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姓太阳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hitesun 大学教师的那点事。

博文

什么时候负责了什么时候就成功了

已有 5018 次阅读 2010-11-16 09:26 |个人分类:有思有考|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成功, 责任

   昨日下午和我硕士时的师兄聊天,谈到所走科研之不同时,他指出殊途同归问题,以及一些路可以增加见识。但我对付出并未得到应有回报说了些抱怨的话时,他给出几个短语:“思考,思考,再思考”,他认为我可能只是看到了表面,没认识到本质,缺乏对问题关键之处的把握,同时也暗示,别人走别人的路,你走你自己的路,不管别人的做法。而我却认为,急功近利的做法,把机会都抢走了,我们会很吃亏,客观上没有细细慢慢做深入的条件,当然似乎他也不认同。认为要“思考,思考,再思考”。
   经过整个晚上和凌晨的反复思考,细细琢磨周围人一些成功的经验。我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什么时候认真负责了,什么时候就可以成功了。这里的认真负责是针对当前的评价标准和具体问题的,不是一概而论的认真负责。例如,您发表了篇SCI收录的论文,难道您的科研就做到极致了吗?认真负责到为人类做贡献了吗?显然不是,只在一般期刊发表的论文,就研究价值、技术含量来说应该远比发在Nature,Science上的文章的差,在科研过程中,“认真负责”的各种细节也往往会少很多。同样,成功是有程度的。
   但客观的来说,我常常看不惯一些人的成功,认为是社会该允许的,但对社会是无益的。因为这样的成功往往名不副实,但却符合一些所谓的规定,在某种潜规则下,成就了成功,但如果一个理智的人,去踏踏实实的调查一番,一定会发现这种可能不是弄虚作假的做法,事实上是在更高层次上不负责任,在对各自利益有益层次上的成功,却对社会无益。
    看到最近陈安博士、曹广福大侠等博主对王鸿飞老师博文的批驳时,促使我决定写出心中想法,并进而分析自己不够成功的原因。我认为,我和王老师有很多类似的地方,都喜欢抱着一种极度认真负责的态度,说一些问题,把问题层次提的很高,几乎是按人类共同的最高理想谈问题,当然同时会放大社会中不良的一面,把问题绝对化,理想化,这很容易给人留下了坏印象,招来不同意见。我认为这是由认真负责说话做事的引起的,并不是自己怀着什么坏心眼,想诋毁别人。我认为,这是将认真负责的态度用错地方了,并不需要非常认真负责就可以对付“并不严格的投稿要求”,何必按理想化、绝对化的要求谈问题呢,别人活不活了,难道人人要成为最好的那一个?这似乎在做一些自不量力的事。陈老师和曹老师作为国内非常优秀的学者,自然不会比王老师差,在国内的见识自然大大地,也是十分负责地谈这一问题,是想将似乎已经脱离实际的讨论拉回到现实中,让人清晰认识到我们的现实。
   其实同样的道理,科技部如果真的认真做事,各项制度、政策真正认真负责地贯彻到底,落到实处。那些重大项目怎么能不真正重大呢?难道只用200万,400万这样的指标说它重大就重大?
   做人也罢,做事也罢,认真负责对地方是成功的关键,这不只是我该遵守的,就是世界级伟人他违背了,也最终会带来麻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3829-384202.html

上一篇:课堂资源浪费产生的原因分析
下一篇:不知不觉累病了
收藏 IP: .*| 热度|

17 薛长国 王桂颖 孙学军 朱志敏 陈安 信忠保 陈国文 唐小卿 吉宗祥 刘颖彪 刘圣林 鲍海飞 唐常杰 王有基 张骥 侯振宇 xqhuang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4: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