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8日至19日,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举办了 一场“理论物理前沿讨论会”,以此纪念该所的理论物理研究室诞生25周年,并为研究室创办人杨振宁教授预先庆寿。
《中国青年报》为此发表了一篇“杨振宁:非议背后依然故我”的特写,记述杨振宁对该研究室的贡献。
这篇文章不仅不八卦,而且传递了许多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有着真知灼见的观点。其中之一如下:
现任研究室主任葛墨林是1986年由陈省身、杨振宁自兰州大学聘至南开大学。他最初问陈先生该怎样发展,陈先生提出要“不开会、无计划、多做事”。
说得多实在啊!
“不开会”
开会占用很多时间,人人都抱怨。中国科学家的工作时间因开会而得不到保证由来已久。1956年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就提出要保证科学家“六分之五”的工作日用于科研工作。1960年代初,聂荣臻领导下制定的有“科学宪法”之称的“关于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当前工作的十四条意见”,其中更重申提出要保证科技工作者有“六分之五”的时间用于科学研究。改革开放后,这个问题又一再被提起。
但是,中国科学家的时间仍然没有得到保证,不少人更是发出了“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开会的路上”的无奈。显然,重提“不开会”和保证“六分之五的工作日”很有必要。
“无计划”
中国科学技术多计划,尤其是1956年的12年科技发展规划给中国带来了“两弹一星”,计划更成了科技发展的圭皋和常规,从此计划不断。效果如何,有目共睹。
改革开放不断冲击计划体制,但是,对科学技术领域的影响甚微,至少是科学的计划模式依然故我。
技术也许可以通过计划鼓捣出来,但是,科学是万万不能计划的,计划绝不会出好东西,更妄论一流!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这一点。
科学研究要的是在无计划的情况下由科学家个人自由探索,苦思冥想,最后,象阿基米德从浴缸里一跃而起,大叫“Eureka!Eureka!Eureka!”或者寻寻觅觅,获得好的结果时油然产生一种类似“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
“多做事”
“多吃饭,少开口”,“言多必失”,是中国的古训。
火车不是推的,牛皮不是吹的;正果是修出来的,不是光靠念经念出来的。说的大概也是这个道理。
同理,做科学研究,需要沉得住气,少说多做,八字还没有一撇就说“一流”往往不可能是一流。
正是循着陈省身“不开会、无计划、多做事”的建议,葛墨林领导下的理论物理研究室默默走过了25年。笔者不懂他们这一行,但相信他们的工作应该不会比那些头儿整天开会、到处拿计划并且嚷嚷的研究室差。
一个研究室的发展是如此,一个国家的科学发展又何尝不应该如此呢?
真正的科学家都希望“不开会、无计划、多做事”是常态,并能在这种状态下做科学。而国家如能从制度上保证科学如此运行,不急功近利,科学家们早晚会“冒泡”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2: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