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也谈“首席”

已有 3028 次阅读 2011-2-1 10:27 |个人分类:学术问题评论(07-11)|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首席

也谈“首席”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121日发布

 

看到科学网转发《人民日报:还有多少“XX之父”?》一文,觉得有话要说。

 

查看人民日报原载在科技杂谈版上的署名柏木钉的杂文,并非《人民日报:还有多少“XX之父”?》题目,而是《还有多少“XX之父”?》,并没有冠名人民日报,现在的转文冠名人民日报似乎暗示文章具有特殊的含义。

 

更为重要的是该文将“之父”之说和“首席”之说视为同样的不当宣传,对此笔者并不苟同。例如谈到“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的称号,我们首先许看是不是自封的,究竟有没有“首席科学家”这个称号。我们通常说某位首席科学家是自然具体指那时的语言环境,决不会或一般不会把一长串专业项目名称(可能有一二十个字)挂在前面再说“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谁也不至于误解全部的973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再说即使项目结束了也不等于说他曾经是该项的“首席科学家”也不存在了,除非你取消他的那时的称号,犹如学术简历说说何妨,这些并问 非题的所在,所以文章专门拿科技部发言人的话来论证,我觉得那位发言人的发言就难以说服人。

 

其实在科学技术领域、在教育学术领域,首席科学家或者首席专家的设置并不少见,教育部在事关重大学术领域项目中就设有首席专家的称号,这是权威机关认定的。首席专家是否可以理解为专家组的主要负责者,类似情况有政党机关有书记处,里面有第一书记表示在书记处里是第一负责的书记,意思不是差不多吗?这些和自封“之父”是不该混同看待的。

 

我倒觉得第一和首席连在一起称就有点不伦不类了,称某人是“第一首席”,那就意味着首席不止一人,在众多“首席”里还有个第一的人物,那自然是与众不同的。

 

附文

********************

作者:柏木钉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1-1-31 13:47:23

人民日报:还有多少“XX之父”

?

    采访荣获2010年度国家科技最高奖的师昌绪先生已经是20多天以前的事了,但其中的一个细节至今还在脑海徘徊。

 

    那天上午采访快结束的时候,有记者问师先生:“称您为‘高温合金之父’可以吗?”

 

   “这个不对,因为国外早就有人研制高温合金了。”师先生断然否认。

 

       “‘中国的高温合金之父’总可以吧?”

 

       “中国的也不对,因为国内也有比我早的,只能说我做过比较重要的贡献。”他纠正说。

 

       师先生严谨求实的作风,令在场的记者肃然起敬。

 

       诚如钱学森先生生前反复强调的,中国的原子弹、氢弹、导弹、卫星等举世瞩目的成就,是几千名科学技术专家通力合作的成果,不是哪一个科学家的独立创造。由此可见,“××之父”的说法,本身就不够科学,有违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

 

       令人遗憾的是,“××之父”之类的高帽,至今还在满天飞。其中让许多业内人士腹诽的,就是“嫦娥之父”。众所周知,领衔“嫦娥一号”工程的科学家共有三位,分别是工程总指挥栾恩杰、总设计师孙家栋和月球科学应用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因此,即使有所谓的“嫦娥之父”,那应该是三位,而不是其中的哪一位“首席科学家”。但令人费解的是,自“嫦娥一号”成功发射至今,上述“铁三角”中的一位就一直独享“嫦娥之父”的美誉,而且屡屡用在各种场合,时常见诸各类新闻报道。

 

       类似的例子还不在少数。就说去年因雇凶伤人而被获罪的肖传国吧,此前他一直自诩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而据科技部的声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的研究项目有很多,因此并不存在笼统的“973首席科学家”,只有某个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就是某个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也只是项目执行期间的负责人,而非荣誉称号,项目一旦结束,就不再是什么“首席科学家”了。事实上,肖传国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的973计划“神经损伤修复和功能重建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早在200811月就结题了,此后他再未承担任何973计划项目。然而,肖传国“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的桂冠,一直戴到科技部201010月出面澄清。

 

       实事求是是做任何工作的基本原则,科学研究尤其需要坚守这一原则;科学家更应洁身自爱、行为世范,对不符合事实的各种桂冠主动请辞,不该来者不拒,甚至是常戴不让。

 

       当然,“××之父”、“首席科学家”之所以满天飞,除了少数科学家的虚荣心作怪,也与有关部门、单位的管理不到位和媒体记者的作风不严谨大有干系。特别是一些媒体和记者为了吸引眼球、增加收视率,动辄给采访对象戴上诸如“××之父”、“首席科学家”之类的高帽子,好像非如此不能彰显报道的分量。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不仅违背了事实、误导了公众,而且也对采访对象造成得不偿失的负面影响。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1/243506.sht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409513.html

上一篇:节前邮寄需耐心
下一篇:小年夜逛农贸市场有感
收藏 IP: 220.155.36.*|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00: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