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次去皖南旅行,同行的旅伴在车站买了些奇异的干果,上车后拿出来显摆,当时我们这些北方人谁也不知道那是什么,于是便凑过来尝鲜。这些干果呈棕色,椭圆形,一头儿钝圆,一头儿稍尖,近一寸长,剥去外皮,里面有个果仁,吃到嘴里,既不是榛子味儿,也不象松子味儿,而是一股特有的清香松脆,不一会儿便分食一光。这时,邻座一位热心的当地小姑娘告诉我们,这就是香榧子,是山里榧树的果实,炒熟后可以吃。哦,香榧子,当时只觉得它的名字怪好听的,而且味道也不错。后来,我看到了真正的榧树,那是一种针叶树,样子有些象杉,婆娑的细叶被覆蜡膜,坚韧质硬,不仅树形美观、枝叶繁茂,而且四季长青,终年不萎。再后来,学起了医科,又知道这香榧子不仅是好吃的干果,而且还能入药。
香榧子入药又叫榧子或榧实,中医主要用作驱虫,它能有效地治疗绦虫、钩虫、蛔虫、蛲虫等引起的多种寄生虫病。南北朝时,名医陶弘景就有用榧子治疗寸白虫病的记录。“寸白虫”即绦虫,幼年时生活在猪、牛等动物的肌肉、内脏中,当人误食含有幼虫的不洁肉食后便可感染,发病后可出现消瘦、乏力、腹痛、腹胀、便下白色节片等症状。《外台秘要》中说,“用榧子一百枚,去皮,火燃,啖之,经宿,虫消下也”。现代则常用榧子与南瓜子、槟榔等配伍使用。药理学家在研究过榧子的驱虫成分后发现,榧子用以驱除钩虫的效果最好。钩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以吸食血液为生。它的幼虫——丝状蚴生活在泥土里,当人体接触到含有幼虫的泥土时,丝状蚴就迅速钻入皮肤中,先是随血液循环到达肺部,然后顺着气管、咽喉,进入消化道,在肠中发育为成虫。钩虫能引发严重的贫血,使人出现面色萎黄、皮肤干燥、浮肿、稍加运动便头昏气短、浑身乏力、心悸,并伴有善食易饥、腹胀、腹泻等症状,少数人出现嗜食生米、泥土、菜叶等“异嗜癖”。治疗该病可在每日晨起空腹时用炒熟的榧子仁30~40个嚼服,患者多在连服一个月后粪检虫卵消失,若在服药时随吃生大蒜2~3瓣,则效果更好。榧子滋味甘美,富含脂肪,用其嚼服,不仅能够驱虫,还能润肺、润肠,且具有副作用小、不伤脾胃、使肠壁濡润促进虫体排出等特点,尤其适合不爱吃药的儿童。(段煦 文 博物地理 www.bowudili.cn )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16 07: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