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学者对野中郁次郎知识理论的批评
武夷山
英国金斯顿大学商学院的Stephen Gourlay在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管理学杂志)2006年第7期发表文章,Conceptualizing Knowledge Creation: A Critique of Nonaka’s Theory(知识创造之概念化:对野中知识论的批评),全文可见http://eprints.kingston.ac.uk/339/1/Gourlay-S-339.pdf。文章说:
Alversson和Kärreman在2001年第7期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发表的论文中曾说过:在管理学文献中,人们使用“知识”概念时存在5个问题:从本体论上说,缺乏概念的内在一致性;内涵模糊性;含义过宽,从而使得这个概念很空洞;将知识看成是客观的,而证据表明它是主观的,二者之间存在张力;功能主义的知识观。
把知识看作转化了的信息,则难以解释知识创造。事实上,人们常常把“知识”与“信息”两个概念互换着使用。
杜威在1916年发表的著作Essays in Experimental Logic中曾区分了非反思经历和反思经历,前者如日常生活的经历,后者则是哲学家和科学家职业行为的特征。
知识之创造,并非产生于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的关系(或互作用、互动),而是产生于人的广义实践(人的活动)或狭义实践(例如理论化过程)。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不存在截然的对立,也不需要将一种知识同化为另一种。显性知识并非“外化了的”显性知识,而是进行中之实践的抽象表现。
总之,野村关于知识创造要经由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互作用(通过四种转化过程)的看法,在概念上和经验上都缺乏依据。他其实是把知识看作“确证的信念”(justified belief)了。
因此,本文认为,know-how、know-what与隐性知识、显性知识之间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野中的看法),know-how之中也包含一些知者能讲得清、也能意识得到的内容。
知识是反思行为和非反思行为的结果,因此,对知识的管理只能是间接的,是通过对行为的管理来进行知识管理。
博主:您也许不同意该文的全部观点,但恐怕很难不同意最后一句话。目前的知识管理实践中,很多人致力于所谓知识管理系统的设计,而不是致力于管理人的行为,那就难免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
相关阅读
武夷山,知识管理创始人Milan Zeleny论知识,http://www.sciencetimes.com.cn/m/user_content.aspx?id=50167;
武夷山,另一个视角看知识管理,http://sciencetimes.com.cn/m/user_content.aspx?id=208572。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7: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