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师应该公布毕业研究生及博士后的去向
很多人都知道,一个科研人员在读研和做博士后期间如果发表了很好的文章,独立做研究之后却不一定能够延续辉煌。其原因主要是读研和做博士后期间做的是导师的idea,自己只是充当实现导师想法的双手。所以,很多人都会对这些人以前发表的文章不以为然,甚至看不起这样的科研人员。
平心而论,一个人的学术成就大部分取决于自己。离开导师就无法做出好的研究,主要问题的确在于自己。可是,导师难道就没有一点责任吗?
如果导师不鼓励甚至压制自己的研究生和博士后提出他们的想法,仅仅把他们作为实现自己想法的“工具”,要求他们把全部时间都放在实验上,不培养他们的战略思维,不为他们的发展提供帮助,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和博士后,一般都不具备独立做科研的能力。对于这样的结果,导师是难辞其咎的。如果一个导师培养的学生和博士后在自己实验室里发表了很多很好的文章,独立做研究后却泯然于众人,这个导师就很有问题。
大约两年前,我曾经写过一篇博文《评价导师成功与否的金标准》,认为只有培养出了超越自己的学生的导师才是好导师。将来我如果能够当导师,就会朝这个方向努力。
当然,学生超越导师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甚至导师在世的时候都未必能看到。但是,还有一个方法可以帮助选择导师:看看培养出来的学生有多少成为教授。例如,詹裕农和叶公杼教授之所以被人们认为是好的导师,就是因为他们的学生和博士后中出了一大批的教授,其中有些现在已经成为HHMI,有很多在美国一流大学任教。他们实验室网站上就公布了Alumni的去向。
所以,当我几天前在科学网上看到《四位华人学者当选2011年美国科学院院士》的新闻的时候,我就查看了在美国的三位教授的网站,看是否列出了已毕业研究生和博士后的去向。很高兴的是,谢晓亮实验室和叶军实验室都公布了Alumni的去向,而且他们的学生和博士后有很多人都成为了教授,其中有些在美国一流大学任教。
詹裕农/叶公杼实验室Alumni的链接:http://physio.ucsf.edu/jan/FormerPersonnel.html
谢晓亮实验室Alumni的链接: http://bernstein.harvard.edu/pages/PastMembers.html
叶军实验室Alumni的链接: http://jila.colorado.edu/yelabs/people/alumni.html
谢晓亮实验室1995年开始招研究生,一共毕业14人,目前有4人成为教授,其中任教于美国著名大学的有: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1人,哈佛大学助理教授1人,加州理工大学助理教授1人。从1997年开始招博士后,一共培养博士后42人,目前有19人成为教授,其中任教于美国著名大学的有:康奈尔大学助理教授1人,普渡大学助理教授1人,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1人,加州大学Irvine分校助理教授1人,Hopkins大学助理教授1人,普林斯顿大学教授1人。
叶军实验室没有标明Alumni是研究生还是博士后,也没注明在实验室学习的具体时间。一共有35名Alumni,其中成为教授(含Principal Scientist)的有14人,这些教授在美国的不多,有些回韩国、台湾任教。其中,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人,德国马普实验室研究员1人,加州大学Los Angeles教授1人(网页没有注明是助理教授、副教授还是正教授)。
詹裕农和叶公杼实验室的Alumni我想不需要介绍了,因为他们用心培养和帮助学生已经尽人皆知。我估计,他们的学生将来出几个美国院士都是有可能的。
读研和做博士后的时候,怎样选择导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好的导师不仅要学术水平高,还要用心培养和帮助学生成为独立的科研人员。我对谢晓亮和叶军所知甚少,对其“人品”完全不清楚。不过,从他们实验室毕业的研究生和博士后有很大比例成为教授这一点来看,他们应该会是不错的导师。
只有当好的导师招到好的学生,不好的导师招不到好的学生的时候,科学才能更加健康地发展。而公布自己实验室毕业研究生和博士后的去向,有利于学生对导师进行选择,所以我提倡导师公布研究生和博士后的去向。将来如果我能够当导师,也一定会这么做,并且提供学生实验室的主页链接。
四位华人美国院士在科研和人才培养上取得的成就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导师的成就,必须建立在学生成才的基础之上。
应该指出,我的统计并不完全准确,具体以实验室的网页为准。哪些大学是美国著名大学,并无一个公认的标准;同时,学生任教于好的大学和研究所,并不意味着科研就做得比任教于差的大学和研究所差。学生就业于工业界,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比较学生有多人成为教授,可以作为一个粗略的判断导师的指标。在对导师所知甚少的情况下,这个指标也许可以作为一个重要标准。
这个方法对于年轻的导师并不适合。因为在生物医学领域,从开始读PHD,到成为独立的科研人员,常常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所以,这个方法只适合那些培养学生已经有15年,或者20年以上时间的实验室。
什么时候,当我们的导师们互相攀比的不再仅仅是自己发表了多少论文,获得了多少经费,荣获多大的奖项,而且也开始攀比自己培养的学生有多少成为优秀的科学家,有多少超越了自己,我国的科学发展才会真正看到希望!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0: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