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叟王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王铮 中国科学院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兼华东师大、中国科大教授

博文

中国发展中可能面临的资源环境危机挑战

已有 6931 次阅读 2007-8-13 08:06 |个人分类:中国发展问题|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按:本文是200511月王铮、朱艳鑫执笔完成的报告一部分,它的部分内容与其他东西结合,已经发表在2005年的《科学时报》上。但是这里的节能减排问题是新增加的,这部分内容是吴静、朱永彬协助我完成的。

理论上讲,每个国家都面临危机的挑战。王铮(1998)对中国古代经济史的研究指出,由于资源供应能力的限制,中国古代盛世发生在出现危机爆发之前,实际上盛世孕育着不太平。同样,现代中国经济存在着潜在危机因素是正常的,只要我们积极应对,我们就可能克服危机。

本文仅仅就我们的认识讨论中国面临的可能的资源环境危机,希望成为警钟之鸣。

 

1 概念

资源环境危机是一种可能长期存在的危机。它存在两种类型:第一,由于经济发展,资源供应不足导致经济危机,例如常见的能源危机,另一种是由于环境变化导致的原来社会经济结构不适应导致的危机。例如,王铮、周清波等(1994)年提出由于1820年附近的气候突变,导致粮食产量下降10%左右,引发了中国的经济危机。

资源供应不足的危机其直接的影响就是经济过程缺乏资源投入,在短期均衡系统中,它意味着经济系统的价格波动。价格变动引起物价上涨会带来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这往往是危机直接原因。价格上扬还导致资本周转慢,从而带来增长率降低、就业量降低,社会经济危机开始孕育。如针对2005年的石油价格波动,吴静、王铮等模拟了石油价格飙升对我国经济冲击。他们的做法是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分析系统,对石油价格飙升这一宏观经济现象进行了模拟。模拟中,假设国际石油价格上升20%的情景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暴涨的油价将使国内物价指数上涨0.26%,GDP减少0.1%。

发展导致资源供应根本性的供应不足是资源环境类型危机的一种形式。1994 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布朗(L . R. Brown) 发表了一篇题为《谁养活中国》的文章就代表了对这种危机的认识。根据Brown 的分析,中国在21 世纪的缺粮将达3. 18 亿吨。从而动摇世界粮食安全。Brown的文章发表后,陈百明(1996) ,李岳云(1996)、李荣生(1996)等,对中国土地资源的粮食生产潜力做了较全面系统的分析,认为只要采取适当的措施,中国是完全能够自己养活自己的。针对这些意见,1998 7 , Brown 又发表了题为《中国水资源的匮乏将动摇世界粮食安全》的文章,文章认为导致中国粮食不足的主要原因,耕地不足仅是一个方面,水的匮乏则是致命因素。未来工业和城市将迅猛发展,用水量也会剧增,由于大量的农业灌溉用水被转变为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地下水的枯竭及水质污染的加剧,导致农业灌溉用水匮乏。水资源危机是继耕地危机之后自然资源的第二危机。

环境演变也可能导致危机。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在2001年指出,近百年来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并对全球的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系统产生明显和深远的影响。目前我国流行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主流的认为气候暖将导致中国的农业生态条件恶化,出现资源供应不安全。它的根据是数值模拟,具有科学性。对它的批评认为由于模拟系统中许多机制不清楚,用经验公式代替了机理方程,因为经验公式是局部观察的结果,所以模拟结果未必可信。另外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历史时期的气候温暖期农业生态条件好,形成了中国的“强汉盛唐”以及宋代的繁荣,因此气候变暖对中纬度国家可能是有利的。对它的批评认为地球系统是演化的,历史的经验未必合适。我们认为即使这种可能性存在,由于全球性的变化,农业种植带要特征,工程环境条件变化,海平面上升,再就是国际体系内部的调整,也可能导致跨国性经济危机影响中国,因此还是稳定气候为好,必须控制气温上升在一定的幅度内。。

 

2 可能的危机

从区域上看, 我国北方水资源贫乏, 南方水资源较丰富。长江及其以南地区的流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36. 5% , 却拥有80. 9%的水资源总量; 西北内陆地区及额尔齐斯河流域面积占全国的63. 5% , 拥有的水资源量仅占4. 6%。在我国经济核心区中,长江三角洲从水资源总量上看,只要采取一定的开源节流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减少水污染,减少水量的消耗,该区未来经济发展的目标完全可以实现。京津唐地区却存在严重的水资源问题,在目前北京的产业结构体系下,水资源限制使得本区经济发展难于实现预定的经济目标。在我国几个大区中,由于人口、经济规模的不同,在比较水资源供给与需求后,华北地区、西北地区水资源均为紧缺区。目前华北地区的用水量已经达到它水资源总量的60%左右,要开源几乎很难。西北地区的用水量已经达到了资源总量的41%,在一个土地广袤,居民分散的地区,这样高的水资源利用率已经接近了极限,所以西北地区首先需要集中人口,其次是调整产业结构。我国各区域在下一阶段的发展中,均存在水资源瓶颈,开源节流和产业结构调整是突破这个瓶颈的两个基本条件,缺一不可。首先是华北地区,其次是西北地区存在水资源引发危机的可能性。

我们前面强调过环境变化增加了危机出现的可能性。对于中国来说,当前最重要的是面对全球变化会不会出现粮食供应安全问题。1994 年,ResenzweigNature上发表文章讨论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的粮食安全问题,国内的一些学者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如唐国平,李秀彬,Fischer2000)。王铮,郑一萍(2002)研究了具有不确定性全球气候变化条件和技术进步努力的条件时,他们通过数值模拟得到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1)        2025年,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我国不提高人民的食物消费水平,保持在1990年水平(水平1),国家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但是,事实上,人们总是希望能够不断提高包括食物消费在内的消费水平,实现中等发达消费水平(水平2),那么供应缺口在7%左右,由于这个缺口比较小,我可以通过国际市场来弥补。

(2)        2050年,我国粮食安全可能出现两种状况:如果计划生育政策实行良好,我国在水平1或是水平2上,都不会出现粮食安全问题;如果人口失控,在不提高人们食物消费水平的情况下,出现粮食安全问题的可能性也不大,但是如果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水平2),就会产生粮食安全问题。实际上,我国目前局部地区人口是失控的,所以将来我国的粮食供需比会在0.921.04之间摆动。显然,控制人口仍然是我国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

能源供应方面,中国能源的现状是能源储量和能源生产以煤为主;石油和天然气在能源构成中的比例低下;煤炭储量可观,但品质不高;能源生产增长迅速;能源短缺,尤其是清洁能源短缺,清洁能源危机将会长期存在(付融冰,2005)。我国煤炭资源探明程度很低,另外尚未利用的经济精查储量中86%分布在干旱缺水、远离消费中心的中、西部地区,开发、运输和利用的难度势必加大。1980年以来,我国的能源总消耗量每年增长约5%,是世界平均增长率的近3倍。中国的能源储量与未来几十年的发展需求之间已经存在一个巨大的缺口,而且这个缺口将越来越大。而在石油需求上,我国已从石油输出国变成石油进口国。我国今后新增的石油需求量几乎要全部依靠进口,到2020年前后,我国的石油进口量有可能超过3亿吨,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油品进口国。王铮,蒋轶红(2005)计算给出了中国未来50年的能源消耗需求,估计到2050年能源消耗达到35亿吨,但是考虑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计算表明2005年实际碳消费14亿吨标准煤,2050年实际碳消费25亿吨标准煤。这个数据超过了我国的生产能力,意味着我国为了经济增长时刻受到能源危机的威胁。

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依赖比发达国家大得多。2001年,中国终端能源用户用在能源消费的支出为1.25万元,占GDP总量的比例为13%,而美国仅为7%。从能源利用效率来看,我国单位产品的能耗水平较高,目前8个高耗能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平均比世界先进水平高47%。(冯飞,2003)。

电能是优质、清洁、高效的一次能源,在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获得最普遍最广泛的应用。但电能供应不足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的制约因素,工业因缺电开工不足,城市居民区经常拉闸停电,农村缺电尤为突出,农业机械用电短缺(付融冰,2005)。而电能供应不足会使经济受到很大影响。

 

3 节能减排的艰难性

面对资源环境危机,我国政府积极推进节能减排政策。我们知道在最近两年,节能减排指标没有达到。为什么没有达到呢?因为能源强度即生产单位GDP的能耗与产业结构有一定关系。基于中国的产业结构水平,在平衡增长的情况下,我们模拟表明2003年以来我国对应平衡增长的最优增长率与实际增长率接近,最优增长率应该为9.96%10.13%10.16%,这三年年的实际增长率分别为10.00%10.10%10.20%,换言之我国实际增长率略在理论上的最优增长率附近,经济系统运行在平衡轨道上增长。但是因为国际能源价格涨价和增长尾效作用,2006年的理论最优增长率应该为9.34%附近,我国实际上2006年实际增长率达到10.7%,这个1.36%的差距,反映了通过通货膨胀维持了一个更高的经济增长率,这就使得我国2006年的经济增长偏离了平衡增长轨道,出现了经济风险。2006年的实际的情况是,为了维持经济增长的能源需求,国内一些企业加大了能耗与排污。同时一些学者盲目提出用生物质能源代替化石能源,在人类的非完全理性思维下,人们对粮食供应安全感到担心,导致了粮食涨价,粮食涨价又增加了粮食供应安全的考虑,这样我国就加强土地控制,土地控制带来了2006年下半年和2007年上半年房地产的涨价,房地产涨价带来了全面的物价上涨和股市动荡,而且这个危机链比较敏感。

面对这种情况,要截断经济危机链,另一方面要加快技术进步,不然就会发生经济危机。技术进步光靠号召不行,要调动企业的积极性,需要征收能源消费税,逼着企业改进技术节能减排。企业节能减排靠说教不行,靠突击检查收效甚微,只有与他们的利润挂上钩,才会积极。我们的模拟表明,能源税起点可以很低,但是一段时间内要以指数形式增长才能有效曾经通过技术进步实行节能减排。

一些学者认为,没有绝对糟糕的危机,只有绝对糟糕的危机管理。节能减排暴露了我国经济增长中的潜在危机,面对这个潜在危机,我们可以通过政策模拟,寻找到规避危机的最优增长路线。有证据表明,坚持技术进步推动下节能减排,我国近年略大于10%的增长率,可能维持下去。

4 加强政策模拟很有必要

    面对可能的危机,当务之急是加强政策模拟,在国际上发达国家就走了这条路。在发达国家,他们纷纷开发面向国家经济安全的政策模拟器。以经济计算为基础的宏观经济政策模拟器之所以为各国重视是因为冷战后的世界经济一体化使得各国的经济竞争加剧,建成系统政策模拟器成为国家的新“核武器”。中国自加入WTO后,国际贸易成为主要的经济活动,在国际贸易方面,发达国家通过计算机模拟经济政策,与我们作贸易交锋,我们的经验方法显得如当年冷兵器对火枪。在涉及国家长期发展的粮食经济政策、气候保护的经济政策和金融市场管制等问题方面,西方国家通过经济计算得出对他们有利的政策和方案,在国际谈判中与我们讨价还价。模拟只所以必要,这是因为经济复杂性是一种普遍现象。尽管解析方法不可忽视,但到目前为止认识经济增长复杂性的主要手段还是经济计算基础上的政策模拟。加强政策模拟很有必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11-5916.html

上一篇:中国经济安全的水管理问题:管治与政策模拟
下一篇:水文地理学家贺宝根教授在妖魔化教授中的思潮面前唱响了生命的赞歌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4 20: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