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科学网,本人有重大新闻事件发生。
我这4年来一直在科学网上待着,就是为了这个重大愿望啊,我也不贪心就许下了这一个心愿啊,兄弟姐妹们,居然它在本周实现了。
先稍微扯远点,大家可能都知道我有足够的能力上科学网文字版的头版头条。这个事情按照俺们比较谦虚的官方说法,是这样的——
俺一天能写50篇博文,且这50篇里的每一篇都具备上科学网头版头条的实力(选题+形式+内容+文笔)。
对于俺们这个小小的能力,很多了解俺的人都点头称是,说确实如此,嘿嘿。
所以,俺们一天写上它10篇8篇,那才发挥了俺能量的10-15%罢了,而且有些博文俺们还要一定写成那种不具备上头条的样子,这个也够难为俺的。不这样做,整个科学网就会成了“陈安和他的朋友们的博客”了,危险啊危险。
但是,俺有一个心病啊,这个心病就是俺们拍的照片为什么就不能上科学网头版头条呢?所谓图片的头版头条,其实就是左上角那个小框框,连张玉秀都上了好几回了——凭什么她就能上呀!
这周,俺们拍的老北京系列14张照片终于上了头版头条了,俺们这个乐呀——这基本算是俺在科学网上的最大期望了,实现了还不得高兴高兴。
俺觉得这个期望就如同中国人对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期望一样,一直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可是,俺的朋友,大漠孤魂、曹大侠、甚至臀部被俺拍得极其舒服的李学宽摄影小师,居然都不对俺进行祝贺,咋回事?
俺觉得有以下原因:
A,摄影技术太差,其实连俺自己都觉得好几张都拍模糊了,更不要说艺术了,那是一点都没有的;
B,设备太不专业,俺其实是用iPhone拍的;
C,构图思想混乱,这些图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俺们都木有想明白;
D,主题内容散乱,连个顺序都没有怎么排就放上去了;
E,甚至连照片清楚都不能保证。要说模糊也算是艺术的一种形式,可是俺的照片模糊的不是艺术。
这些都是俺这个对摄影技术和艺术一窍不通的人都能总结得出来的,如上述几个设备、技术、艺术三派合一的家伙更是看不上俺的照片了。
而所以如此,和俺在这方面一直不努力有极大的关系
1,从来没有想过自行认真研习一些摄影的基本技术
2,也从来没有想过去拜师学艺
3,从来没有买过相应的书籍,即便是从网上学习也没有过
4,从来没有想过去购买看上去差不多的设备
5,从来都不接受专业性的评述和批评
6,照片被耻笑后从来不去思考自己的原因
而再想中国人所以老是得不了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其实大致也是类似的几个原因:
一,从来都想着也许能碰上一回,而不去从基础层面上开始努力;
二,从来学习西方和日本的时候都不够认真,不亦步亦趋地学,老想强调中国特色,投机取巧,其实科学从来没有什么地区特色;
三,从来不私下里向人家大科学家学艺,而是关在自家屋子里自得其乐,也许还耻笑人家的大科学家呢;
四,设备虽然购买了最好的(很多人的经费比美欧的牛科学家还多),可是不怎么认真使用,天天发愁怎么抢钱花钱而不是用钱【这一点还不如我不买好设备呢,至少还算得节约吧】
五,请来的诺贝尔奖大师从来都不是真要从人家身上取经,请来就是为了摆设,让他们集体站台为我们长面子,乃至这些人终于知道中国人其实并不真想认真学习科学和创新的笨方法,而是一心只想得奖,他们只好拿过高额的讲演费和机票报销费用之后摇头离去;
六,每年得不到诺贝尔奖都想着也许明年就能碰到了呢,根本不反思体制机制的根本性原因,同时老是觉得杨振宁们得过奖,说明咱们中国人本来是很行的嘛,而不看杨振宁先生当年在美国的学习经历和付出的艰辛努力。
我天天做梦要上科学网照片的头版头条,终于上了,可是同行评议(即便不是那仨家伙,而是张玉秀呢)依然不认可我,所以上了头条也没有用,这只能算是科学网编辑MM们可怜我最大的梦想帮我圆梦而已。
中国人天天做梦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即便哪天终于得了,可是国际同行对着我们的“科学创新”能力和实力依然会摇头(暗地里则可能是嗤之以鼻),所以即便得次奖又能如何(当然,连一次都还木有呢)?!不够丢人的,也许还不如不得。
俺们如此反思,还算得深刻不?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483-572597.html
上一篇:
包公的近期新笑话,因为俺也很黑,所以得多看下一篇:
【机制的故事20】在分发救灾帐篷时怎么排队才可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