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十的书房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damliu800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博文

为了和平——朝鲜战争60年祭

已有 6069 次阅读 2010-10-25 22:08 |个人分类:历史人文|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和平, 朝鲜战争

   
    六十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打响了入朝后的第一次战役(1019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2军率先从辑安(今集安县)渡鸭绿江入朝作战,但当时并未宣战,25日主动出击,标志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开端)。今天是一个值得特别纪念的日子。因为它是新中国成立后,大陆方面最大规模的一次出境用兵。取得了战略性胜利,为维护边境地区的稳定以及营造相对和平的国际大环境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自由思潮渐盛,很多人对这场战争的定位和贡献都有所看法。个人认为《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的评价较为中肯:“朝鲜战争是一场具有国际背景的内战,是朝鲜人民的悲剧性历史的现代的体现。一方面,它加深了这个国家的分裂,另一方面,它对战后亚洲的国际局势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它可以被视为当代历史中的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既是地缘政治需要,也是历史发展必然,绝非有些人所鼓吹的“个人英雄主义”所为。作为冷战遗留问题,朝鲜半岛的对峙状态是历史的遗憾,也是大国较力的牺牲品。随着部分档案的揭秘与言论自由度的提升,那个离我们并不遥远的战争图景逐渐清晰起来。
 
    新中国成立仅仅半年多,1950625日凌晨,在苏联人的暗示下,金日成指挥的北朝鲜人民军发起了闪电进攻,第二天,美国总统杜鲁门签署了派遣美国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的的决定,这注定将中国拉入战场(有评论称,美国此举迫使中共当局调整了先收复台湾的战略构想,改而出兵朝鲜)。短短两个多月时间,南朝鲜的李承晚政府军节节败退,收缩于朝鲜半岛南端的釜山一带。915,由美国领导的联合军在仁川登陆,抄了朝鲜人民军的后路。之后战局急转直下,联合国军依仗着精锐的装备,一度将战线突进到了中朝边界——鸭绿江边。新中国的缔造者们几经磋商,最终派遣了由彭德怀担任总指挥的78万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从195010月到19517月,双方共经历了5次大的战役。随后两年一直处于拉锯状态的相持阶段。期间仍有著名的上甘岭战役发生,其中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进入了中小学课本,一个个“最可爱的人”成为那个时代的全民偶像。美国陷于战争泥沼,难以自拔,终于在1953727于板门店签订停战协定。
 
    战争结束了,我们会回想这一切发生的种种。我不经意间又记起了那句经典影评:“最好的反战片就是将战争的残酷展现给人们看。”其实,艺术是永远超越不了现实的。只有真正经历过战争的人才会知道战争的痛苦。朝鲜战争中,联合国军共计伤亡58万人以上,中国人民志愿军共计伤亡38万人以上(数据来源:中、美、朝、韩各方统计的综合考虑)。朝鲜半岛平民死亡300万以上。看着这些带血的数字,作为人类,不知作何感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朝鲜半岛上发生的屠杀:美军方面,美军屠杀平民行为有老根里事件,以及信川郡大屠杀。此外美国飞机还对城市及平民目标进行了轰炸。韩国军队方面,在韩国军队收复的本国领土以及随后占领的朝鲜城市及乡村中组织“治安队”、“灭共团”等组织,对朝鲜劳动党党员和被怀疑为亲共人士的平民进行了大规模的清查和处决。朝鲜人民军方面,在战争初期占领韩国大部分领土后、以及美军仁川登陆后被迫撤离韩国时,在韩国各地区进行甄别,对韩国政府官员、军官、警察、宪兵、资本家、商人、知识分子、教师、记者、地主、宗教人士,以及上述人员的家属进行了大规模逮捕和处决。其惨烈程度不亚于法西斯与军国主义者们的罪行,与此不同的是,屠杀的双方多为同族同宗的朝鲜族人。这一情节在韩国电影《太极旗飘扬》中有所体现。

 

 这就是屠杀后的惨状(网易图片:战争另一面:纪念抗美援朝60周年http://news.163.com/photoview/4BIP0001/11438.html#p=6JOJ5OOM4BIP0001 

 

    今天,朝鲜终于选出了第三代领导人,依旧闭关锁国;韩国虽然繁荣,但战争的乌云与美国大兵从未远去。半岛危机一触即发。作为厚积薄发的中国,不希望身边的火药桶被引爆。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中,我们牢牢把握着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的命脉。纪念战争是为了避免战争,珍视和平!

 

    企求世界和平是人类的共同心愿,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少一些意识形态的纷争,愿逝者安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26763-377088.html

上一篇:我读“李刚门”
下一篇:用心理学观点解读“虎照疑云”
收藏 IP: .*| 热度|

2 唐常杰 周灵娜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2: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