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给我们留下了诸多管理方面的启示。
有一个分发帐篷时的排队故事深刻告诉了我们在应急状态下怎样管理才真正有效。
大家应该知道,帐篷一定属于重要的救灾物资,那么在汶川地震时,帐篷究竟重要到什么地步呢?可以这么说:它比吃饭穿衣还重要。因为地震的主震发生后,往往会有余震,且人们在主震过后早成惊弓之鸟,不可能继续住在原来的房子了,即便房子还没有倒塌。
但是,地震后的天气异象又是常见的,汶川震后很快就是大雨滂沱,你就可想而知帐篷究竟有多重要了吧!
问题:怎么分发帐篷?
一开始的时候,当帐篷到来前,管理人员会安排大家先排队,而且“老弱病残孕优先”。好,队排好了。
帐篷运到了,卸车了。你再看,队伍完全乱了,现场顿时不可收拾,你再大的嗓门喊也没用。
最后,一定是青壮年率先抢到帐篷,每次均如此。把负责人员给愁坏了——如何是好?
终于想到了一个妙招,告知大家帐篷到来后不再排队,但是,有管理人员在四周分散站好,而当大家抢完帐篷要离开的时候,让他们分别停住,问下你们家还有几口人,如果一个帐篷可以允许N个人使用,而你家只有M个人,则此时安排另外N-M个人跟你走,这个帐篷同时归属你们一起使用。
因为帐篷在手,人们的道德感重新回来了一部分,所以,很多人不好意思拒绝这样的合理要求,于是,每个帐篷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
不排是排,排是不排。
排队这个维护秩序的基本机制在应急状态下往往是无用的,尤其涉及到关系睡觉安全这类最基本需要的时候,排队机制往往失效。
那么,如何达到我们的目的,或者说,我们管理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排队本身不是目的,把帐篷分发得利用价值最大才是目标,认准这个目标去设计实施更好的管理机制,而不是硬性地按既定秩序排队,一定是聪明的管理者必然要面临的难题。
而经过了混乱,终于在帐篷分发问题上达到了有序,是教训,也是经验,值得我们记取。
在海地首都太子港的巨大地震后的救灾工作中,因为分发食品等的混乱状态难以遏制,每个人分到手里的食物过一会就可能不再属于你,可谓混乱不堪,因为政府维持秩序的人手明显不够,最后只好开始动用所谓的“私刑”,都无法遏制眼睛发绿的灾民。而所谓“私刑”,那就是如果谁在现场捣乱,由临时的行刑队立刻打死,或至少现揍不赊,绝不客气。
也就可见,秩序之为机制设计目标,真正实施时往往是血淋淋的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483-572922.html
上一篇:
中国人想得诺贝尔奖与我拍的照片上科学网头条:其理一也下一篇:
由眉头一皱到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