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irror
日期: 01/19/2011 13:21:10
这是读了王老师
《别让刚出炉的博士申请科学基金》一文的感受。
这篇文章的评论就有五十多,王老师此文是“茅坑里扔炸弹——激起民愤”了。国人知识界有个习惯、或者说国人崇尚一个“美德”——不解释,当官的技巧就是采用自己喜欢的各种说法。无疑王老师这篇文章的主旨是在“体贴”基金委和改变资助模式。
Quote
先看简单事实。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有3000工作人员,每年预算不超过100亿美元,一般项目资助力度每年十几万美元。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NSFC)工作人员不超过500人,目前每年预算已达100亿人民币,一般项目资助力度每年十几万人民币。也就是说,NSF和NSFC每年资助的项目总数差不了太多,但是因为允许大量没有独立研究职位的人申请,中国NSFC每年收到的申请书数目要比美国NSF多得多。每次想到NSFC的各学科项目主任们每人每年要处理比他们的美国同行多出很多倍的基金申请书,我就对他们充满同情和敬意,不管他们是不是我的朋友。作为多年的基金评阅人,对于同行们每年需要在阅读和评审大量的基金申请书上付出的巨大劳动,就只能表示同病相怜了。
中略
简单的算术是:资助项目数目减少到三分之一,申请书数目减少到三分之一,在国家逐渐增加基金经费的情况下,可望在几年内将每个项目资助强度增加到目前的三倍,资助率提高到接近30%。同时,基金委各学科项目主任的工作量可减少到三分之一,现在一份申请书三个评审人可以恢复到原来的五个评审人。这不更好吗?
顺便说一句,呼吁国务院较大幅度增加基金委和科技部的固定编制人数,免得他们只能到处借人来帮忙处理大量的工作,还难免随之可能带来的不必要的操作漏洞和麻烦。
为此,镜某查看了一下青年基金的申请情况。按去年2010年的报告,此项基金的申请数量36280件,总金额约16.5亿。与一般申请加起来,超过了10万件,的确是“负担很重”。“别让刚出炉的博士申请科学基金”字面的意思不过是主张别让第一年的新人申请,其余的45岁之前的博士们十几年不问。如果读者有些“当官的技巧”的话,也就不应该责怪王老师的提案了。不过这样一来,基金的申请数量也就下不来,实现不了王老师的减负“意愿”了。这是说“算不过账的王老师”的理由。
其实“别让刚出炉的博士申请科学基金”的说法不过是个羊头。作为狗肉,王老师文章的主旨在于与其“大量的基金通过撒胡椒面的方式消耗在大量不痛不痒的低水平研究上面,还不如稍微集中一些来支持更多的人集中精力做一些有效的事情”。不能说这个主张没有道理。不过这是个“富人的理论”,是说明天如何过日子。而基金委面临的则是“今天的日子如何过”。问题的重点已经不是刚出炉的博士,而是十倍、几十倍于那个数量的所谓“青年学者”。思路也就必然是“穷人理论”。这是“生态”,没有办法。
资助模式的问题中有很大部分是来自“模式”的选择,远非“业余选手”说说就可以搞明白的档次。镜某揣摩王老师的“本意”是主张模仿美国模式——较大幅度提高资助项目的强度,把刚出炉的博士的基金份儿划到这里面来。或者干脆说科研费里应该有用人的钱(博士、博士后)。
不知道王老师是否意识到了这一点:美国研究费中用人的钱(间接费)与直接研究费用的比例与中国的研究费的不同。中国的研究费里几乎不含有雇用研究人员的费用。国人的脑子里,一说到科研就是设备。总以为人力是白来的,先进的仪器设备会给带来“科学结果”。当然这也不能抱怨国人的“短见”,因为这一百多年都是这样过来的,已经形成了习惯。
中国能否选择王老师主张的科研费的模式呢?镜某是很悲观的。理由第一是所谓的“民主”,让多数人不能申请、不能当“业主”显然不会被看好。其次就是整个研究体系基本建设依然不足。再次是因为科学这样“高贵”的事情其实与农民种地浇水也差不多:放水过去湿了地就算是浇了地了,不可能搞什么大规模高成本的“滴灌”。当然人们的理想是搞滴灌,因为这样水份可以不从土壤蒸发,只供作物生长。
中国近代史中,有什么技术是国人的原始创造、并且在实际上取得了成功的事例呢?镜某寡闻,只能想到王选的激光汉字排版。如果发明新药治病也算的话,或许有些,比如青蒿素。
科研费的话题就如同孩子的早期教育的一样,讨论不会间断、但也不会有结果。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