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以什么状态听音乐?

已有 5409 次阅读 2010-11-1 11:44 |个人分类:音乐|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知识, 音乐, 传播学, 拉赫玛尼诺夫

 吕乃基

近日与朋友谈及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他的钢琴协奏曲、交响曲,还有小品,如“春潮”等。感到他的作品具有特别的张力和内在的动力,旋律的音域并不很宽,却很舒展悠长。

网友回答: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协奏曲怎么敢听?尤其是他的二钢。在特殊压抑的社会,其悲,其愤……,在巨人(拉氏身高1.9m以上)的身躯里有一颗远为宏大的心魄。

我听的时候并未联想起这些社会背景,感到这样听,能够超越其国籍和时代,听出其普遍和永恒的价值。自己的心中也会自然和放松,不会背负如此重担,从而较为单纯地欣赏音乐本身。不过,这样听,也会失去很多“嵌入”的部分,从而失去深刻性。

笔者曾写过关于知识的系列博文,走进世界3-知识论之一,其中的重要内容是关于编码知识和隐性知识,参见编码知识、隐性知识和中国-知识论之二。由此可以考察上述听音乐的感受。

无疑,拉赫玛尼诺夫,或者其他作曲家,不能脱离其时代和社会背景,所写的作品必然打上相应的烙印。正因为如此,哪怕听陌生的曲子,如果是名家,大概在几个乐句后能分辨出是拉赫玛尼诺夫,还是肖邦,或是李斯特;或者能辨别出北欧、俄罗斯、还是美国。于是,音乐,必然是嵌入编码知识和隐性知识,与作曲家本人和语境(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不可分离。至于东方音乐,如中国和日本,其个性更是鲜明。

然而作曲家,尤其是名家的作品,一定,是的,一定具有非嵌入性,一定涉及人性最深邃的共性。这样,其作品方可能为更多素不相识、远在天边的爱乐者欣赏,在后世的爱乐者引起共鸣,具有普遍和永恒的价值。美国福斯特及其《老黑奴》等歌曲之所以家喻户晓,有人这么说,福斯特只是拨弄了人性的一根弦,思乡之弦,然而仅此也就“拨弄”了所有的人的心弦。名家之“名”,在于其独特的个性和风格,在于由此所表达的人的共性,在于个性与共性的结合。顺便说,我认为,我们大概只能在近现代(20世纪中叶之前)的作曲家哪儿可以听到具有“普世”意蕴的音乐,在后现代作曲家可能越来越难以听到或辨别了。参见知识之树-知识论之五

作品经过指挥家和演奏家的演绎(加上了他们自己的解释),在最后的听众那里引起这样或那样的感受。对于最后的消费者来说会有以下可能:第一感,会是在非嵌入编码知识的层面,以人心相通的古今之理去感受和理解;第二感,追寻作曲家的人生和社会背景。要是听众有与之类似的经历,处于类似社会,就会从心灵深处泛起更大的波澜,激起同一频率的悲与愤。第三感,将第一和第二感相结合。这样的三个阶段,似乎与“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以及看山依然是山”,有共同之处。

这里说的是听音乐,实际上教学,乃至日常谈话,都有与此相通之处。让学生或对方接受且有共鸣,其一,是否包含有为人的共性,包含有世界的常理;其二,是否能激起并使之回忆其类似的场景,或者勾画并带领对方进入自己曾经历过的语境,前者是共享,后者是互补。其三,以适当的方式。这些问题就逐步进入传播学领域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0844-379285.html

上一篇:“农民工经济”忧思录(1.2由来)
下一篇:博文300,兼及科学网社会学
收藏 IP: .*| 热度|

9 李侠 武夷山 罗帆 侯成亚 鲍海飞 唐常杰 丛远新 刘庆丰 colorfulll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1: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