督教的爱只施与爱上帝者,而佛教的慈悲则具有普遍性,不分信仰。在爱的普遍性上,佛教胜出一筹。我希望你能因着求学的便利,花些功夫了解基督教,细细体会,这样,既能更深地了解西方社会,特别是美国社会,反过来,又利于了解东方社会的特点。

  佛教缘于印度,兴于中国。钱德拉比较了中印两国文化,认为中国讲求国家文化,印度注重圣人文化,中国强调道德和社会伦理,印度以启发崇高的自我意识为目标。这话挺经琢磨的。他也谈到佛教对中国的意义。指出,佛教传入中国,打破了中国以自为是世界中心的想法,为中国传统注入了新的深远性和超越性,也带动了表现哲学性思考的语言能力的发展。同时,佛教经中国人之手,也变得更注重实际。这场曾经的中外文化的碰撞轰轰烈烈、意义深远,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后来的发展走向,你现在经历的是又一个伟大的时代,中国与西方在广度和深度上正经历前所未所的大碰撞,就算做不到学贯中西,也不能执其一端,视野狭窄。

  当着池田大作的面,钱德拉着实地夸赞了一番日本。他说,日本是非凡的文化大国,日本人比印度人怀有更崇高的人生观、生命观。他称赞池田大作一心想将现代人类的生活和价值观结合在一起,努力推动把“以商业主义为中心的社会”改变为“以崇高价值观为中心的社会”的运动。我想,这绝不仅仅是客气话,当年汤因比也曾单独列出日本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本这个国家,不仅物质发达,制度完善,它的独特文明也颇具可学之处,尽管中日两国有些纠葛,而且当下两国民众对立情绪还挺激烈,但眼光要长远,思考要冷静,该学人家的要学好,学透。有时间的话,和日本留学生多交流,多了解他们,建立起跨越歧见的友情。

  钱德拉指出,若想学习外语,就必须对该国的文化感兴趣,池田大作补充解释说,必须融入该国的世界。这话也录给你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14669-748378.html

上一篇:家书176 生活的艺术
下一篇:家书179 话说林语堂
收藏 IP: 61.164.36.*| 热度|

1 李琼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0: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