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Dream Girl
一、 班杜拉及其社会学习理论简介
(一) 班杜拉简介
1、艾伯特·班杜拉 (Albert Bandura):美国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认知理论之父。现任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约丹讲座教授。
2、班杜拉的主要著作有:
①《青少年的攻击》(理查德·沃尔特斯合著,1959)
②《社会学习与人格发展》(1963,与理查德·沃尔特斯合作合著) 文中首次提出了能解释间接学习的观察学习和替代强化。
③《行为矫正原理》(1969)——社会学习理论的第一部经典著作,构成后来的社会学习理论的雏形。
④《心理学的示范作用:冲突的理论》(1971)
⑤《攻击:社会学习的分析》(1973)
⑥《社会学习理论》(1971,1977)——本书系统阐述了班杜拉的学术思想,本书的出版牢固奠定了他在心理学界的地位。这本书全面重点讨论了三元交互决定论,标志着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体系的初步成熟。
⑦《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1986)
⑧《变革社会中的自我效能》(1995)
⑨《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1997)
(二)社会学习理论
1、“社会学习”一词最早出现于1941年,美国心理学家米勒与多拉德用它来指称一个人对他人行为的模仿。
2、社会学习理论产生的背景
①心理学发展背景——由于华生的行为主义无视有机体得内部过程,过于极端化和简单化;而以霍尔的驱力减弱理论以及后来斯金纳的操作强化理论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者尽管试图克服早期行为主义者否定意识的简单化倾向,但他们仍然认为学习只有在个体实际操作某一行为并直接体验其结果的基础才能产生。这种机械论的观点导致了行为主义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不可避免地进入了危机状态。
而此时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为班杜拉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平台。
②社会背景——就是大众传播技术蓬勃发展,特别是以电视为核心的大众传播媒体对人的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③个人学术经历背景——小时候的艰苦学习条件,培养了他的自学能力和自我指导能力;在阿衣华大学攻读临床心理学时,接受了赫尔派思想方法的训练,奠定了其行为主义的研究立场;同时,他还拜读了当时耶鲁大学的两位著名学习理论家米勒和多拉德合著的《社会学习和模仿》一书,引发了其致力于社会学习研究的决心;随后,在其进入斯坦福大学心理系任教的时候,正值著名的心理学家罗伯特·希尔斯担任该系的系主任,而他当时研究的是儿童的社会行为和认同学习的家庭影响因素,这为班杜拉建立社会学习理论体系提供了一个历史的契机。
二、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一)三元交互理论
所谓“三元交互理论”是指“心理机能是指个人、行为和环境三个决定因素间不断的相互作用。” 即强调在社会学习过程中行为、个人和环境三者的交互作用。
班杜拉指出,行为、个体(主要指认知和其他个人的因素)和环境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能把某一个因素放在比其他因素重要的位置,但在有些情境中,某一个因素是可以表现出支配作用的。班杜拉把这种观点称作“交互决定论”。
1、环境是决定行为的潜在因素(环境与行为的相互关系)
一是环境确实对行为有影响,甚至产生决定作用的影响。二是这种作用是潜在的,只有环境和人的因素相结合,并且被适当的行为激活时,环境才能发挥这种作用。
因为人们能够对作用于他们的外部环境的刺激进行选择、组织和加工,并以此来调节自己的行为。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依赖、相互决定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环境影响决定了哪些潜在行为倾向成为实际行为,而行为又决定了哪些环境成为实际影响行为的环境。
2、个体与行为的相互关系
班杜拉特别强调人的主体能力,并将人的主体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引入到三元交互决定论中。他认为,人的主体因素是指作为行为主体的人所拥有的各种生物的、社会的及心理的特征或能力,特别表现为感知、记忆、思维、表象、信息等心理能力,这些能力具体包括符号化能力、替代学习能力、预见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正是以这些能力为中介,人的主体因素才介入到行为及环境的关系之中,并对他们构成原因性质的影响力。个体与行为的关系如同环境与行为的关系一样,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决定的。例如,个人对行为结果的期待影响着他的行为, 而行为的结果又反过来改变着他的期待;个人对自我能力的评估决定他追求哪些目标,以什么方式追求这些目标,追求的结果又反过来改变自己的估计。
3、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人的因素与环境的关系也是如此, 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性格、气质上的特征激活不同的社会环境反应,不同的社会环境反应又反过来影响个人对自我的评价,从而导致个人性格和气质的改变。
(一) 观察学习论
观察学习:一个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而习得某些新的反 应,或使他已经具有的某种行为反应特征得到矫正,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观察者并没有对示范反应做出实际的外显操作。
班杜拉指出,人类具有应用符号去对付内部和外部各种事件的非凡能力,人有通过语言与非语言形象获得信息以及自我调节的能力, 所以人能够不必经过亲身体验, 而只通过观察他人习得复杂的行为。班杜拉称之为“替代性学习” 或通过他人而进行的学习。他把观察学习分成四个过程:注意、保持、动作再现以及动机过程。
(1) 注意过程。班杜拉认为并不只是看到或跟示范者呆在一起就能学会示范者的行为,而必须使观察者的知觉指向集中于他要模仿的行为。影响注意过程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A、榜样行为的特征——一般而言,独特而简单的活动易成为观察对象;榜样行为越流行越易被模仿。同时,人们对于敌对的、攻击性行为远较亲社会行为易于模仿。
B、榜样的特征——在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等方面与观察者越相似的榜样,越易引起注意,同时,人们倾向于注意那些受人尊敬、地位较高的榜样。
C、观察者的特征——主要是指信息加工能力、情绪唤醒水平、知觉定势等均影响着观察学习。
(2)保持过程。观察学习主要是把示范经验转换成表象或言语符号保持在记忆中, 这些记忆代码在以后就能指导操作。此过程主要依赖于两种符号系统:表象系统和言语系统。在儿童发展早期,视觉表象在观察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除了符号编码之外, 演习也能为一个重要的记忆支柱。有些通过观察而习得的行为, 由于社会的禁令不能用外现的手段轻易地形成。因此,人们就把这种行为看在眼里, 这种心理演习在示范行动中就更有意义了。
(3)动作再现过程。要把观察学到的东西付诸行动, 在行为水平上还会存在障碍。观念在第一次转化为行为时很少是正确无误的。在大多数的日常学习中, 人们一般是通过示范一个非常近似的新行为, 然后对行为操作状态和示范者行为进行比较与反馈, 再经过自我矫正,把这一近似的行为加以精炼。
(4)动机过程。任何人都无法复演所学过的所有动作,因此,班杜拉把习得与行为表现相区分,认为行为表现是由动机变量控制的。动机过程包括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其中,外部强化就是指自己表现某一行为后,是会受到奖励还是强化,从而使自己也倾向于做出榜样的行为。替代强化指观察者看到榜样或他人受到强化,从而使自己也倾向于做出榜样的行为。自我强化是指人们能够自发地预测自己行为的结果,并依靠信息反馈进行自我评价和调节。他们倾向于做出自我满意的行为,拒绝那些个人厌恶的东西。
(三)自我调节论
自我调节研究是班杜拉的理论与其他行为主义理论最显著的差别。自我调节指的是个人的内在强化过程。班杜拉认为, 支撑人的自我调节系统的原因有四条:
(1)社会的影响。人们不坚持自我行为的标准并为之努力, 可能会受到他人的“负性反应” 。
(2)对现实情境的预测。一个人约束自己为达到目标而努力, 他会估计到随之而来的境遇。
(3)个人的得益。一个人可能从自我对不良行为的改变中得到实际的好处。
(4)示范者的影响。看到他人因自律而成功会对个人自律的动机与方法有直接影响。
班杜拉认为, 人并不单纯是对外部影响的反应者, 而且是选择者、组织者, 并转变着作用于他们的刺激物、情感等对行为的多种影响。他们会凭借自我生成的诱因及后果对他们自己的行为施加某种影响。所以,自我调节论使人的行为变得富有主动性和选择性。
(四)自我效能论
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也就是个体在面临某一任务活动时的胜任感及其自信、自珍、自尊等方面的感受。
班杜拉在1977年时,把自我效能看作是对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中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的预期(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其中,结果预期是对某种行为导致某种结果的个人预测。效能预期是个人对自己能否顺利地进行某种行为以产生一定结果的预期。班杜拉曾说过:“效能预期不只影响活动和场合的选择,也对努力程度产生影响。被知觉到的效能预期是人们遇到应激情况时选择什么活动,花费多大力气,支持多长时间的努力的主要决定者。”
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的产生和改变有五条途径:
(1)个人的直接经验。一个人屡次成功, 自我效能一般会提高, 反之则下降。
(2)替代性经验。观察别人在某类问题上取得成功会增加自己处理此类问题的效能感。
(3)言语劝说。包括他人的暗示、说服性告诫、建议、劝告以及自我规劝。
(4)情绪和生理状态。在充满紧张、危险的场合或负荷较大的情况下,情绪易于唤起,高度的情绪唤起和紧张的生理状态会降低对成功的预期水准。
(5)情景条件对自我效能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某些情境比其它情境更难以适应与控制。当个体进入一个陌生而易引起焦虑的情境中时,会降低自我效能的水平与强度。
三、班杜拉观察学习的实验研究
社会学习理论以对重要社会行为现象的重视和实验方法的精巧而著称。
被试:4至6岁的儿童,男女各半,分成两组
工具:电影、卡通片、充气娃娃、糖果
目的:了解榜样攻击性行为的奖惩后果是否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表现;
儿童是否不管榜样攻击性行为的奖惩后果而习得攻击性行为。
程序:在实验中,把4至6岁的儿童分成三组,儿童在电影中看到一个成年男子演示四种不同的攻击性行为,但在影片快结束时,一组儿童看到的是这个成人榜样受到另一个成人的奖励(那个人说:“你是一个强壮的冠军。”);而另一组儿童看到的是这个成人榜样受到惩罚(另一个成人说:“喂,住手!我以后再看到你这样欺负弱者就给你一巴掌!”)。最后一组儿童看到榜样没有受到任何奖惩。接下来,就让儿童进入一间游戏室,里面放有一个同样的充气人以及这个成人榜样使用过的其他物体。
班杜拉在这两组儿童看完电影回到游戏室时,以提供糖果作为奖励,要求儿童尽可能回想榜样的行为,并付诸行动。
结论:电影里榜样的攻击性行为所导致的结果(奖励或惩罚),是儿童是否自发地模仿这种行为的决定因素。也就是说,看到榜样受奖励的那一组儿童,比看到榜样受惩罚的另一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行为。
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组儿童在模仿攻击性行为方面没有任何差异,即都能同样精准地显示出榜样的四种攻击性行为的顺序。这说明,榜样行为所得到的不同结果,只是影响到儿童模仿的表现,而对学习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因为在榜样受到惩罚的条件下,儿童同样地习得了这种行为反应,只不过没有同样地表现出来罢了。
启示:由于每个在社会中生活的人,无论自觉的、有意识的,还是不自觉的、无意识的,都可能影响别人,同时也接受别人影响,他们也总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评价他人的行为。因此,树立正确的示范榜样,在培养人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儿童的生活中,家庭、学校、同伴和社会大众传播媒介的示范作用对儿童影响极为重要。如何利用这些示范作用来培养儿童的良好品德是值得关注的。
第一、家长的示范作用。
第二、教师的示范作用。
第三、交往中同伴的示范作用。
第四、社会大众传播媒介的示范作用。
因此,应当重视大众媒介的示范教育作用,把它与要培养儿童良好的态度、价值观、行为准则结合起来,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四、社会学习理论的教育应用
1、增强学生自信心——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学校和教师应该为学生设立通向成功的阶梯。
其次,教师应该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及时肯定的评价。
最后,要侧重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班杜拉在论述创造性示范的影响时指出:接触多种榜样的人更具有创新性,观察学习是创造性行为的主要来源,榜样越是多样化,观察者就越有可能做出创造性的反应。这告诉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就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示范者。
3、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
班杜拉在论述观察学习过程中反应信息的传递时指出:不同的示范形式具有不同的效果,用言语难以传递图像及实际行动所具有的同等量的信息,而且图像和实际行为的示范形式在引起注意方面也比言语描述更为有力。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采用言语加图像的教学方法,在特定的教学情境(如教舞蹈、运动、技能科目时)中,还可以采用示范模仿法,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心理学》冯忠良,伍新春等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2]《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与榜样教育》林碧英著,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1992
[3]《论班杜拉的三元交互理论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董才华,郭定和著,教育论坛。
[4]《论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及其对教育研究的启示》孔国忠,阴山学刊,2000
[5]《试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姚篮,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3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 08: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