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P设计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ccsys 没有逆向思维就没有科技原创。 不自信是科技创新的大敌。

博文

教育名人不可胡乱说话

已有 4453 次阅读 2010-9-27 09:53 |个人分类:教学点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知识, 大学, 素质教育

姜咏江
 
中国的教育讨论正处在关键时期,其间许多教育名人的胡说八道实在叫人不能容忍。有著名大学的校长的“教育目的要培养合格公民”论,有从高考120分可以上大学引发的“大学教育普及”论,甚至有“大学教育要求可以适当降低,以适应社会就业需求”论,还有高谈阔论的大学教育之“人的素质培养远比技能培养重要”论。这些出自教育名人之口的种种教育理论,都闭口不谈教育的基本规律性,实在叫人感到吃惊。
 
什么是教育的基本规律?那就是依据人的成长和认知特点,施行有目的、分阶段、由浅入深、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意愿来系统传授知识的过程。人们将教育分为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大学教育、研究生教育等几个重要的阶段,不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没有脱离这个基本的框架,之所以这样做,是由教育的基本规律决定下来的。近些年来有一些作法试图改变这种基本的框架结构,然而最终都退回到原来的框架,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证实了这种划分阶段教育框架的合理性。
 
教育的基本规律不仅规范了教育的分阶段的框架,而且也规范了与阶段教育形式相适应的教育内容,这种内容的规范集中地反映了人类知识获取的规律。人类知识获取的规律可以形象地描绘成对口的喇叭形(见图1),o是人生的起点,H0、H1、H2等是这个人从事职业后的知识集中点。图中纵向坐标作为学习知识高度和时间的表示,平面散开用来表示学习知识的广度,那么不同人,不同的教育环境,这种教育规律图高低宽窄也就不尽相同。
 
                                                             图 1 个人认知变化图示
 
图1中o为顶点开口向上的喇叭可以描述人由出生到高中阶段的一般知识汲取规律。可以看出此阶段个人知识的获取普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宽度、广度和深度上都在急剧膨胀。然而从知识的深度来讲,基本上处在初级的水平。值得一提的是个人品德的培养主要发生在这个时期。
 
有些人将一些大学生丑陋的行为认定是大学培养目标或教育内容有问题,甚至认为学生的知识学得越多,就会对社会危害越大。这种“知识越多越反动”的观点是不会站得住脚的。学生个人的德性与其所学习的科学文化知识不是反比的关系!
 
诚信、积极向上、有礼貌、有责任感、热爱祖国、助人为乐、克己奉公等是一个人“素质”品德的主要内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德性”。一个人素质品德的培养来自家庭、社会、学校,也就是他(她)所生活的环境,这是贯穿一个人一生的事情,特别是人生的前18年是人素质品德形成的重要阶段。
 
办大学虽然也要注意对学生的素质品德培养,但重点是生产生活中的高等技能的教育与培养,总体施行的是贡献社会高深知识的教育。因而努力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实现这一点又是一切高等教育追求的主要目标。
 
人在社会中是有“角色”的,教育的目标要适合个人的未来社会角色,所以大学要分学科,分专业。想将在校期间所有的大学生都培养成“全才”那是不懂教育的表现。现在一些“教育家”过分强调大学的素质教育要开设“音体美”课程,将中小学教育培养的内容拿到大学来,纯属于不懂教育的阶段性和教育内容的阶段性规律。虽然大学不能忽视素质品德的培养,但培养出的大学生知识水平偏差太大,即使毕业生个个都是“活雷锋”,我们的大学教育水平就高了?素质品德不属于高等教育指标的范畴,而是人生指标的范畴,是社会总体行为规范在个人身上的体现。在大学期间不忘记素质品德教育是对的,因为那是人生的重要阶段,但如果将此作为大学的培养目标,就完全过头了。
 
大学应该培养出有高级科学知识与技术的人才,这应该是高等教育坚定不移的目标。不应该将社会出现的种种偏差在学校的表现就误认为是大学教育的问题,进而用所谓的德性教育替代知识教育,这不应该是教育界的名人应该乱说的话。
 
2010/9/27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0399-367374.html

上一篇:电子工程设计又进入了个人化时代
下一篇:计算机科普开讲提纲(1)
收藏 IP: .*| 热度|

4 周可真 耿文叶 唐常杰 刘广明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1: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