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天使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pzhai 一直研究昆虫迁飞,弹指间已经知天命,自己也成了个迁飞的虫儿

博文

说凤阳道凤阳

已有 9071 次阅读 2007-9-2 23:55 |个人分类:生命的行走|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就有九年荒。”

就是从这首凤阳花鼓知道凤阳的-那地方很穷。所以也殃及了对安徽的印象,总觉得安徽那地方都很穷。就像我给人家讲我是河南人时,几乎所有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河南很穷哦!其实,我老家所在的豫西北在河南还算顶不错的地方呢 :-)  所以去安徽选点时,高速公路两侧那山水风光让我着实耳目一新,鱼米之乡啊!我们在安徽定的三个点都是挺不错的地方,徽州和怀宁在皖南,凤阳在皖东北。

凤阳古为淮夷之地,春秋时名为钟离子国,隋称濠州,历唐、宋、元三朝未变,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朱元璋为家乡赐名“凤阳”沿用至今。

凤阳的确是个好地方,古有“帝王之乡”之名,朱元璋登基第二年,在凤阳营造了中国第一都城——“大明中都皇城”,成为后来南京、北京故宫的蓝本;今有农村改革“大包干”发源地之誉,从30年前小岗村的分田到户开始,引发了20世纪末叶的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这场改革涉及整个中国大陆农村,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但小岗村虽然领了风气之先,经济的发展却并未走到前列。做个体经济的温州农民富甲天下,坚守集体经济的南街村农民也发展起来了,同样搞集体经济的苏南(以华西村为代表)更是声名赫赫。不过,凤阳人已经在奋起直追了。他们知道全靠农业富不起来,所以现在是三管齐下,大力发展水泥、石英砂产业和旅游业。

凤阳矿产资源丰富,是中国三大建材基地县之一。境内已探明的有石灰石、石英石、大理石、蛭石、石棉、白云石、金、银、铜、铁、锰、钼、锌等矿种达26种,其中石灰石、石英石远景储量分别为100亿吨和109亿吨,储量、品位均居华东地区之首。目前,全县从事“两石”开采、加工、经营的企业400多家,年产各种型号石英砂500万吨、水泥300万吨。其中石英砂的产量占中国大陆年石英砂生产总量的28%,且含硅纯度高达95%~99.8%。凤阳年产玻璃器皿六万多吨,保温容器一亿只以上,规模居亚洲前列。

凤阳是安徽历史文化名城,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文物古迹众多,文化遗存丰富。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是明代最早兴建的一座都城、陵寝,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故宫就是以中都城为蓝本兴建的。以江北第一洞韭山洞(溶洞)、佛教古寺禅窟寺和卧牛湖为中心的自然风景区被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鼓楼台基、龙兴寺和古钟离城遗址均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凤阳小岗村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凤阳基本形成“北人文、南自然”的格局。凤阳文化底蕴丰厚,“凤阳花鼓”国内驰名,民间艺术“凤画”深受人们的喜爱。故凤阳有“改革之源、帝王故里、花鼓之乡”的美名。

凤阳东北有二水入淮,一为东濠水,一为西濠水。濠水便是智水,当年庄子与惠子曾同游濠梁观鱼。一日,二人同游于濠上,见一群鲦鱼来回悠游,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这段对话,对中国古代思想、哲学和文学都产生过重大影响。庄周与惠施对话之处,又称“庄惠钓鱼台”,其实就是临淮镇南郊的一个土堆,据说在上面站一站就能够灵光闪现产生思想

我们的凤阳点以凤阳植保站为基地,胡高、孙启花两位研究生就住在植保站里。凤阳植保站是国家级病虫测报区域站,自己有一个独立的小楼(内有实验室和相应的仪器设备)和相当大的空间(院子里设有小型气象站、网室和测报灯),且财务独立,这是很多地方都难以达到的。很多区域站在中央经费的支持下盖起了办公楼,但立即被上级机关(农委或农业局)给占了去,区域站自己顶多能用上一层的空间。植保站里两个站长三个兵,工作干得有声有色。真希望每个区域站、每个植保站都能像他们这样,有空间、有设备、有数据(系统的)、有成就。

凤阳真是个好地方哦!有如此厚重的文化遗存,有如此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勤劳智慧的凤阳百姓,凤阳的将来定如那五彩金凤一飞冲天一鸣惊人!

 

凤阳县城的四凤飞天

路灯的中国结造型别具一格

 

凤阳植保站的两层小楼。这楼盖的不大(上级机关不够进所以也就不进了,聪明!)也不小

凤阳植保站大门

 

凤阳植保站_好大一个后院_1

 

凤阳植保站_好大一个后院_2_仓库

 

凤阳植保站_好大一个后院_3

 

凤阳植保站后院里的小型气象站

 

凤阳植保站后院里的网室

 

凤阳植保站后院里的测报灯

凤阳植保站大门外的土路上铺的都是石英石

 

凤阳植保站大门外的土路上铺的都是石英石,若是将其打磨雕琢一下做成工艺品或什么小玩艺儿,不是可以大大赚钱吗?可凤阳人看不上这些碎石头的,这东东在凤阳这地界可太稀松平常了。

凤阳植保站二楼,孙启花就住在会议室

孙启花的住处

办公室里_张立文与胡高_胡高晚上就住这间办公室

 

办公室里_柏新盛与孙启花

 

 凤阳植保站二楼,值班室成了他们的厨房

田间查虫_刘站长和胡高

田间查虫_柏新盛和胡高

 

田间查虫_吴怀刚和胡高

 

田间查虫_刘洪应 柏新盛和胡高

 

田间查虫_孙启花

 

乡民们围着沈言根站长(左四)七嘴八舌问害虫防治事

值班室厨房_8月23日我们买了菜蔬肉蛋,面上调查回来后,三位女将下厨做了17个菜,大家就在办公室里温馨聚餐,喝了不少酒哦!

 

小孙打下手

 

怎么样?挺丰盛吧?

 

沈站长一家

 

刘站长夫妇

 

他们仨

 

他们俩

 

小孙吃得好开心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5-6791.html

上一篇:品味夕阳红
下一篇:遭遇professional问题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12: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